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心理学与微表情
26988100000011

第11章 可怕的想象——恐惧微表情(1)

人的恐惧情绪有时是来源于自己的想象。此外,每个人所恐惧的刺激性事件会因人而异。例如,有的人会对某一特定物体恐惧;有的人恐惧巨大的物体;有的人会十分恐惧老鼠这样的动物;有的人会恐惧坐电梯或是飞机,因为他们担心会出现意外危险。

恐惧是想象的产物——恐惧情绪的产生

恐惧情绪是人类所具有的情绪中最古老的一种。这是因为在远古时代,人类完全是动物界中的弱势群体,是食肉类凶猛动物的盘中餐。

所以,远古时代的人类在遇到凶猛的食肉野兽时,就意味着自己的生命面临着威胁。由于人类太过弱小,出现恐惧情绪的几率要远远大于愤怒的情绪。

一个人之所以会出现愤怒的情绪,是因为受到了刺激性的威胁。但是,面对这种刺激性的威胁出现愤怒而不是恐惧的情绪,那是因为这个刺激性威胁的力度还不够大。最起码在当事人的主观评估里是比较小的。

当一个人面对具有威胁的刺激性事件时,会对这个威胁进行一个判断。当这个威胁是在当事人的承受范围之内,那么当事人就会出现愤怒的情绪,并且会采取战斗的方式来改变或消除威胁的刺激性事件。如果具有威胁的刺激性事件超过了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那么这个人就会出现恐惧的情绪,通常会采用远离的方式来逃避具有威胁的刺激性事件。

人们之所以会出现恐惧情绪,是因为刺激性事件会对他的安全和生命造成威胁,而且这种威胁往往具有压倒性,由不得当事人反抗。

在动物界,同种类的动物之间会发生争斗的现象。例如鹿与鹿之间会争斗,用自己的武器——鹿角去攻击对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都是关于食物、配偶或领地的争夺。食物、配偶和领地对动物来说很重要,属于生存威胁,因此会采用愤怒的攻击方式来解决。这是因为同种类的动物之间的实力基本相当,虽然也具有威胁性,但是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是可以表现出愤怒,奋起一搏的。

但是,一只鹿却很少和一头狮子发生愤怒的争斗。因为对于鹿来说,狮子是凶猛的食肉动物,虽然同样威胁着自己的生存,但是鹿的自我判断力告诉它,眼前的这个敌人是不可能战胜的。也就是说,狮子对鹿来说是具有压倒性的威胁,因此鹿只可能会出现恐惧的情绪,并做出恐惧应该有的反应——逃跑。所以,我们经常看到一只狮子追着鹿跑,而不会看到一只鹿追着一只鹿跑。

在面对巨大的、不可战胜的威胁时,当事人的脑海中所呈现的内容应该都是关于受伤或是死亡的场景,绝对不会出现所谓战胜奇迹或是其他什么风花雪月之事。正是因为这个快速的、简单的想象,使当事人进行反击的信心大大下降,于是就会出现放弃反抗的行为——逃跑。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那就是当事人的心理压力过大时,不单单是放弃反抗那么简单了,就会出现绝望的心理,并且陷入任人鱼肉的处境。

在动物的世界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景象:一只被狮子抓住的鹿会出现奋力抵抗的行为。但是,渐渐的这种抵抗行为会消失,并且任狮子吃掉自己。这就是因为鹿已经出现了绝望的心理,来自狮子的威胁实在太过巨大。

卡西莫多是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的代表作之一《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卡西莫多是一个相貌十分丑陋的人。

正因如此,在他还是婴儿的时候就屡遭挫折。最终,这个丑陋的被遗弃的婴儿被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洛德收养。因此,卡西莫多对克洛德唯命是从,不像是一个养子,倒像是一个奴隶。

卡西莫多由于相貌十分丑陋,受到了巴黎所有人的嘲笑与厌恶,因此,卡西莫多很少出去,总是待在巴黎圣母院中。巴黎圣母院对于卡西莫多来说就是摇篮、家、国家、世界乃至整个宇宙,而克洛德副主教就是他的上帝。

克洛德副主教是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为人十分阴险。有一次,他看上了美丽的吉卜赛姑娘爱丝梅拉达。因此,这个伪君子就想尽办法要得到这个美丽的吉卜赛姑娘。

爱丝梅拉达却对这个秃顶的副主教没有一点儿好感,她早已有了自己的心上人。于是,不服气的克洛德就设计,让爱丝梅拉达变成了一个具有诅咒魔力的巫女,同时还诬陷爱丝梅拉达为杀人犯。最后,爱丝梅拉达被送上了绞刑架。

卡西莫多曾经在克洛德的授意下绑架过爱丝梅拉达,但是没有成功,因为爱丝梅拉达被路过的军官俘比斯救下,爱丝梅拉达因此爱上了这个相貌英俊的救美英雄。绑架者卡西莫多被抓捕了。

