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高中知识点清单-语文卷
26983500000032

第32章 文学(8)

【科普说明文】这类说明文一般解释“为什么”的问题。即对某些现象、某些事物发生的原因、原理做科学的解说。在写作时,要揭示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个别和一般,此事和彼事,此物和彼物,偶然和必然之间的内部的、本质的联系。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就是一篇较典型的科普说明文。它一连以六个“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句,从六个方面说明:物质基础、反射作用、生理需要、波长变化、自然选择、人工选择,最后总结。该文重点突出,深入地揭示了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内部的必然联系,使读者对“花儿红”的原因,有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的、完整的理解。

【专业说明文】这类说明文重点解决的也是“为什么”的问题。这一点和科普说明文是一致的。但科普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些日常常见的事物和现象,所做的说明也是通俗的。专业说明文说明的对象包括常见的事物和现象,但更多的是专业事物和现象,还有某些定义、定理、公式、原理、规律、法则、结论等。这类说明文所用的方法主要是逻辑上的证明。如科学论文和对新理论、科技成果的专业性介绍,物理化学课本某些定义、定律的阐述等都属此类。

【文艺性说明文】指那些带有文艺色彩的说明文。它往往通过完整的故事,具体生动的描绘,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把事理说得深入浅出,文章写得活泼有趣,它不仅给人以知识,而且还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如依林的《天气陛下》、布封的《琥珀》等都是脍炙人口的文艺性说明文。

【概括说明】指对事物简明扼要的说明,也就是概括介绍事物的特征。如叶圣陶的《苏州园林》的第二段,概括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的特点一“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使读者对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有一个轮廓的认识。

【数字说明】指用数字来说明事物或事理。因为有些事物可以从数字上表明它的特征和本质,所以,文章中也常用数字说明。例如:《雄伟的人民大会堂》用“七十六米”、“六十米”、“八万六千立方米”分别说明万人大会堂的宽度、深度,中部的高度和体积。《一次大型的泥石流》一文,用“年年爆发,少的年头十多次,多的年头达三十次”,具体地说明了蒋家沟泥石流“爆发频繁”的特点。又用“泥石流总量可达37万立方米;延续的时间可达12小时;最大瞬时‘龙头’流量高达2400多立方米每秒;在坡度6.5%的谷地中,最大流速竞达15米每秒’四个确定的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规模巨大”的特点。

运用数字说明时,数字必须注意准确性。凡是用在文章中的数字,都应核实。再有数字的来源要可靠。即使是估计数字,也要有根据,要力求近似。这样的数字,才能反映事物的真实情况,才能有较大的说服力。

【举例说明】指通过具体例子说明事物特征的方法。在说明文中,一般的叙述有时只能给人一种轮廓的印象,还不能充分显示其具体形象。举例说明的好处在于能把抽象、复杂的事物或事理说得具体而明晰,给读者以具体而深刻的印象.如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把石拱桥分成单拱和联拱两类,又分别举出赵州桥和芦沟桥两个例子,具体说明了这两座桥的地点、建造时间、长度、结构特点及其艺术价值,使读者对石拱桥有比较完整、清晰的印象。

运用举例说明时,所举的例子一定要有代表性,并应力求具体生动,有一定的启发性。

【分类说明】指根据事物的状况、性质、成因、功用等属性的异同,把它分成若干类,然后再逐一加以说明的方法。例如:《看云识天气》一文,作者把云上的光彩现象,分为“晕”、“华”、“虹”、“霞”等四类,分别做了说明。这样就把如何区分云上的光彩现象,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光彩现象来推测天气的情况这一复杂的问题解说清楚了。

运用分类说明时,要种属分清,做到所分的各个类别要处于同一等级,所分小类的总和应等于对象本身。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一次分类,只能用一个标准。在表达上,必须是说完一类后再说另一类。

【比较说明】指运用比较的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征。有比较才有鉴别。事物的特征往往在同另一事物的比较中显示出来。因此通过比较,可以具体、突出地说明某种事物在某方面的特征。如《机器人》一文,通过“机器人”和“人’的比较,来说明“机器人”的优越性,说明它是“能干的助手”和“驯服工具”,同时展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美好生活的远景。运用比较说明时,要注意用来相比的事物,应该尽可能选择大家所熟悉的事物,这样,才能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一定要找出与被比事物之间可以相比的地方。

【描写说明】指通过具体描述现象、状态;变化过程以说明事物的方法。例如:《云赋》一文,描绘云层的千变万化,形象生动,很重要的一点是作者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大量运用富有特色的比喻,从而使景象鲜明、形象、真切感人。

