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79

第79章 太宗篇·危险的敌人

这年八月,也就是玄武门事变发生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十余万突厥骑兵便在大可汗颉利、二可汗突利的率领下,大举南侵。

事实上,早在隋朝建立前的南北朝时期,突厥便已经消灭了他原本的宗主国柔然,进而建立起了一个西至咸海,东至鄂霍次克海的庞大帝国。

尽管在隋文帝杨坚和长孙无忌的老爹长孙晟的各种算计下,强大的突厥汗国在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被离间成了东西两个国家,其中东突厥甚至一度向大隋称臣纳贡。

可还是那句话,隋朝的强盛实在过于短暂。随着隋帝国的崩毁,突厥人很快再次取得了与中原地区对抗的绝对优势。

纵观整个隋末,所有北方地区大大小小的反叛武装,都无一例外地对突厥采取了妥协政策。具体做法就是向突厥不断地送钱,同时对突厥在边境的劫掠行径睁一眼闭一眼。

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大唐政权的缔造者李渊。

没办法,乱世之中大家确实没有太多选择。忍一时之辱,待一统中原之日,再一决雌雄。相信这便是当时大多数反叛武装的共同想法。

是的,大多数。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当真抱着攘外必先安内的曲线救国思路。打定主意紧抱异族大腿,当铁杆汉奸的败类从来就没真正死绝。

梁师都就是这其中的一位杰出代表。

这位仁兄从起事造反的那天起,就把全心全意为突厥服务写进了自己的奋斗纲领。为了将汉奸事业做大做强,他不仅旗帜鲜明地挂起了突厥人的狼头纛(突厥的旗帜上以狼图腾为标志),而且三番五次地劝说当时东突厥的首领处罗可汗发兵南下,入主中原。

好在处罗可汗死得早了点,梁师都的卖国行径总算是没能得逞。

然而,正所谓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眼看颉利可汗拿到了东突厥的实际统治权,梁师都再次向自己的新主子兜售起了那套所谓宏伟蓝图。

而这次他确实也给了颉利可汗一个完全无法拒绝的理由:大唐帝国天子易位,政局不稳。

长期以来,在突厥人的眼里,广阔中原地区就如同一台提款机一样的存在。不管这台机器上挂着哪家银行的logo,反正密码一直都在他们手里。啥时候日子过得紧巴了,带上家伙去搞一下就好。

毕竟开银行还要天天操心日常经营,到底不如直接抢来得简单方便见成效。

但和之前不同,这一次除了大唐本身让人感觉有机可乘外,颉利可汗的老婆义成公主也坚决主张要一举荡平大唐。

原因很简单,义成公主本人出身隋朝宗室。当初隋文帝为暂时缓和与突厥的关系,将她嫁给了时任东突厥首领的启民可汗。之后的三十年里,她便一直生活在东突厥,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

可以想象,当看到自己的故国眼睁睁地灭亡在李唐手中,这位当初为了国家利益远嫁异族的女人内心会生出怎样的仇恨。

于是在梁师都和义成公主两位汉人的轮番忽悠下,颉利可汗一改往日认钱不认地、抢完钱就撤的投机主义做派,动员精兵,直接杀奔大唐帝国的心脏——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