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129

第129章 太宗篇·当死亡来临

虽说故事靠编,细节靠凑,但至少结果不虚,李君羡的确是死在了谋反罪名上。

纵观整个贞观时期,死于谋反的人当真不少,而且还颇有规律可循,基本集中在三个时间段。

像李瑗、李孝常、刘德裕、罗艺,因为反对李世民掌权,死在了贞观元年。像李元昌、侯君集、杜苛,因为搅进了太子之争,统统死在了贞观十七年。至于刘洎、张亮、李君羡,则集中死在了贞观末年。

不同的是,前面两波人谋反都是确有其事、铁证如山,可谓死得其所。而最后这帮人却无一例外,全是地地道道的冤死鬼。

出现如此大的反差,原因只有一点,此时的贞观已经不再是当年的贞观。无论是李世民本人,还是一直陪伴在他革命道路上的那帮大臣,都已经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定数,从李世民发动征辽战争起,一大批贞观名臣也先后走到了生命的终点。

贞观十九年,在李世民征辽途中,宰相芩文本因操劳过度,暴病而死。两年后,宰相高士廉病逝。再过一年,宰相马周、萧瑀、房玄龄三人也先后病逝。

四年时间,五位重臣。曾经的贞观之风,自此徐徐飘散……

不过对于这些大臣个人而言,在这个时候寿终正寝,或许真不是一件坏事。

征辽失败后,李世民的身体很快也出了问题。在从辽东返回的途中,由于鞍马劳顿加之气候恶劣,李世民患上了严重的毒疮,一度甚至性命垂危。虽然最终挺了过来,但健康状况也大不如从前。

这让李世民渐渐失去了以往那份自信,对身边的大臣们开始变得猜疑起来。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贞观末年一批冤案就此酿成。

所以,马周、房玄龄等人能在这个时候说再见,也未尝不是一种幸运。比起刘洎、张亮,他们至少还落了个功德圆满。

眼看着陪伴自己多年的老部下们扎堆离世,李世民的内心渐渐纠结起来。悲伤固然难免,但更多的却是一份焦虑,一份对生命的焦虑。

回望走过的岁月,李世民见识过尸山血海的恐怖,也曾亲手结果了无数人的性命。单看他当年在战场上的做派,就知道这绝不是个惧怕死亡的人。

但还是像之前说过的,死亡的可怕不在于突然的降临,而在于看到它就在前方,却又要无可逆转地一步步向它靠近的过程。

更何况在李世民看来,此时的他还有太多没有完成的事情。于是,年过半百的皇帝最终也无可避免地落入了无数帝王曾经走过的那条死胡同,希望依靠金石丹药求得长生不老。

而这次,积极响应皇帝号召,找到不老神仙的人名叫王玄策。

在历史上,能干出这种不靠谱的事儿的,十有八九都是些不学无术的投机分子。但王玄策却是一个例外,因为在他找神仙的同时,他还创造了一项世界外交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奇迹,一人灭一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