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148

第148章 坎坷仕途成就了孔子的关誉

孔子,祖上本宋人,后避难到鲁国。先是“三桓”之一的季孙家臣阳虎得势后亲自拜访过他,邀请孔子任职,但他怀疑阳虎政权的稳定性,没有接受,后来季孙向阳虎反攻胜利,阳虎出逃。因而“三桓”对孔子拒绝跟阳虎合作这一点有深刻印象,于是任命孔子为中都宰(山东汶上,相当县长),开始他短暂的政治生涯。

公元前507年。孔子建议“三桓”拆除他们的都城,以求鲁国国君重振久已失去的权威,这就是著名的“堕三都”运动,结果因鲁国国君力量太弱而失败。“堕三都”的第二年(公元前506年),孔子被鲁国国君姬宋任命为代理宰相,这使“三桓”大为光火,而孔子在任不到三个月,就逮捕诛杀了少正卯。此后恰遇国君主持对老天爷的大祭典,在分肉的时候,“三桓”故意不分给孔子,这是周礼中最严重的一种处分,表示已被深恶痛绝。于是孔子只好流亡,出奔到卫国。卫人在卫灵公面前毁谤孔子,因而灵公使人用武装监视孔子,孔子遂离开卫国。他先后到过齐国、陈国、蔡国,寻求一个能实行他古老的政治理想——周礼的国度,在外共流浪了十三年,直到他六十三岁时回国,过着整理古籍、教授弟子的生涯。

孔子整理的古籍有六种:《易经》是讲哲学的;《诗经》是古诗歌总集;《礼经》是讲周代典章制度与礼仪的;《书经》是上古以及夏商周三代的政治文献汇编;《春秋》是依据鲁国史改编的二百四十二年的编年史;《乐经》是讲音乐及其政治作用的。

孔子除搞学问外,还招收门徒办学,相传他的学生有三千人,贤者七十二人。

所以说,孔子对中国古代民族文化的保存与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的优良学风和成功的教学经验,至今还为人们所称道。可见,孔子如果当时仕途顺利,也不过在春秋战国那个动乱的年代当个小官,也不可能创建儒家学派,得个大学问家、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甚至孔圣人的美誉。

因为孔子的美誉,中国封建社会的帝王多有褒封。如汉平帝称“宣尼公”。汉和帝封“褒尊侯”。北魏孝文帝称“文宣圣父”。后周宜帝封“邹国公”。隋文帝称“宜师尼父”。唐高祖赠称“太师”,武则天封“道隆公”,唐玄宗封“文宣王”。宋真宗封“元圣”,又改“至圣”。元武宗封“大成至圣文宣王”。明嘉靖帝更号“至圣先师孔子”,并制木主牌位,立文庙祀之。清康熙帝南巡归途至曲阜祭孔子庙,自制祭文说:“先师德侔元化,圣集大成,开万世之文明,树百王之仪范。”又亲书“万世师表”匾额,悬挂于大成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