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表情
26988100000010

第10章 横眉怒目,咬牙切齿——愤怒微表情(4)

因此我们在观察一个人愤怒的表情时,应该把观察的重点放在眉毛和眼睛上。人在愤怒的时候,会出现眉毛用力下压,上眼睑大幅度提升的动作。

眉毛和上眼睑的距离——愤怒的程度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来判断对方愤怒情绪的程度。一个人愤怒的情绪越强烈,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就会越短。也就是说,眉毛和上眼睑之间距离长短的变化与愤怒情绪的强烈程度呈反比。

如果一个人愤怒的情绪并不强烈,那么他就不会用力皱眉,这样一来眉眼周围肌肉的运动也就不会那么强烈,因此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也会变得宽松起来。相反,如果一个人愤怒的情绪十分强烈,那么他就会用力地皱眉,并引起眉眼周围肌肉剧烈的运动,因此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会缩短,而且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那块区域的皮肤也会出现许多褶皱。

武松是小说《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之一,也是一个典型的被逼上梁山的人。武松是清河县人,从小父母双亡,只有一个哥哥武大郎,武松从小由哥哥武大郎抚养长大,因此与武大郎的关系十分密切。早先,武松在家乡杀了一个人,为了躲避官司,就到沧州柴进府中躲避风头。这一躲就是一年多。

后来,武松得知被自己打死的那个人实际上没有死,只是昏过去了而已,于是武松就向柴进辞行,返回家中看望哥哥。在回家的路上,武松路过了一家酒店,也就是有名的“三碗不过冈”酒店。武松不信这个邪,于是就连喝了十八碗。

喝醉后的武松坚持要在当晚过景阳冈,并在这里遇到了老虎,于是武松就趁着酒劲赤手空拳地打死了一只猛虎。武松打虎的英雄事迹得到了阳谷县县令的赏识,因此得到了一个职位——都头。武松的哥哥娶了貌美的潘金莲为妻,为了避免浪荡子弟的骚扰,就从清河县搬到了阳谷县。在一次偶然之中,武松与自己的哥哥相遇了。

潘金莲看到高大英俊的武松,就开始勾引武松,但是遭到了拒绝。不久之后,身为都头的武松到外地出差。在此期间,潘金莲与当地的富家子弟西门庆勾结在一起,将武大郎杀害。

当武松回来发现自己的哥哥死了,并得知哥哥是被潘金莲和西门庆杀害后,武松就把这两人杀了为哥哥报仇。后来武松主动投案自首,阳谷县县令本来就很欣赏武松,不忍判武松死刑,于是改为刺配孟州。

在去往孟州的途中,武松结识了孙二娘与张青,并与其成为好友。在武松离开的时候,孙二娘与张青交代,等武松到达孟州之后,可以去找一个名叫施恩的人,因为施恩也是孙二娘与张青的好友。

武松到达孟州后,找到了施恩,并得到了施恩的许多照顾。武松为了报恩,于是就醉打蒋门神,帮助施恩夺回了被蒋门神抢走的“快活林”酒店。

蒋门神不甘心,于是就找姐夫为自己报仇。蒋门神的姐夫是孟州的都监。于是,张都监就想了一个办法,准备把武松置于死地。武松被发配到孟州以后,就一直帮助施恩看“快活林”酒店。在武松得知张都监有请之后,也没多想,就前往张都监的府上。

在武松见到张都监之后,张都监表现得十分欣赏武松,并把一个名叫玉兰的丫鬟许配给了武松。武松十分感激张都监的赏识,并表明一定会为张都监效力,于是就在张都监的府中住下。

有一天晚上,武松听到有人在喊“捉贼”,于是就出去帮忙,但是却被当成贼抓了起来。张都监的手下的确从武松的房间中搜到了金银之类的赃物,人赃并获。当时武松马上意识到张都监并不是真的欣赏自己,而眼前的这一切不过是栽赃陷害,于是武松很愤怒,但却百口莫辩。

最终武松被送进了监狱,在审问期间武松遭受了毒打。起初,武松坚持自己是被冤枉的,但是考虑到自己有可能会被打死,于是武松决定“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请住手,留我条性命。”最终,武松以盗窃罪被发配到恩州。

不过,张都监和蒋门神的阴谋并没有结束,他们的目的是为了把武松置于死地。于是,张都监和蒋门神就找人在武松被发配的路上,把武松给了结了。由于武松武艺高强,所以那些暗杀武松的人最终都被武松给杀死了。

武松在得知想要把自己置于死地的人是蒋门神和张都监时,十分愤怒。因为武松认为自己已经退让到了如此地步,那些人却非得赶尽杀绝。面对这种关于生命方面的威胁,武松的愤怒情绪会达到极致。所以,武松决定为自己讨一个说法,最终武松决定把张都监和蒋门神都杀死。

当时张都监和蒋门神都在鸳鸯楼喝酒,于是武松就前往那里,杀死了他们,这就是有名的“血溅鸳鸯楼”。此后,武松就义无反顾地上了梁山,落草为寇。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武松都处于愤怒的情绪,但是他愤怒的程度却是不同的。第一张图中的武松是在被陷害的时候做出的愤怒表情,虽然面对陷害,武松很愤怒,但是他的愤怒情绪并没有达到极致。所以武松的眉头皱着,上眼睑提高,但是上眼睑和眉毛之间的距离并不是很短。