运用描写说明要注意两点:1.需要描写的事物应当是读者比较陌生的,不易直接观察体验的;2.描写时要突出能表现事物特征的东西。

【引用说明】指引用与文章内容有关的资料、故事、名言、诗词等来充实说明的内容,或者作为说明的依据,引用得当,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事物。例如:《古代的衣饰》一文中,引用《陌上桑》、《庄子》、《南史·张讥传》来说明上古时代,男女服装差别不大这一客观事实。《内蒙访古》一文中,引用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如文章谈阴山一带的汉代城堡时,做出了“汉王朝在阴山一带的战略部署,至少有三道防线”的判断。为了证实,引用了《史记·匈奴传》的记载和《汉注》;还引用了《汉书·匈奴传》记载侯应谏元帝的话。由于引用的文献资料都有确切的记载,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运用说明时,要根据说明事物的需要,要能恰当地说明所要说明的对象。对引用有关资料或名言,还要认真核对,以免出错。必要时注明出处,以便读者查对。(定义说明)指通常说的下定义。它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性质特点,是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来明确概念的一种逻辑方法。给事物下定义,能使读者明确概念,能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这种事物同别的事物的区别。例如:《地球的外衣一大气》一文中,说明“极光”这一概念的含义时,用这样的话:“电离层还会发生一种美丽的自然现象,就是极光。极光是太阳射来的电子流跟电离层中稀薄的气体猛烈冲击引起的发光现象。”其中,第一句只是指出极光是在电离层外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第二句才是涉及到极光的本质属性,用明确、简短的语言说明极光的特征,以区别于其他的发光现象。

运用定义说明时,要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可以放在具体说明之前,也可以放在具体说明之后。

【图表说明】借助表格、插图、照片进行说明的方法。图表说明的优点在于能使读者一目了然,并能补充文字说明的不足。图表说明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表,二是图。有时为了说明问题,常把有关数字列成表格,这样说明清晰集中,又能进行比较,便于理解和记忆。下列是一张人体所含的主要元素的百分含量表:

又如,华罗庚的《统筹方法》,在文中用三幅“箭头图’来辅助文字说明,使读者一目了然。

运用图表说明时,要从说明事物的实际需要出发,要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够帮助文字说明事物特点的材料,突出需要说明的内容。使用插图、照片、要安捧适当.注意它的大小和位置,不喧宾夺主,力求自然妥贴,图文和谐。

【通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迅速、具体、生动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新闻体裁。通讯的主要特点是:1.真实性。要求写真人真事。唯其保持真实,才能达到宣传教育的效果,才能使人民群众热爱并学习先进人物。对于批评落后的事物,也只有不夸大、不缩小,才能使被批评者心服,使群众受到前车之鉴的教育。2.典型性。要求选择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加以报道。典型的材料,才具有代表性,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面貌和事物的本质,其教育意义和启发性更大。3.新闻性。要求及时发现生活中出现的新事物,进行有针对性的报道。即使是对有的事物进行连续性的报道,也应该每次都选取新的角度,不能总是使用同一的材料。4.生动性。要求多用形象讲话,要有活灵活现的人物活动,有生动的景物描写。可以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它的结构灵活多样。5.评论性。要求在叙述中表明作者的倾向、观感和评价。通讯的评论贵在以情感人,理在情味之中。

【人物通讯】通讯的一种。以写人为主,专门介绍人物的典型事迹、成长过程和精神面貌。可以写人物的一生,也可以写人物生活中的片断,可以写一个人,也可以在统一主题下写一组人。如《北京晚报》采访的《瞧人家这对夫妻一访“北京科技园丁奖”获得者李维信、王月媛》。

【事件通讯】通讯的一种。以典型事件为写作的主要对象。它要求记叙国内外新近发生的有新闻意义的典型事件,主要赞扬新思想、新风尚,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可以写事件发展的全过程,也可以写某一个或几个重要的片断。在典型事件中涉及到的许多人的活动,要抓住出现的人物一两个特点,以简洁的笔法,作画龙点睛似描写。

【工作通讯】通讯的一种。主要是报道工作中的情况及其经验。它要求通过典型剖析、概括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指导面上的工作,一般以叙事为主,兼写人物,可以夹叙夹议。要防止写成单纯的业务工作介绍。

【概貌通讯】通讯的一种。反映一个地区或一个单位的新气象、新面貌的通讯。这类通讯,常用点面结合的写法,把点上的具体事例和面上的情况概括结合起来表现整体,既有细部,又有概观,给读者一个完整的印象。它便于反映国内的形势或某地区、某单位面貌的变化。其笔法接近于散文,有较浓厚的文字色彩。如《工业中的〈无烟囱区〉》。

