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102

第102章 中国建都城市知多少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从第一位国家元首称黄帝的姬轩辕开始,到20世纪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被赶下金銮宝殿的五千年间,在我们中国土地上大约有一百个以上的城市建立过国都。这里只就建都最早和建都百年以上城市的变迁情况作一记述,以便读者了解。

相传,中国最早、最古老的国都是河南新郑,姬轩辕黄帝在公元前27、26世纪就把他的国都设在那里,原因是姬轩辕部落的根据地早就扎根在那里。山西省的临汾古称平阳,曾是尧帝伊放勋的国都,永济曾是舜帝姚重华的国都,姒文命领导的夏王朝把他的国都设在夏县,当时叫安邑。子天乙(商汤)灭掉了夏朝,建立了商朝,把他的国都设在河南的商丘。后来他的后代又几经迁都,先后在河南的安阳、河北的邢台都设过国都。

上面是建都最早的几个城市。建都最久的城市首推陕西长安。它曾是西周、秦、西汉、新莽、玄汉、西晋的国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和北周,均在此建都。公元581年,北周大将杨坚废周静帝自立,建国号为隋,仍都长安。唐灭隋后也建都于此。

其次是河南洛阳。自东周以来,先后有九个朝代在此建都。故有“九朝古都”之称。其最早的古城营建于西周。周成王时,即在洛水之北建城叫“成周”。迁俘获的商代贵族在此居住,另在成周以西筑王城,称“东都”,管辖成周。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将都城从镐京迁到洛邑,史称东周。这是在洛阳建都的第一个朝代。西汉刘邦称帝时,初都洛阳,后迁长安。公元25年刘秀建国,洛阳成为东汉都城。继东汉之后,三国曹魏、西晋和北魏均建都于此。隋唐时期,都城虽在长安,但皇帝却经常住在洛阳,因而被称为“东都”。

再次是北京,古称蓟。周武王曾封尧的后代于此,因城内有蓟丘而得名。春秋战国时期的燕国,即以蓟城为国都。公元1153年,金迁都于此,改名中都。公元1215年,蒙古军攻占中都,忽必烈经过十多年的修建,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新城,名为大都。明王朝在明成祖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由南京迁都于北京。此后清王朝二百六十多年间,都城一直在北京。

第四是南京。因钟山屹立城东,是一座素有“虎踞龙盘”之称的古城。公元前472年越国灭吴国后在此建城,是南京有城的开始。其间有很多名称,如秣陵、建业、建康、金陵、江宁等。公元229年,雄踞东南的孙权在秣陵(南京)称帝,国号为吴。此后的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均建都于此,称建康。五代的南唐建都于此,称金陵。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此称帝,建立明王朝。近代史上,洪秀全领导的农民起义军于公元1852年攻克南京,建立了太平天国革命政权。资产阶级革命政府——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也诞生在南京。

第五是开封。战国时,魏国将国都从安邑迁到开封西北,称大梁。公元907年,朱温废唐建梁,定都汴州,改为开封府。五代时的后晋、后汉、后周,均在此建都,当时称东京。公无960年,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建立北宋,仍以开封为国都,称东京或汴京。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汴京被金人占领,北宋因政治黑暗腐朽而亡国。

第六是杭州,昔日的名称钱塘、临安。五代时,杭州为吴越国都,北宋灭亡后,宋徽宗第九子康王赵构在南京(河南商丘)即位称帝,是为宋高宗,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宋高宗正式定都临安(即今杭州),史称南宋。

除以上六大古都外,作为国都时间在百年以上的,有原热河省的林西县,古称临潢,曾是辽帝国的国都。宁夏的银川市,古称兴庆,曾是西夏帝国的国都。四川省的成都市,曾是中国大分裂时代的宠儿,几个短命王朝曾在这里建都,尤其是三国时代的蜀汉王朝遗迹很多。河北省的邢台县,古称襄国,曾是后赵帝国的国都。甘肃省的武威古称姑臧,大分裂时代,也曾作过四个短命王朝的国都。

另外,像兰州、广州、江都(古称扬州)、拉萨(古称逻些)、辽阳、敦煌、大同和云南的大理都曾建过国都。

当然,这个记述也不一定准确。如果把春秋战国时期在中国土地上先后兴起的一百多个诸侯国算起来,建都的城市还有很多,有名的像山东的曲阜,曾是鲁国的国都。临淄,曾是齐国的国都,湖北的江陵,古称郢都、荆州,曾是楚王国的国都。绍兴,曾是越国的国都。苏州,曾是吴国的国都。山西的曲沃,曾是晋国的国都。陕西的咸阳,曾是秦国的国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