最后,卡西莫多被法官判决处以游街示众的刑罚。由于卡西莫多的丑陋相貌本来就受到了许多人的嘲笑与鄙视,再加上劫持美丽的姑娘爱丝梅拉达的罪名,大家就更加鄙视这个丑八怪了。

因此,在卡西莫多被游街示众的时候,许多人都朝他丢东西。不过,卡西莫多并不在乎这些,因为在卡西莫多的心中只在乎一个人,也就是他的上帝克洛德。卡西莫多认为克洛德在得到消息的时候一定会来拯救自己。

终于在游街示众的过程中,卡西莫多用他仅有的一只眼睛看到了克洛德,那一刻,卡西莫多丑陋的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但是,这个笑容随着克洛德的转身离去而变成了绝望。

处于绝望状态中的卡西莫多继续游街示众。由于那天的太阳十分毒辣,所以卡西莫多非常口渴,他要求喝水,但是却遭到了其他人的嘲笑和拒绝。终于,卡西莫多变得越来越急躁,而周围的笑骂声却变得越来越强烈。

这时,一个美丽的姑娘拿着水壶走近了卡西莫多,并喂卡西莫多喝水。卡西莫多十分感激,在喝过水之后,卡西莫多抬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恩人,突然发现这个美丽的姑娘就是昨晚被自己绑架的爱丝梅拉达。

因此,卡西莫多的生命中除了一个上帝之外,又多了一个美丽的天使。在爱丝梅拉达出事后被人追捕时,卡西莫多出手相助。但是,最后由于各种机缘巧合,爱丝梅拉达还是被克洛德送上了绞刑台。

当爱丝梅拉达接受绞刑的时候,有两双眼睛一直盯着爱丝梅拉达因为绞首而颤抖的身体。这两双眼睛中有一双是克洛德的,一双是卡西莫多的。当确定爱丝梅拉被绞死了之后,克洛德的脸色露出了诡异的笑容。而卡西莫多的脸上是从未有过的绝望。

当时克洛德是坐在巴黎圣母院的最高处观看的,卡西莫多在确定爱丝梅拉达已经死了之后,就把克洛德抓起来举过头顶,并从高处扔了下去。

在克洛德刚刚被卡西莫多抓起来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吃惊,随后马上出现了愤怒的情绪,并怒斥卡西莫多把自己放下来。因为克洛德是把卡西莫多养大的人,所以他对卡西莫多有绝对的领导权。但是,这个奴隶居然敢这样对自己,这简直就是侮辱,所以克洛德出现了愤怒的表情。因为在克洛德的心中,面对卡西莫多的威胁,自己是完全可以通过愤怒来制止的。

但是,克洛德不知道的是,如今他在卡西莫多心中的地位已经今时不同往日,远远低于爱丝梅拉达,而克洛德恰恰是害死爱丝梅拉达的凶手。在卡西莫多把克洛德扔下去的时候,克洛德正好抓住了平台的边缘。

这时的克洛德在垂死挣扎,他希望卡西莫多能把自己拉上去。但是,卡西莫多根本没有看他,而是注视着远方爱丝梅拉达已经没有了生命迹象的身体。克洛德紧紧抓住平台边缘的手指已经抠出血来了,如果没有人救他,他一定会支撑不住而掉下去,这样一定会摔死。于是,克洛德脸上渐渐露出了恐惧的表情,因为他不想死。但是,最后他还是掉下去死了。

当卡西莫多意识到克洛德已经身亡后,自己也纵身跳下,并吼了一声:“哦,我所爱的一切!”

从克洛德的情绪变化中,我们可以知道,一个人面对威胁时,如果这个威胁是可以消除的,那么当事人就会出现愤怒的情绪,并采取攻击的方式来为自己的生存付出所有的努力,所以克洛德才会怒吼卡西莫多把自己放下来。

但是当克洛德意识到,卡西莫多是为爱丝梅拉达复仇时,就知道自己已经没有希望了,因为他根本不可能是卡西莫多的对手。卡西莫多虽然相貌丑陋,但是却力大无比。所以克洛德就出现了恐惧的情绪和表情,因为他完全可以想象得出自己摔下去会是什么结果,面对这样具有强大压力的威胁,克洛德除了恐惧之外,已经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只能在极度的恐惧之中等待着粉身碎骨的那一刻来临。

总的来说,恐惧是因可能发生的伤害而产生的情绪。既然是有可能发生的伤害,那么就是说伤害还没有发生,这一切只是当事人对具有威胁的刺激性事件的想象。因此,也可以说人的恐惧来自于自己的想象。

