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读史随笔
2647200000006

第6章 钟子期和俞伯牙

据《吕氏春秋·本味》载,钟子期春秋时楚国人,精通音律。俞伯牙是他的好友,善于弹琴。俞伯牙弹琴志在高山和流水,钟子期理解得很深刻,很明了琴曲的意境。《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音。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山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因以“高山流水”或“流水高山”称知音或知己。

他俩高超的音律和琴艺是怎么得来的?《荀子·劝学篇》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的记载,并认为其精湛的琴艺是“独学”而成,钟子期的知音功夫也是积学而成的。

钟子期死后,俞伯牙认为世界上没有知音了,便碎琴不复再弹。

钟子期和俞伯牙的友谊这样牢固,是以精湛的技艺维系的,所以他俩一人不在,一人即终断事业。这是什么原因呢?大诗人杜甫《哭李常侍峄》诗:“斯人不重见,将老失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