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174

第174章 蜀中处士任安与奸人黄皓

何谓处士?《荀子·非十二子》说:“古之所谓处士者,德盛者也。”是否德盛?据《三国志·蜀书》载,诸葛亮向秦宓问任安之所长,宓答:“记人之善,忘人之过。”话虽不多,道理也并不深奥,但它足以作为我们为人处事的准则,也充分说明任安是够格的处士。在人际关系中,一是见人之一恶,便终生不忘;二是当面不说人坏、背后不说人好的那种两面人,应以任安的长处为借鉴,纠正自己的不足。

蜀汉宫闱中的黄皓,在陈祗死后,由黄门令升中常侍、奉车都尉,操弄权柄,终至覆国。邓艾到蜀,闻黄皓奸险,准备诛杀,而因皓厚贿艾左右,得免死。

奸人,是祸国殃民的蛀虫,是人们都憎恶的,即使敌对阵营在利用其达到自己的目的后,也并不感激和宽恕他。正因为是好人,往往可以用卑鄙的手段,达到苟活的目的,黄皓就是一例。

任安与黄皓是两种不同类型的人物。任安风格高尚,在为人处事中堪为人们的楷模。黄皓奸阴险,害人祸国,是一个十足的反面教材。但是既为社会,这两种人都会长期存在,不存在反而就成为怪事了。治国安邦的任务,就是要从方针政策到具体措施上,为任安的生长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铲除奸人黄皓滋生的土壤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