如果具有威胁性的刺激力度过大,那么就会超过当事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觉得自己无力消除眼前的威胁,因此出现恐惧的情绪。但是,如果这种恐惧的情绪十分强烈的话,很有可能导致绝望的心理,这种绝望的心理会对当事人产生严重的伤害。例如有的人被活活吓死了。

在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党曾经把一批被抓来的犹太人作为实验的对象。有一次,纳粹党把犹太人关进了一个房间中,并告诉这些犹太人他们的手腕被割破了,最后他们会流血而死。事实上,纳粹党只是在犹太人的手腕处割了一个很小的伤口,而且这个伤口很快就不再流血了。

除此之外,纳粹党还把这些犹太人的眼睛给蒙上了,并且还在他们所在的房间中播放滴答、滴答的声音,就好像滴血的声音一样。实验的结果是,这些犹太人都死了。经过体检发现,这些犹太人均死于巨大的恐惧。

由此可见,人的恐惧情绪有时是来源于自己的想象力。此外,每个人所恐惧的刺激性事件会因人而异。例如,有的人会对某一特定物体恐惧;有的人恐惧巨大的物体;有的人会十分恐惧老鼠这样的动物;有的人会恐惧坐电梯或是飞机,因为他们担心会出现意外危险。

因此,心理学家认为,在每个人的潜意识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未能解决的恐惧冲突。这个恐惧冲突既有共同的,也有个别的。比如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对衰老和死亡的恐惧、对危险的恐惧等等。有的个人会恐惧空旷的场所,也就是广场恐惧症等。

开枪之后的斯佳丽——饱满的恐惧表情

当威胁性刺激十分强烈时,人们就会出现强大的恐惧心理。这种强大的恐惧心理除了会引起饱满的恐怖表情外,还会促使当事人出现其他生理变化。例如心率变快、毛骨悚然、体表出冷汗,等等。这是因为当事人判断威胁性刺激源是无法战胜的。因此,这个时候一般会出现逃跑的行为。

但是,如果恐惧的情绪十分强烈的话,当事人就会陷入无法自我控制的恐惧状态之中,于是就连基本的逃跑行为也忘记了,出现了僵持在原地不能动的状态。如果恐惧的情绪再加强一些,那么当事人的恐惧反应就会出现十分极端的情况,有可能会丧失所有的身体能量,并且变得十分虚弱,有的人甚至会被吓死。

恐惧的情绪是每个人都具有的情绪,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一般很少出现十分强烈的恐惧情绪和饱满的恐惧表情。这是因为强烈的恐惧情绪和饱满的恐惧表情在一个人面对生死危机的时候才会出现。而人类社会已经进入文明阶段,不会再像以前一样随时面临着凶猛野兽的攻击。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就不会出现饱满的恐惧表情。虽然我们所生活的环境相对安全和稳定,但是也会遇到一些危及生命的意外情况。例如当人们面对武器的直接进攻时会出现饱满的恐惧表情。恐怖分子持刀或用枪支袭击并抢劫银行就是很好的证明,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往往会出现极度恐惧的情绪并且伴随着饱满的恐惧表情。

除此之外,当人们面对沉船或火灾等会威胁生命的意外事件时,也会出现极度恐惧的情绪和饱满的恐惧表情。

泰坦尼克号是英国一艘巨大的轮船,但是在泰坦尼克号第一次航行的时候就撞上了冰山,并因此沉船。在泰坦尼克号沉入海底之前,船上的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逃生,因为这起事件会危及所有在船上的人的生命。在人们逃命的过程中,大家表现得十分慌张。这时,人们的脸上所出现的恐惧表情一定是饱满的恐惧表情。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事情都会引起人们的恐惧情绪,但是人们并不一定都会出现恐惧的饱满表情,因为那些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源相对于生死危机而言比较轻微。例如一个人十分畏惧打针,但是却不得不打针时,他在打针之前就会出现恐惧的表情,但是这种恐惧的表情往往不是饱满的,而是闭紧眼睛,皱紧眉毛,嘴巴或许会紧闭,也或许会张开嘴大叫。这些都说明了当事人恐惧的情绪。

饱满的恐惧表情主要有三个最基本的特征:眉头向中间聚拢,而且眉毛还会上扬;眼睛会睁大;嘴巴也会张开。

斯佳丽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作品《飘》中的主要人物。斯佳丽是一个种植园主的女儿,从小生活在一个十分富裕的环境中,几乎没有经历过什么挫折。

但是,斯佳丽平静和富足的生活却被一场战争破坏了,这就是美国历史上唯一的一次内战——南北战争。之前斯佳丽是一个任性自私的大小姐,但是通过这场战争,斯佳丽变得更加勇敢了。这场战争本来是属于美国南北方的男人们之间的利益争夺战,而妇女们只是作为后勤力量。可是,斯佳丽就在这场战争中亲手开枪杀死了一个北方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