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侃侃大唐事儿
2642700000098

第98章 太宗篇·信念,无可战胜

在水源地休整了整整两天后,死里逃生的玄奘再次起身向着西进发。

连续经历了几天的艰难跋涉后,他最终成功走出了莫贺延碛。

回望身后那片死亡之海,这一刻玄奘的心中再无畏惧,更无迷茫。此刻的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坚信,将佛法真言弘扬于世便是自己今生的宿命,纵是刀山火海,也无法拦住他前进的脚步。

走出沙漠后,玄奘很快到达了那个名叫伊吾的西域小国。当地僧人的热情招待让疲惫不堪的玄奘终于找到了一个暂时的休憩之地。

在伊吾逗留的时间里,玄奘一面恢复身体,一面开始为自己接下来的路程做起了打算。

然而就在他刚刚打算再次动身之时,一队远道而来的使团让他不得不放弃原本已经初步设计好的线路。

因为这个使团背后代表的是一个名叫高昌的西域国家。作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高昌的国力较之伊吾当然不可同日而语。

面对这样一个西域大国发来的邀请,孤身一人的玄奘也自然不好拂了人家面子。

当玄奘跟随使团连夜抵达高昌国都时,他惊讶地发现,位于都城中心的皇宫此时依旧灯火通明,而高昌国君麴文泰则带领官员恭敬地站在宫殿门口等候着他的到来。

原来高昌虽然地处西域,但其现任国君麴文泰却是个地地道道的汉人,而且是个信佛的汉人。

可想而知,像玄奘这种从东土大唐而来的有道高僧在他眼里会是怎样的存在。

在麴文泰的盛情邀请下,玄奘开始为高昌的达官显贵讲经说法。结果不讲不知道一讲吓一跳,玄奘对于佛法的见解远远超出了包括麴文泰在内,整个高昌上层的预料。

活佛!这就是当世的活佛!

在听完玄奘的几次讲经之后,麴文泰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得出了这个判断。

既然好不容易把佛爷请进了自己的宫殿,那自然没有轻易放走的道理。麴文泰相信,只要能让玄奘留在高昌,那么未来高昌在整个西域的影响力必然会再上一个台阶。

于是麴文泰一边为玄奘提供各种各样的优厚待遇,一边不断劝说玄奘放弃西行,留在自己身边。

当然,麴文泰的这些优待和说辞,对玄奘而言那就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为了西行,他命都可以不要,又岂会被眼前这些世俗利益所打动?

面对玄奘的拒绝,麴文泰毫不气馁,依旧每日端茶送水、嘘寒问暖。估计要不是人家玄奘是个光头和尚的话,麴文泰早就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外加美女丫鬟地给伺候上了。

老实说,麴文泰这招确实挺流氓。只要他不放行,玄奘就只能老老实实蹲在宫里,只要玄奘走不出高昌,他的目的就算达到了。

但可惜麴文泰还是低估了玄奘西行的决心,他又岂能想象到,玄奘这一路走来究竟舍弃了多少。

既然你不放我西行,那我就以命相争!

接下来的一天,玄奘滴水未进,而第二天,玄奘依旧如此……

是的,他选择了绝食。他要用这最后,也是最激烈的方式表明自己的心志。

他要告诉麴文泰,你可以困住我的身体,但你永远不可能困住我西行的志向!

玄奘的这一举动让麴文泰变得不再从容,他忽然发现眼前的这名手无寸铁的僧人原来竟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他的力量来自他的灵魂、他的信仰,这是一种永远无法用世俗的权力去战胜的力量。

第三天、第四天……眼看玄奘已经气息奄奄,麴文泰终于不得不承认,自己输了。

之前在麴文泰眼中,玄奘充其量只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僧人,甚至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可以帮助其稳固统治的工具。而如今,麴文泰则是对玄奘多了一份发自内心的敬佩,一份对其人格的敬佩。

于是麴文泰不再坚持,他亲自来到玄奘面前谢罪,答应放他西行而且表示要举全国之力对他进行帮助。

麴文泰的诚恳也让玄奘备受感动,于是二人在佛前明誓,结为异性兄弟,同时玄奘主动许诺等到学成之时,将回到高昌讲经三年。

随后,麴文泰为玄奘继续西行做了充足而周到的准备:为抵御塞外风沙而特制的衣物;一个由三十人组成的随行队伍(其中包括一名高昌使节和四个玄奘在高昌剃度的徒弟);足够使用二十年之久的路费;给沿途各国国君的礼物;一封写给西突厥可汗的措辞无比谦卑的国书。

当玄奘从麴文泰手中接过这一切的时候,一向不喜形于色的他被深深打动了。他知道,眼前这位异性兄弟的帮助让他那无比艰险的西行之路终于变得不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