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101

第101章 我国省(市、区)的简称

山西简称晋,因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辖区而得名;河北简称冀,因古时的冀州而得名;山东简称鲁,因是周王朝鲁国的封地而得名;河南简称豫,因古豫州所在地面得名;北京简称京,因明、清设京师卫而得名;天津简称津,因明置天津卫而得名;上海简称沪,相传境内的吴淞江就是古时的沪搂而得名;重庆简称瀹,因隋至宋设渝州而得名;陕西简称秦,因是古秦国的发祥地而得名;甘肃简称陇,因秦置陇西郡、唐置陇右道而得名,甘肃以旧时甘州(张掖)、肃州(酒泉)两地第一个首字而得名;宁夏简称宁,因元置宁夏路,明置宁夏府、卫,清置宁夏府而得名;青海简称青,因青海湖而得名;新疆简称新,古为西域,因清光绪十年置新疆省而得名;四川简蜀,因古有蜀国、秦置蜀郡而得名;贵州简称黔,固战国、秦时设黔中郡、唐代属黔中道而得名;云南简称滇,因省境东北部在战国和汉武帝以前为滇国地而得名;西藏简称藏,因境区内90Q6以上是藏民族而得名;湖南简称湘,因湘江纵贯全省而得名;湖北简称鄂,因清代省会武昌是隋以后鄂州的治所而得名;江苏简称苏,因古称苏州而得名;浙江简称浙,因境内钱塘江古称浙江而得名;江西简称赣,因赣江纵贯省境而得名:安徽简称皖,因境内西部有皖山而得名;福建简称闽。因秦设闽中郡而得名;广东简称粤,因古时为南越(粤)之地而得名;广西简称桂,因秦置桂林郡;宋广南西路治桂州;明情广西省会在桂林府而得名;辽宁简称辽,因有辽河而得名;吉林简称吉,因清初为吉林将军的辖区而得名;黑龙江简称黑,以有大河黑龙江、清初为黑龙将军的辖区而得名;内蒙古自治区的简称内蒙古,是相对于外蒙古而言的;海南简称海,那是因位于海南岛宋称海口浦而得名。

我国省(市、区)除过简称外,有的还有别称。例如,山西别称为“三晋”,那是由于在春秋末期,韩、赵、魏三家瓜分了晋国,是为战国时的韩、赵、魏三国。“三晋”疆域屡有变迁,战国晚期,约相当于今山西省以及河南省中部、北部和河北省南部、中部。

陕西别称为“三秦”,那是因为秦亡之后,项羽三分秦故地关中,封秦降将章邯为雍王,领有今陕西中部咸阳以西和甘肃东部地区;司马欣为塞王,领有今陕西咸阳以东地区;董翳为翟王,领有今陕西北部地区。《史记·项羽本纪》讲汉王并关中。指的就是“三秦”之地,所以俗称关中道,也可作陕西的代称。

山东别称为“三齐”,那是因为在秦亡后,项羽在齐国故地立故齐王族人田都为齐王,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田市为胶东王,都即墨(今山东平度东南);田安为济北王,都博阳(今山东泰安东南)。不久,田荣击走田都,杀田市、田安,占有三齐之地。

湖南的别称为“三湘”,说法历来不同: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激后称漓湘,中游与湘水合流后称潇湘,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总名“三湘”;一说湘乡为下湘,湘潭为中湘阴为上湘,合称“三湘”。近代一般用作湘东、湘西、湘南地区的总称。

四川别称“三蜀”、“三巴”,不过按当时的疆域看,已超过了四川省的辖区“三蜀”,即是汉初分蜀郡置广汉郡,汉武帝又置糖为郡,合称“三蜀”。其地约相当于四川中部、贵州以北的赤水河流域及云南金沙江下游以东和会泽以北地区。“三巴”,东汉末益州牧刘璋分巴郡为永宁、固陵、巴三郡,后又改为巴、东巴、巴西三郡。”“三巴”之地相当于今四川嘉陵江和綦江流域以东的大部。南朝宋泰始五年(公元469年)分益州之巴郡、巴西、梓撞,荆州之巴东、建乎五郡置“三巴”校尉,领巴郡太守。秦汉以前,以重庆为中心的巴国和以成都为中心的蜀国,因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地势险要,就被誉为“天府之国”。

“三吴”和“三楚”都是古地区名,其疆域远超过今天江苏和湖北的辖区范围,故不能说这两个省的别称是“三呆”和“三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