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25

第25章 高祖篇·分道扬镳

要知道,瓦岗军当初之所以拥有那样强大的战斗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其内部的将领极为团结。

尤其像秦琼、程咬金、罗士信、裴行俨这几位,在战场上都多次互相救过性命。

这种用生命锻造的友情完全不是王世充这种利字当头的人所能体会到的。

所以,看到自己的兄弟分分钟就被砍了脑袋,其他的瓦岗旧将们立马就hold不住了。既然不能用手投票,那大伙儿干脆就用脚投票吧。

由于这些将领们长期战斗在对敌斗争的前线,和周边各家上市企业早就有了广泛而深入的接触(天天打来打去)。所以对他们而言,换老板可比换老婆容易太多了。

于是,同为瓦岗四猛的程咬金和秦叔宝瞅准机会,趁一次与唐军小规模战斗的时候,带着几个小伙伴直接撒丫子奔向了大唐王朝的怀抱。

对于程咬金和秦琼的临阵叛逃,王世充虽然感觉面子上有些挂不住,但也没太放在心上。毕竟自己家大业大,少了这两斗米照样能过年。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就让王世充彻底出离愤怒了。先是他手下硕果仅存的瓦岗四猛罗士信率军投降大唐,紧接着他的征南将军田留安、骠骑将军李君羡等一批瓦岗旧将也带领自己本部人马归顺了李渊。

也许这些人名听起来感觉不像程咬金、秦叔宝那样如雷贯耳,没关系,您只要知道这几位打起仗来那都是一等一的狠角色就够了。

如果王世充能穿越到今天,如果他能有机会看到那部《天下无贼》,我想他一定会对电影里黎叔的那句经典台词感同身受。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啦!”

的确,要是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估计都不用等到李渊大军压境的那一天,他自己就会先混成光杆司令。

按照王世充的逻辑,既然你们不仗义,那就别怪我不客气。为了稳住阵脚,他果断撕下了自己宽宏、仁慈的面具,再次提起了屠刀。

一人亡叛,全家斩首;

兄弟、父子、夫妻相互告发可以免罪;

五家为一保,一家亡叛,另外四家全部杀头;

凡大将出征,家属一律关押在宫城之中作为人质……

随着一条条苛刻而严酷的政令出台,王世充已经像一个快要输红了眼的赌徒般,几乎完全丧失了一个政治家本该具有的品质和手腕。

而与王世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远在长安的李唐政权。此时李渊面对的政治局势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因为有了李世民这样一个指挥作战能力爆表的好儿子,到了武德三年的时候,李渊已经先后消灭了薛举、李轨、刘武周等一干盘踞在他周围的割据势力,彻底稳定住了李唐政权在整个关中地区的统治。

当看到从王世充那个方向源源不断奔涌而来的各路猛人时,李渊敏锐地意识到,自己在政治舞台上的较量中,已经彻底将对手逼入了死角。

在当时很多人看来,由于唐军刚刚结束对周边势力的征伐,此时尚未从战争的消耗中缓过劲儿来,所以最稳妥的方案是趁王世充政治威望大跌的时机,自己这边也赶紧先喘口气儿。

然而李渊却不这么认为,他准确地判断出王世充的行市现在几乎已到了跌停的边缘,而自己这边的行情恰恰正是一片飘红。这时候若不果断抄底,出手将其兼并收购,一旦对方缓过劲儿来,再想动手必然难于登天。

于是,大唐立国后最大规模的一场兼并战争就此拉开了序幕。所有人都知道,最后的赌局已经开盘,过程不重要,手段不重要,重要的只是那个结果:赢!

赢了就是九五至尊!赢了就是千秋万世!赢了就是阿弥陀佛!

既然如此,那就让一切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