书城哲学逻辑是把斧子:日常说理工具
26366300000041

第41章 织女爱不爱牛郎――关系推理

社会逻辑考试中有道试题在设定“牛郎爱织女”后,问“织女不爱牛郎”是不是一定假,有许多考生判定一定假。答题错误。这涉及关系推理的知识。

杜甫和李白的关系――什么是关系判断及推理

关系判断就是断定对象之间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关系的判断。如“多于”、“高于”、“等于”;“认识”、“朋友”、“相似”等。

关系必须在两个事物对象之间才能产生,有时,一个判断由于有“甲事物和乙事物是……”而不容易判定清楚是不是关系判断。有一个简单判定方法:

看这个句子能否分开,如果能,就是联言判断;如果不能,就是关系判断。

例如,杜甫和李白是唐代人;杜甫和李白是同时代人。

前一个句子可以分成由两个直言判断构成的的联言判断:“杜甫是唐代人并且李白是唐代人”。

后一个句子表达了一个具有二元关系(同时代人)的关系判断,分开后就不成句子了:“杜甫是同时代人并且李白是同时代人”。

关系判断的思维形式为:aRb;或R(a,b)。(a与b有R关系)

关系推理是以关系判断为前提或结论的推理。当我们了解了关系判断几种类别的性质时,实际上就已经是在进行关系推理了。

仇必仇到底还是仇必和而解――关系的种类

关系判断的性质是由关系的种类决定的,关系的种类分为对称性关系和传递性关系。

1.对称性关系

对称性关系又可分为三种:

(1)对称关系。

如果aRb真,bRa也真。如等于、同学、同时、同地等。

例如,张三和李四是同学,所以,李四和张三是同学。

又如,“王元泽数岁时,客有一獐一鹿同器(装在同一个笼子了)以献,问元泽:‘何者是獐?何者为鹿?’元泽实未识。良久对曰:‘獐边是鹿,鹿边是獐。’客大奇之”。王元泽正是从“同器以献”中悟出二者必然存在着对称的相邻关系,从而巧妙地进行了回答。难怪客人要“大奇之”了。

(2)非对称关系。

虽然aRb真,但bRa真假不定。如认识、喜欢、爱等。

“爱”是一个典型的非对称关系。当a爱b时:b可能爱a,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也可能不清楚,如赵本山的梦中情人;也可能b根本不爱a,那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了。

“仇恨”也是非对称关系。“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接下来,既可能“仇必仇到底”,也可能如冯友兰所说“仇必和而解”的。

在进行对称性关系推理时,注意不要把对称关系与非对称关系混淆。如果误用,就会带来困惑。例如,上述“织女不爱牛郎”是不是一定假?许多考生判定一定假。这其实是把自己的知识背景带入解题中:织女怎么能不爱牛郎?否则她每年七夕干什么去了?我们管不了那么多,在当下的语境中,我们只知道“爱”是一种非对称关系。

(3)反对称关系。

aRb真,但bRa定假。如大于、小于,父子等。

有一户人家,左边邻居是木匠铺,右边邻居是铁匠铺。两户邻居一天到晚叮叮当当,噪声不断。于是有一天,这户人家主人与两位邻居商量:“只要二位愿意搬家,我情愿现在就宴请二位。”这两位邻居欣然允诺,答应当晚就连夜搬家。第二天一早,这户人家又被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吵醒了。但这两位邻居的确没有失言,只不过相互搬了一下家。

如要细究,在于木匠铺与铁匠铺所具有的邻居关系,会给“搬家”带来一定的模糊性,既可以指这两户人家同时搬到别处去,也可以指他们相互搬到对方的位置。而他们也正是巧妙地利用了这种由于“搬家”概念的歧义性所造成的模糊性,将分别不做邻居的反对称关系模糊为对称关系。要想明确,就再请一次吧。因此,当我们碰到这一对邻居时,务必要求他们明确“搬家”的确定含义。

2.传递性关系

传递性也可分为三种:

(1)传递关系。

如果aRb真,并且bRc真,那么aRc也真。如等于、大于、小于等。

(2)非传递关系。

虽然aRb真,并且bRc真,但aRc真假不定。如同学、认识、喜欢等。

在进行传递性关系推理时,注意不要把传递关系与非传递关系混淆。例如,“同学”如果是二元关系的话,是对称关系,但这种对称性却是不能传递的。甲和乙是同学并且乙和丙是同学,甲和丙是同学?不一定。“朋友”也如是。

阿凡提打到一只兔子,恰有朋友来访,两人高高兴兴煮了一锅兔子肉吃了。第二天来了一个人,自称是阿凡提的朋友的朋友,于是阿凡提又煮了一锅兔子杂碎汤招待了来客。第三天又来了一个人,自称是阿凡提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于是阿凡提端出一锅水来,朋友的朋友的朋友很奇怪地问这是什么?阿凡提说,这是那只兔子的兔子的兔子。

又如,有A、B、C、D四人赛跑。他们共赛跑了四次。结果是A快B三次,B快C三次,C快D三次。按说,D理应跑得最慢,但事实上,D又快A三次。这如何可能?

