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83

第83章 太宗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最先举起反抗大旗的是一个名叫薛延陀的部落。和那些长期受东突厥统治的部落不太一样,这个部落是在不久前刚刚归顺到颉利可汗帐下。之所以选择接受颉利可汗统治,是因为薛延陀人刚刚在他的旧东家西突厥那边搞了一场武装反抗斗争。

介于当时整个塞外地区只有东西突厥两家独大的现实,所以和前任老板闹掰了的薛延陀人只能转身寻求东突厥的庇护。

可现实就是这么让人无语,刚刚投奔而来的薛延陀人居然就是这么幸运地赶上了颉利可汗的这场改革运动。

以为好不容易有了安身之所的薛延陀人抑郁地发现,自己选的这个新东家似乎更难伺候,名目繁多的各种盘剥让这个底子本就不太厚实的部落感到彻底的绝望。

于是生性好斗且能征善战的薛延陀人在首领夷男的带领下,再次搞起了对东突厥的武装反抗。

按说通常情况下,草原上这种单个部落的叛乱行为一般都很难搞出太大动静。且不说突厥人本身实力强大,单看依附在他身下的那诸多小兄弟,就足够薛延陀人喝一壶的。

但现实却总有太多的意外,这次原本看起来难有作为的部落叛乱最终居然真就酿成了东突厥的灭亡。

没有人想到,即将倒下的,竟是那可怕的第一张多米诺骨牌!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也就是距离渭水之盟刚刚不到两年的时间,薛延陀部落反叛的消息传到了颉利可汗的王帐之中。

对于这种不服气的小弟,颉利可汗的处理意见很简单,就一个字——打!

打到你服,世界自然清静。

他当即命令时任东突厥二把手的突利可汗率领大军前去征剿。

但不知道是突利可汗这哥们太过窝囊,还是薛延陀的首领夷男过分生猛,总之双方一场血拼下来,突利可汗输得差点儿连裤衩都填进去。

按相关记载,这次战斗夷男仅用了五千人便大破突厥十几万人的部队。战斗的民族果然彪悍~~~

看到突厥如此不堪一击,那些原本的附属部落,如拔野古、回纥、同罗等,也开始渐渐按捺不住心中的躁动。谁让这阵子大家日子都不好过,既然薛延陀人如此牛叉,大家干脆直接认他们的首领夷男为新的带头大哥好了。

对于周围弟兄们的盛情推举,夷男却丝毫没有半点喜悦之情。搞什么搞,突厥再不行,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自己一旦坐到大哥的位子上,那这仇恨拉得也太实在了。

所以,夷男干脆利落地拒绝了其他部落的推举。当然,理由是本人能力不够、声望不够、家底不够,总之各种不够~~~

谁知就在夷男想尽理由把大哥的名头往外推的时候,一位来自大唐的使者却又让他最终改变了主意。

是的,草原上发生的一切从来没有逃过李世民的眼睛。从渭水结盟的一刻,李世民便将东突厥写进了自己的黑名单。

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哪怕睡觉打盹,他都不忘睁一只眼睛时刻观察这匹塞外饿狼的动静。

如今,当初的隐忍终于让他等来了这个梦寐以求的机会。骄傲的颉利可汗已经露出破绽,而李世民要做的便是紧紧抓住这个机遇,让草原从此不再是突厥一家独大。

他随即派遣游击将军乔师望暗地里联络夷男,不仅以大唐的名义册拜夷男为珍珠毗伽可汗,还赐给他象征其统治合法性的鼓纛等物品。

有了大唐粑粑在背后撑腰,夷男顿时感觉自己有了和突厥叫板的底气。他一改之前的谦让做派,果断联合周边部落,宣布成立薛延陀汗国,与东突厥分庭抗礼。同时认大唐为宗主国,成为李世民在塞外打击东突厥的最强堡垒。

而让李世民也未曾料到的是,他的好运并没有就此结束。

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

有些事一旦发生,那真是完全停不下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