【消息】又叫“新闻”。属于新闻报道的范畴。消息是对最近发生的有社会价值的事实的简短报道。如《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消息有以下几个特点:1.内容真实.消息必须完全真实地反映客观事实。现实发生的事实才可报道。消息中事件、人物、地点、引述的数字、例证都必须反复核对,准确可靠。2.讲究时效。消息要迅速地及时地传播各种社会信息,延宕了的信息就失去了新闻价值。3.简短精练。消息要用最简洁的语言,报道客观事实。篇幅短小,语言精粹。

消息的结构一般都有导语、主体和结尾三部分。导语即消息的开头;主体是消息的主要内容部分;结尾是整篇消息的结束语。

【书评】一种对书籍进行评论的文章。书评应当对作品的内容和形式做出恰如其份的评价,以帮助作者正确理解和欣赏。书评应注意三点:1.要正确地把握作品总的倾向,切忌断章取义,以偏概全。2.要有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不能妄加吹捧或求全责备。3.论题要集中,不要贪大求全、面面俱到。这样,才能使论点鲜明、突出,分析才容易深入。

【评论】运用议论说理的方式,对客观事物或问题进行评价和论述,着重于分清敌我,明辨是非,评定优劣,借以表明作者的观点与态度的文章。根据评论内容性质不同,可分政治评论、理论评论和文艺评论三类。

【评论的基本要求】可分三点:1.观点正确鲜明,有的放矢。所谓观点正确鲜明,即评论能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并且在提出观点时,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作者的立场鲜明。所谓有的放矢,是指作者通过评论解决的问题要具体明确,写作目的清清楚楚。2.论述有理有据,分析中肯有力。在评论文章中不仅要提出正确的观点,而且要对观点进行具体论述。必须运用充分的论据加以论述,使论点有理有据。分析中肯有力,才可以更好地令人理解和信服。3.结构严谨完整。一般评论的结构形式是:开头部分首先提出作者的看法,为全文确立论述的中心;中间部分按照所论述事理的内容联系,围绕中心观点,进行分析,展严论述;结尾部分根据需要加以总结。从文章写作上说,就是要求内容一定反映问题的本质,不仅要提出问题,而且要分析和解决问题,要完成认识问题的全过程。它表现在评论的结构上则要求提出观点,并从评论对象的实际出发,深入地分析和论述观点,做到逻辑严密、全面、深刻地反映客观事物的本质。

【思想评论】报刊上常见的以思想问题作为评论对象的一种评论。有的标出“思想评论”,有的用“思想杂谈”、“大家谈”、“群言堂”等不同名称。对正确的要大力赞扬,予以提倡;对错误的,要展开批评,予以反对。好的思想评论.可以起到打开人们思想的“金钥匙”的作用。

【提要笔记】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内容全貌做极为简要和概括的说羽.除概括地说明原作的主要内容外,还可以对原作的有关情况做一点必要的评论.写提要笔记时,尽量用自己的话来表达,少引用原作的句子;从整体出发,不要按比例把每段都缩成一两句话;重要的段落在写提要笔记时要多留意原意。总之,提要笔记要使读者清晰地看到原作的整体。

【摘要笔记】概括或缩写所读之书的内容要点,或总结中心思想等。写摘要笔记有助于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和记忆,并能训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摘要笔记与提要笔记的区别有两点:1.摘要笔记要尽量保持原作的语言,提要笔记则尽可能用自己的话复述;2.摘要笔记只重述原作的内容;提要笔记可以适当地进自己的观点和评论。

【读书笔记)指读书的心得体会或原书的内容要点。是读书学习常用的方法之一。写读书笔记有助于读者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和积累资料,还可以训练分析问题、综合问题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提纲笔记】摄取原文要点所的纲目式的笔记。要求用准确、简明的语言概括原文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思想。它有助于理解和记忆原文,训练分析和概括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根据原文内容可编出各种不同的提纲笔记。例如:鲁迅《一件小事》的提纲笔记:

中心思想:通过一件小事,赞扬车夫为他人着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高尚品质,批判“我”的自私心理。

1.开头(第一、二段)

(1)对当时所谓国家大事全都忘记

(2)有一件小事却不能忘记

(对比,突出此事,引起下文)

2.主要部分:整个事情经过

(1)“我”坐的车碰倒一个老女人

(2)记叙当时怎样碰的

(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和情况)

(3)车夫扶起老女人,“我”怪他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