人们对“甲和乙是同学,所以乙和甲是同学”的同学关系的对称性很容易理解,对“甲认识乙,乙不认识甲”的认识关系的非对称性也容易接受。但对“甲跑的比乙快,乙跑的不如甲快”能接受,对“甲跑的比乙快,乙跑的也比甲快”就不能轻易接受了。因此,本例所涉及是,在进行关系推理中,如何认识各种关系判断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如何认识关系的特殊性问题。

按只进行一次传递,“快于”就是一种传递性关系。如“甲比乙快,乙比丙快,所以甲比丙快”。如果进行二次传递,“快于”就是一种非传递性关系了。这就是传递关系的特殊性。在本例中,由于题干中加了一些细节,迷惑了习惯性思维,使思维忽略了传递关系的特殊性。本例实际情况可以是:

(1)A、B、C、D

(2)B、C、D、A

(3)C、D、A、B

(4)D、A、B、C

(3)反传递关系。

虽然aRb真,并且bRc真,但aRc必假。如父子关系是万不能传递的。

例如,两个父亲各给了自己的儿子100元钱,但两个儿子所拿到的也总共100元钱。这是怎么回事?

一个关系推理是否合乎逻辑,要看从前提到结论的推导过程是否符合前提中关系判断的逻辑特性。因此,在关系的逻辑特性中,特别要注意关系的对称性和传递性。

狗似人――应注意的弱化问题

有些传递关系无论传递链条有多长,比较的尺度是刚性的。如等于、大于、小于等。但有些传递关系在传递的过程中,由于比较的对象有了变化,比较尺度会因传递的链条越长,越容易出现弱化。最典型的莫过于相似谬误了:“狗似?(jué似猕猴而形体较大),?似猕猴,猕猴似人,(狗似人)。”《吕氏春秋?察传》。

相似谬误属于类比谬误,它是在心理上认定相似性的“质”不会有所改变,从而忽视了相似性在“质”上的比较标准可能不一,在“量”上的可能递减,一味照猫画虎,结果画虎不成反类犬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关系推理的实用应试价值

在社会逻辑考试中,关系推理的试题是常考题型。一般表现为如何分析、理解对称关系与非对称关系,传递性关系则体现为排序问题和匹配问题。

1.要求正确理解对称关系与非对称关系

某学术会议正举行分组会议。某一组有8个人参加。分组会议主席问大家原来各自认识与否?结果是全组中仅有1人认识小组中的3个人;有3个人认识小组中的两个人;有4个人认识小组中的1个人。

若以上统计属实,则最能得出以下哪项结论?

A。会议主席认识小组的人最多。

B。此类学术会议是第一次召开,大家都是生面孔。

C。有些小组成员所说的认识可能仅是在电视或报告会上见过而已。

D。虽然小组成员原来的熟人不多,但原来认识的都是至交。

E。通过这次学术会议,小组成员都相互认识了,以后见面能直呼其名了。

题干所说的“认识”,在关系判断中,属于非对称关系。另外,按题干中所说的小组成员“认识”的人的总和,为13人(3 3×2 4×1),是个单数。这也说明小组成员之间的“认识”不是相互的,否则,这种“认识”的人的总和应该是双数。既然如此,那么选项C中所说的“认识”就属于这种单方面的“认识”。故而是正确选项。

因此,在遇到“认识”、“写信”、“爱”等非对称性关系的概念时,应立即直觉是有关关系的非对称性问题,可立即在选项中找体现这种性质的相关项。

2.排序问题

在计算机二级考试中,同学甲的分数比乙低,但比丙的分数高;丁的分数比乙和丙的分数低;戊的分数比丁的分数高,但比乙的低。

按照上述情况,根据下列哪项能够推出己的分数比甲的分数低?

A。甲的分数和戊的分数一样高。

B。戊的分数和己的分数一样高。

C。己的分数比丁的高,但比戊的低。

D。己的分数比乙的分数低。

E。戊的分数比己的分数高,但比丙的分数低。

先按题干排序(从高到低):

乙――甲――丙――丁

(戊)

选项A:没有提供与己的信息,排除;选项B:虽提供了与己的信息,但戊的排序还没有确定,排除;选项C:同选项B,由于戊的排序还没有确定,所以也要排除;选项D:只指出己的分数比乙的分数低,但与其他人的关系还是不明确,所以也要排除。选项E:确定了戊的分数排序,并且也确定了与己的分数排序,因此也就确定了己与丙的分数排序;又由题干得知,丙与甲的排序已经确定,所以,己与甲的排序也就可以确定了。正确选项是E。

3.匹配问题

世界田径锦标赛3000米决赛中,始终跑在最前面的甲、乙、丙三人中,一个是美国选手,一个是德国选手,一个是肯尼亚选手。比赛结束后得知:

(1)甲的成绩比德国选手的成绩好;

(2)肯尼亚选手的成绩比乙的成绩差;

(3)丙称赞肯尼亚选手发挥出色。

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甲、乙、丙依次为肯尼亚选手、德国选手和美国选手。

B。肯尼亚选手是冠军,美国选手是亚军,德国选手是第三名。

C。甲、乙、丙依次为肯尼亚选手、美国选手和德国选手。

D。美国选手是冠军,德国选手是亚军,肯尼亚选手是第三名。

在匹配问题中,按前提条件,肯定有一对是可以先行匹配的。然后就是按条件补上可以确定的,继而填满匹配。

按条件(2)和(3),肯尼亚选手不是乙也不是丙,一定是甲。

开始匹配:

(美)>肯>德

乙甲(丙)

对照选项,正确选项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