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67

第67章 高祖篇·当好汉就得能扛事

当年率军攻占洛阳之后,李世民曾靠着大肆封赏在那里打下了不错的基础。而今,是时候把这个基础夯得再牢固些了,否则一旦长安有变,自己就彻底成了案板上的鱼肉了。

于是,李世民动用关系,将一个名叫张亮的部下派驻到了洛阳。同时,他又暗自向张亮输送了大量资金,目的就是利用张亮原本在HN地区的影响力,以金钱为武器,尽可能拉拢当地的豪强。

李世民的这一系列小动作终究还是没能逃过一个人的眼睛。这个人便是齐王李元吉。

还是要说,李元吉对自己这个二哥实在是太熟悉了。当张亮刚刚接到赴任HN的指令时,他便本能地觉察到其中定有文章。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李元吉紧紧盯着张亮在洛阳的一举一动。很快,他便捕捉到了那个让他觉得不对劲的地方:身在洛阳的张亮花起钱来实在是太场面了(废话,人家的任务就是去撒钱的)。

紧接着,李元吉二话没说,便将他的这一重大发现当面汇报给了李渊。当然,使用的罪名一定是秦王意欲结党叛乱。

本就已经对李世民疑心重重的李渊听到这一消息,当即下令将张亮拘捕回长安严加审问。

但令李元吉感到失望的是,张亮虽然只是他眼中的一个小人物,可他却对李世民保持了出人意料的忠诚。

几轮审讯搞下来,这哥们愣是没说出一句他们希望听到的供词。

比起玉华山事件中的那一个个所谓的太子党,不得不说,李世民之所以能够撑到最后决定胜负的一刻,真心算不得侥幸。

尽管表面上,李世民的实力比起李建成一方要差得很远,但是他却掌握了一个最为强大的力量——人心。

一份彻底的忠诚远比一万个趋炎附势更有价值。

正是张亮的忠诚,让李世民总算没有被李元吉真正抓住把柄,险之又险地挺过了这一关。

当然,好汉张亮这次也没白遭罪,后来这哥们能和李靖、李世绩等人并列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估计和这次表现也有很大关系。

不过不管怎么说,被李元吉这一搅合,李世民在洛阳的种种安排算是彻底泡了汤。

就这样,李世民好不容易给自己谋的一个退路也被太子党人无情地掐断了。很难想象,那一刻,李世民的心中应是怎样地无力与无助。

今天的我们会因为考试的分数而焦躁,因为领导的批评而惶恐,因为邻里的闲言而恼怒,所有一切都会让我们感觉自己面对着难以承载的压力。

然而较之这些,当年李世民所面对的则是随时可能一败涂地、身败名裂的局面。所以,如果设身处地地想一下,这种每天徘徊在生死之间的日子,还真不是一般人能撑得下来的。

而且更加不幸得是,尽管此时李世民几乎已被搞得山穷水尽,但在李建成和李元吉看来,他们做的还远远不够。大家整日同殿称臣,李世民那帮忠心耿耿的老部下,依旧让他们觉得如芒在背。

这些人一日不除,李世民便随时可能将他们召集起来暴起发难。

于是,建成、元吉二人决定寻找机会,斩草除根,给秦王的这批爪牙来个更加彻底的人间蒸发。

没过多久,一个天赐良机便出现在了太子面前。但李建成万万不会想到,也正是这最后的举动,导致整个局面瞬间滑向了失控的深渊。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兔子急了都会咬人,何况李世民这只如假包换的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