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78

第78章 太宗篇·掠食者的逻辑

收拢臣服的人,杀掉不服的人,短短几个月时间,李世民便用他非凡的魅力、宽广的胸怀、狠辣的手腕,迅速统一了朝中各派势力。

几个月前,大家还剑拔弩张,恨不得将对方生吞活剥,如今却其乐融融地同朝共事,彼此叫声同志真亲切。这个看似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局面,居然就在李世民手中活生生变成了现实。

算起来,李世民当真是没有辜负中学课本在他名字前加上的那个“优秀军事家、政治家”的头衔。

原本已经走到动荡边缘的大唐帝国,竟如同练就绝顶轻功的武林高手般,一招漂亮的鹞子翻身,便华丽丽地回转了身形。

帝国统治集团不仅平稳完成政权交接,而且朝廷上下从此团结一心。无论是太子党也好,秦王党也罢,统统都成了历史。如今,大家都紧密团结在以李世民为核心的李唐政权周围,坚定地奉行着守土安民的基本国策。

当然,这种拐弯挂挡踩油门的高难度动作,估计也只有李世民这种绝代高手能玩得转。

按理说,一般人看到这情况,就应该抓紧打消那些妄想趁机占便宜的念头,卷铺盖回家该干嘛干嘛。

但可惜有些人偏偏就不这么觉得,尤其是那些向来以掠食者自居的部落蛮族。在他们看来,眼前那个占据着大片土地的农耕民族完全就是一只待宰的羔羊。

如今,更是这只羊虚弱不堪的时候,不趁机狠狠宰上一刀,实在有些对不起自己手中那沾满鲜血的利刃。

没办法,掠食者们的逻辑总是这样,欺负弱小简直成了他们的一种本能。

看到这里,大概即使我不说,兄弟们也能猜到这帮掠食者的名字了。

没错,突厥!

十年前,一部名为《狼图腾》的小说横空出世,短时间便红遍了大江南北。去年,这部小说被改编成了电影上映,据说票房成绩还颇为可观。

那部书里的狼孤傲、聪慧且极富血性,读后不免让人有种想要对其顶礼膜拜的冲动。不过要是您就此便以为狼这玩意儿是智慧勇敢的象征,那我真心建议您不妨花点时间,耐心看看下面的这段历史。

因为接下来我们要讲的是一个更加地道的以狼族自居的民族。在突厥人的记忆中,狼绝不仅是他们崇拜的偶像,更是他们实打实的祖先。

传说突厥人最初的祖先便是由一匹母狼所生。根据唐代史学家李延寿所编《北史》中的记载,事情的过程大概是这样,其先祖的部落被邻国所灭,全族上下皆被杀害,独有一个尚未成年的孩子被砍掉手脚弃于荒野。

后来有一只母狼发现并将他养大,之后这只狼便有了身孕。(具体怎么操作的别问我,画面太美我不敢想~~~)

随后,在仇家的追杀中,男子被杀,而母狼却因神灵保佑逃出生天,最终顺利生下十个男孩。这十个男孩长大成人后,分别娶妻生子,渐渐繁衍出了突厥一族。

故事听起来似乎有些匪夷所思,但这东西就和咱们的女娲造人一样,毕竟太过古老,玄幻一点情有可原,大家别太过在意细节就好。

通过这段记叙,至少我们能看到一点,在当时唐人的眼中,这帮整天骑着战马,四处劫掠的蛮族和那些嗜血的狼群没有什么区别。

他们依仗着武力,常年在北方地区烧杀抢掠,所踏之地血流成河,所过之处家破人亡。

这帮人似乎天生就对劳动生产这种事没什么热情。在他们眼里,靠着双手面朝黄土背朝天地从土里刨食是弱者的生存方式。而抢劫这些弱者,才是他们作为强者应有的生存方式。

这,就是狼的逻辑。

虽然我们在狼的身上能看到那种桀骜不驯的品格,但请别忘记,在这桀骜不驯的背后,更多的却是贪婪与残忍。

那些建立在欺凌弱者之上的所谓荣耀,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值得赞颂之处。

李世民当时面对的,正是这样一个凶残成性的对手。

面对这样的对手,选择妥协是没办法解决问题的。贪婪的本性决定了他们在彻底榨干你身上的最后一滴血之前,永远不会感到满足。

所以,对待这帮嗜血的家伙,只能以暴制暴、以牙还牙,依靠武力彻底将其消灭。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可懂得这个道理是一回事,如何面对现实却又是另一回事儿。

就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来自突厥的又一次大举入侵便让刚刚面南称孤没几天的李世民面陷入了登基后最大的一次危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