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145

第145章 关于奸臣传

自从人类社会发展到有了国家,可能就有了忠臣、奸臣之分,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写的许多奸佞小人就是证明。楚王国的费无忌、吴国的伯嚭、齐国的后胜、秦王朝的赵高等,在司马迁笔下把他们乱伦误国的种种表现,都写得淋漓尽致。

何谓奸臣?就是不忠于国家、不忠于君主的大臣。不少史书上说,他们内实险诐,外貌小谨;巧言令色,妒善嫉贤;日进谗言,陷害忠良;看风使舵,看眼色行事;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国家衰败危亡日趋严重。而奸臣们则死心塌地要把国家这个巨轮导向险滩,被撞得粉碎,才善罢甘体。

按事实说,各个王朝都有奸臣,他们的奸佞表现都是明摆着的。但二十五史在《隋书》之前,没有把他们另列条目来写,明确写奸臣列传的始于《新唐书》,有许敬宗、李义府、傅游艺、李林甫、陈希烈、卢杞、崔胤、崔昭纬、柳璨等九人。《宋史》有蔡确、邢恕、吕惠卿、章惇、曾布、安惇、蔡京、赵良嗣、黄潜善、汪伯彦、秦桧、万俟禹、韩侂胄、丁大全、贾似道等十五人。《辽史》有耶律乙辛、张孝杰、耶律燕哥、萧十三、萧余里也、耶律合鲁、萧得裹特、萧讹都斡、萧达鲁古、耶律塔不也、萧图古辞等十一人。《元史》有阿合马、卢世荣、桑哥、铁木迭儿、哈麻、搠思监等六人。《明史》有胡惟庸、陈瑛、严嵩、周廷儒、温体学、马士英等六人。

以上五史共给四十七名奸臣立了传,而其他二十史为什么没有另列条目给奸臣立传呢?一则史家可能设想把朝臣处理朝政、为人处事的真实表现写清楚,让读者自己去辨别忠奸为好。如司马迁在《史记》中就这样写了四位奸臣。不在二十五史之列的《资治通鉴》虽未列奸臣条目,但在司马光的笔下对像奸相李林甫则写得入木三分,致使后人都知道“口蜜腹剑”大坏人李林甫。再则是有些人物不好区分,怕明确指明某人是奸臣不大准确,因而就只好把情况写清楚,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忠奸了。事实上,不准确的问题是存在的。北宋末年的“六贼”,史书上说,他们互相勾结,党羽满朝,贿赂公行,权倾一时,仰承上意,残害忠良,致使朝野愤怒,徽宗、钦宗朝,太学生陈东两次上书请诛“六贼”。《宋史》对蔡京以奸臣列传,对朱動、王黼以佞幸列传,对童贯、梁师成以宦者列传,算是对他们的劣迹作了定论,而对李彦则未提及,是优劣难于定夺,还是遗忘漏掉了,使人不得而知。

《宋史》对韩侂胄以奸臣列传,对史弥远以忠臣列传,史家认为有失公允。为了使人们了解判断,特将韩侂冑和史弥远的作为记述如下:

韩侂胄,字节夫,相州安阳(今屑河南)人。公元1196年,赵汝愚罢相出朝,京镗任右相,韩诧胄加开府仪同三司,封平原郡王,权重于宰相。宋宁宗赵扩朝,他前后执政十四年,对挽救南宋小朝廷的颓败局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首先是崇敬岳飞,贬斥秦桧。如何对待岳飞和秦桧是当时主战与议和两派官员争论的一个焦点。宋孝宗赵昚初年。追复岳飞原官。公元1179年,加谥号武穆(谥就是封建社会对死者的评价)。公元1204年,宁宗、韩诧冑又追封岳飞为鄂王,给予政治上的极高地位,以支持抗金派将士。秦桧死后,高宗赵构加封他为申王,谥忠献。孝宗时,揭露秦桧的奸恶,但还没有改变他的爵谥。公元1206年,宁宗、韩侂胄削去秦桧王爵,并把谥号改为谬丑(荒谬、丑恶)。韩侂胄对秦桧的贬抑,实际上也是对投降、妥协派的有力回击。更是为北上抗金作舆论准备。

其次是反对议和。北伐金朝。韩侂胄执政期间,光宗朝被排斥的主战官员,再度起用。特别是起用了家居的辛弃疾,使出知绍兴府兼浙东安抚使。嗣后,韩侂冑也被加封平章军国事,总揽军政大权,积极准备伐金,出朝廷封桩库金万两作军需,也自出家财二十万两补助军需。公元1206年4月,宋军集合重兵出战,先后收复泗州、虹县、新息、褒信、内乡、颖上等大片土地。首战得胜,形势大好,群情振奋,辛弃疾作词赞颂韩诧胄,八十二岁的爱国诗人陆游也作诗言志,表示还要走上战场。

史弥远,南宋明州鄞(今浙江鄞县)人,宇同叔,淳熙进士。宁宗时历任太师右丞相、枢密使等职,是朝中投降派的主要代表,干了许多祸国乱国的事情。

首先是阴谋杀害韩侂胄,与金议和。史弥远早就对主张抗金的韩侂胄恨之入骨。因此,他就和杨皇后及兄杨次山秘密勾结,指示同党趁韩诧胄上朝时,突然袭击,把他杀害。随后,又把坚持抗金的将领苏师旦处死。并完全按照金朝的无理要求,把韩、苏的头割下,派使臣函首送到金朝。还全部接受了金朝提出的条件,增岁币三十万两,犒师银(赔款)三百万两。金朝自侵占地撤回,屈辱降金,完成了议和。史弥远一伙投降派把持了朝政后,对韩侂胄伐金时的官员一概打击排斥,逐出朝廷,又恢复了秦桧的王爵封号,表明他是地地道道的秦桧一伙。

其次是发动宫廷政变,谋害太子。公元1221年,朝廷立宗室子贵和为太子,改名竑。竑好古琴,史弥远献一善弹古琴的美女,暗地监视太子,窥探动静。太子对史弥远的专权祸国深为痛恨,平日在桌几上写史弥远的罪恶,说史弥远应发配八千里。史弥远得琴女密告,阴谋废太子,派人在绍兴民间找到一个叫赵与莒的十七岁男子,说是宗室之后,召回临安。改名贵诚,密谋废立。史弥远又召国子学录郑清之为贵诚讲授儒学,密告郑清之:“将来事成,弥远的位子就是你的位子。但这话出于我的口,入于你的耳,如果有一语泄漏,我和你都要被族诛。”宁宗死后,史弥远、郑清之不顾杨皇后的反对,强行拥立贵诚为皇帝,是为理宗,改名昀,太子站被废为济王,出居湖州,后被史弥远派人到湖州逼缢而死。

史实充分说明,韩侂胄是忠君爱国的忠臣,史弥远是卖国乱国的奸臣,《宋史》把史弥远以忠臣列传,把韩侂胄按道学的诅咒称为“奸恶”,这完全是颠倒了历史是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