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84

第84章 太宗篇·众叛亲离

贞观二年初春,一位异族使臣单人匹马踏进了长安城。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将一封密信交给大唐天子李世民。

整个过程十分顺利,使臣在没受到任何刁难的情况下,便将密信当面呈献给了皇帝陛下。然而当李世民看罢信件之后,向来果决的他也不由在心底生出一丝犹疑。

因为这实在不是一封普通的信件。信的内容并不复杂,说来说去无非就是俩字——请降。而信件最后的落款却赫然写着东突厥二把手,突利可汗阿史那什钵苾的名字。

这当真要算是一个大大的意外了。作为东突厥前前任可汗的嫡长子,突利可汗虽说没坐到如今东突厥头把交椅的位子上,但在塞外至少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就算那边生活条件苦了些、文化娱乐活动少了些,但也断不至于为了这点破事儿,就主动向自己俯首称臣吧。

李世民于是转手将密信交给了身边的那几位高级参谋。大家拿着信件翻来覆去仔细读了几遍之后,最终得出了一致的应对方案:稳住,再等等看。

但事态的发展很快再次颠覆了大唐最高权力中枢的逻辑。就在他们刚刚打发走那名使者没几天的功夫,北方再次传来消息:颉利可汗亲自率军攻打突利可汗。

要知道,颉利可汗那是突利可汗如假包换的亲叔叔。而且由于他拿走了原本极可能属于突利的大汗位子,所以为了安抚东突厥上层贵族们的情绪,他向来对自己这个侄子关爱有加。

不仅给权、给人、给底盘,而且几乎每次出门发财的时候,都不忘带着侄子一起发家致富奔小康。

然而这次,原本看上去铁板一块的叔侄二人居然刀兵相见。就算小辈不懂事,犯了错坏了规矩,顶多家法伺候一下就好,大可不必搞这么大的阵仗嘛。

大唐在塞外经营的各条消息渠道很快被动员了起来。经过各路人马的连番打探,事情终于被理出了一个大概的眉目。原来突利可汗不仅早已经被他叔叔结结实实地揍过,而且还被揍得不轻(直接吃了顿鞭子炒肉~~~)。

挨打的原因也很明了,谁让他在战场上那么不争气。估计在颉利可汗看来,自己这侄子被薛延陀人揍成那德行,没当场打发他去见突厥列祖列宗已经够意思了,抽顿鞭子已经算便宜这小子了。

可惜突利可汗在这一点上并没有和他叔叔达成共识。颉利可汗那简单粗暴的惩罚方式只让他感到深深的屈辱。

自己好歹也是堂堂可汗,结果前脚上了战场被薛延陀人教育,后脚下了战场就被自己叔叔教育,这TM算个啥事儿。

就这样,突利可汗带着一身血印子,满心抑郁地回到了自己的领地。之后,不管颉利可汗再以啥名义向他下达怎样的指令,总之他就只有一句话:“爱咋地咋地,老子从今往后不陪你玩了!”

突利可汗的这种非暴力不合作态度很快便再一次激怒了颉利可汗。以薛延陀为首的各路附属部落的接连脱离本就让他无比恼怒,谁承想,如今连亲侄子都不听自己招呼了。

愤怒中的颉利可汗做出了一个十分不理智的决定:亲自率兵攻打突利可汗。

如此一来,原本尚有调和余地的人民内部矛盾立刻升级成了你死我活的敌我斗争。

一场即将席卷草原的大动荡仿佛一团巨大的乌云,渐渐遮蔽了东突厥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