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121

第121章 太宗篇·老实人的办事方式

比起自己的那两位哥哥,从小生于皇宫、长于大内的李治应该算是个相当低调的人。如果不是李泰主动挑衅,可能在这出大戏里,他连这唯一的一次登场机会都不会有。

对李世民发下毒誓仅仅几天之后,李泰便发现自己确实是走了一步臭棋。不仅没给自己树立起疼爱兄弟的正面形象,反倒因为那个拙劣的誓言让自己彻底和厚道二字无缘。

一步错,步步错。原本李泰完全不必如此急切,但他实在压抑不住内心对于权位的渴望,他迫切想要摘到那枚胜利的果实。于是,一心上位的李泰再次出手。这一次他将目标锁定在了自己的九弟,晋王李治身上。

算起来李泰的想法也没错。按照礼法,太子人选通常会优先在正宫皇后所生的儿子中产生。加之李世民本人对长孙皇后一往情深,所以这个入选范围基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在长孙皇后和李世民所生的三个儿子中,李承乾已经倒台,下一任太子显然只能在自己与李治二人中产生。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搞定了李治,那么太子之位又舍我其谁呢?

考虑到此时的李治不过刚刚年满十五岁,再加上一直以来给人感觉比较胆小懦弱,李泰决定直接耍个流氓,把自己这个弟弟吓唬出局拉到。

于是没过几天,李泰便趁着四下无人的时候,堵住老实巴交的李治,然后拿出一副社会大哥吓唬小学生的姿态,对李治说:“汉王李元昌因为参与李承乾谋反如今已经被赐死了,你小子和李元昌关系那么好,这事儿将来也肯定脱不了干系。”

按照李泰的算计,这句狠话撂出去之后,凭李治那没出息的性格,多半会把这些话转述给李世民,求老爹做主。只要到时候自己来个死不认账,那李治自然就是在诬陷兄长。无论结果如何,起码他那个老实孩子的形象就算是崩了。

李泰想的没错,李治确实将这事儿告诉了李世民。但他没有想到,李治用了一种完全出乎意料的汇报方式,一种根本不需要求证辩驳的方式。

在被自己二哥一通吓唬之后,李治迅速变得忧郁起来。尤其在面对李世民的时候,更是愁眉不展,活脱脱一只受到惊吓的小白兔。

孩子出了状况,做父母的自然要关心一下,这一点贵为天子的李世民同样也不例外。可谁知,无论李世民怎么问,李治始终表现出一副受了气还不敢说的小媳妇姿态,扭扭捏捏,只说没事儿没事儿。

李治越是如此,李世民自然越要问出个究竟。几次三番之后,眼看李世民的耐心已经被耗得差不多了,李治最终才心不甘情不愿,小心翼翼地说出了四哥李泰对自己的威胁。

没错,这才是老实人处理问题的方式。

啥叫老实,很多时候,老实其实就是被动的同义词。

虽说最终目的都是要把发生的一切告诉李世民,但做出被动的姿态,让对方自己去寻求答案,远比主动将一切和盘托出更具说服力。因为任何人都会天然地去相信那些自己亲自探索到的答案。

所以,当李世民经过一番周折终于从李治嘴里听到事情原委之后,他根本没有去怀疑李治所言是真是假,只是下意识地感觉到,若李泰继位,未来帝国恐怕又会是一场血雨腥风。

这小子还没上位就敢如此吓唬自己的弟弟,一旦他得了势,其余那些龙子龙孙们能有好果子吃才怪。

于是乎,老实孩子李治一招漂亮的佛山无影脚,便悄无声息地将李泰踹进了坑里。

对比一下之前在李世民眼前哭天抢地发毒誓的李泰,只能说,李治的胜利来得的确没有半分侥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