相反,第二张图中的武松,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就相对缩小了很多。这说明武松正处于极致愤怒的状态。因为这个时候武松得知有人想要害他性命,而之前他对这帮人是一再忍让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对方眉毛和上眼睑之间距离的变化,推断出他愤怒情绪的变化。如果一个处在愤怒情绪中的人,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的话,那么就说明他愤怒的情绪变得越来越强烈,引起他愤怒情绪的刺激性事件对他来说变得越来越过分。如果继续刺激下去,这个人很有可能会像火山爆发一样突然发泄出自己的怒火。

如果对方眉毛和上眼睑之间的距离逐渐扩大的话,那么就说明他正在渐渐消火,他愤怒的情绪已经没有之前那么强烈了。或许是引起他愤怒情绪的威胁远离了。

脸红脖子粗——愤怒的其他线索

当一个人出现愤怒的情绪时,他的眼睛、眉毛和嘴巴都会有相应的变化,而且还会因为愤怒情绪的不同程度出现细微的差异。

但是,我们在观察一个人愤怒的面部表情的时候,除了从他的眼睛、眉毛和嘴巴入手之外,也可以观察其他方面的变化,以协助我们作出准确的判断。

脸色的变化

当一个人处于愤怒情绪的时候,他的脸色往往与正常状态下不一样。如果一个人处于愤怒的情绪中,但是却碍于周围的环境不能发泄出来,于是在他忍受愤怒情绪的时候,会给他的面部颜色带来影响。当一个人把怒火强行压制下来的时候,他的脸部会变红。有的人甚至会变成紫色的。

人的愤怒有时会出现阶段性的变化,例如从轻微的不满、愤怒一直到怒不可遏,这是一个愤怒逐渐加深的过程。如果我们多注意对方脸色的变化,我们就可以发现,人在不同的愤怒阶段其面部的颜色都是不一样的。在现实生活中,很少有人一下子就达到怒不可遏的极度愤怒状态。

在观察一个人的脸色来判断其是否愤怒时,还需要注意一点,有些人的脸色天生就是红色的,例如关羽。

声调的变化

人处于平静状态下的时候,说话的声调不高不低,也不会出现起伏变化。但是如果他遇到了某一威胁、变得十分愤怒时,他说话的声调会随之提高。

如果一个人是由平静的状态进入愤怒情绪的,那么他平稳的声调就会突然提高。不过也有一些人在愤怒的时候,说话的声调不仅不会提高,而且会压抑得越来越低,所以我们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判断。

除此之外,人在生气的时候,还会做出许多肢体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愤怒。而且,愤怒状态下的人所出现的肢体动作通常都是具有攻击性的。大多数人在愤怒的时候脖子还会变粗,就好像眼镜蛇遇到威胁时的表现一样。

袁世凯在辛亥革命期间,逼迫清朝末代皇帝溥仪退位,因此结束了清王朝对中国的统治。后来,袁世凯成为了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但是袁世凯并不满足,逐步登上了中华民国大总统之位。

这时的袁世凯已经是当时中国最有权力的人,但是袁世凯除了实权之外,他还要为自己争取一个名义,一个皇帝的名义。当时清王朝覆灭,中华民国建立,意味着共和制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如果袁世凯这时候称帝,就变成了名不正言不顺,而且还会遭到许多人的反对。

所以,袁世凯只有称帝的野心,但是否付诸行动却一直在犹豫之中。一天袁世凯正在午睡,一个丫鬟来送参汤。

但是,这个丫鬟在进门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虽然丫鬟并没有受伤,却发生了比受伤更严重的事情,丫鬟把手中端着的参汤给摔地上了。其实,参汤并不是事态严重的重点,重点是那个装有参汤的碗,是很名贵的羊脂玉碗,是袁世凯的心爱之物。

这样一来,这个丫鬟就死定了。当时袁世凯正好被碗摔碎的声音惊醒了,在看到自己的心爱之物被摔得粉碎时,袁世凯脸色由红渐渐变成了紫色,而且脖子还变粗了,脖子上的筋也凸起来。由此可见,袁世凯是多么气愤。紧接着,袁世凯就怒吼一声:“俺今天非要了你的贱命不可!”

在这个关键的时刻,这名丫鬟为自己进行了申辩:“这不是奴婢的错,奴婢把羊脂玉碗打碎是有原因的。”看到这个罪魁祸首居然还敢顶嘴,袁世凯愈加愤怒:“那你快说是什么原因!我看你死到临头了还狡辩。”

丫鬟边哭边说:“奴婢刚刚端着参汤进来的时候,看到床上躺着的不是大总统。”听到丫鬟的这句话,袁世凯变得更加愤怒了:“混账东西!我就在床上睡觉,床上躺的不是俺,那是谁!”

丫鬟继续哭着说道:“奴婢不敢说,实在太害怕了。”听到丫鬟的话后,袁世凯气得吹胡子瞪眼睛:“你再不说,俺就杀了你!”

丫鬟哆哆嗦嗦地回答道:“我说……我说……床上躺着的是一条五爪大金龙!奴婢刚刚看到的时候就被吓了一跳,一不留神就摔倒了,还打碎了您心爱的羊脂玉碗。”

袁世凯听完丫鬟的这句话后,愤怒的情绪马上烟消云散了,脸上布满了笑容。因为丫鬟的这番话正好称了他的心意。袁世凯还很迷信,听了丫鬟的这一番话后,他更加确信自己是真龙天子,一定会实现称帝的梦想。于是,袁世凯不但没有杀死这个丫鬟,反而赏了她一大笔钱。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就可以感受到袁世凯在不同程度的愤怒中,其脸色和声音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