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态是健康的良药
27012700000034

第34章 “吃”出健康好心态(1)

几千年前,《黄帝内经》就记载了“五谷为养,五菜为充,五畜为助,五果为益”的营养方案。由此可见,饮食对于健康是多么的重要。“民以食为天”,毋庸置疑,没有饮食,就没有生命,更加没有健康可言。饮食是生命的基础,是身体各种营养的直接来源,也是健康体魄的根本保证。所以只有健康、合理、科学的饮食,才能阻止疾病入侵,才能带来健康的生活。

1.营养与健康

“民以食为天”,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开始,也可开始了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这样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这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强壮的体魂从事各种劳动,健康生活。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自从有了人类的时候,也就有了我国5000多年的饮食文化。中国农业的鼻祖神龙氏,也常被称为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曾经不惜生命,遍尝百草滋味,水泉甘苦,也曾一天受到百毒侵袭,目的就是为了找到能够适合原始人们吃的食物资源。

同时,“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荣、五菜为充”的十六字配膳大法,也是我国古代医药学家、营养学家、美食家,经过不断的探索和配置,留下的符合身体素质需求的食物结构模式。我们的祖先最后还是找到了丰美的动植物食物,有的被种植,有的被畜养,随着历史的发展,这些饮食经验和财富不断扩而扩展和丰富,营养与健康等饮食习惯逐渐成为了一门学问。

“民以食为天”,从一个婴儿呱呱坠地开始,也可开始了不断地从外界摄取身体所需要的各种营养,这样维持生命和生长发育,这样才能有充沛的精力、强壮的体魂从事各种劳动,健康生活,繁衍后代。

在整个生命循环过程中,营养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以此提供给细胞所需要的能量,达到各组织器官的协调运作。人的生命就像一棵幼苗,需要不断地给它浇水、施肥、培土,它才能茁壮成长。没有营养也就没有健康和生命,可见营养对于人的生命的重要性。

在营养补充的过程中,如果不是均衡的营养就会使身体阴阳失调,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还是以一棵幼苗来说,如果没有均衡的水分和养料,那么这样的幼苗就很难健康茁壮的成长为一棵参天大树。若以此看我国部分地区人群的生活状况,由于食物结构不合理,或者是食糖过多,食物中动物蛋白和脂肪比例过大等原因,都会导致或加剧现代社会中出现“文明病”的几率。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硬化、冠心病及肥胖症等,并且这些“文明病”已成为致使人类死亡的重要杀手之一。

最近一次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我国居民膳食营养搭配不均衡加上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高发的主要原因,而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是我国普遍存在的营养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生活也在逐渐的失去规律。目前,营养问题引发的的疾病已经成了现代人们的无形杀手,而缺乏营养、营养过剩和营养失衡是营养不良的三大主要表现,它们直接影响到人的健康。

因此,科学合理地给人体补充营养,要以“未病先防”作为保证身体健康的首要法则。要知道现代社会,治“已病”防“未病”,以防病为主,积极保健养生才是应对未来健康问题的关键。所以,只有吃得合理,才能靠营养来平衡和调节人体免疫功能,才能生活的更加健康。

《黄帝内经》中说:“以一日分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人为秋,夜半为冬。”又云:“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意思是说人体生命的根本在于阴阳二气的协调,而且人体阴阳之气与自然界阴阳又是相互通应的。所以养生应顺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保持人与自然的和谐。所以,无论是一个家庭还是一个人,应该根据气候、季节的变化,根据人们的不同性别、年龄,不同的生理阶段,不同的职业、环境进行饮食调配,以满足机体对营养的需要,这样才能合理科学,才能保障身体健康,推迟衰老,增加抗病能力。面对不合理的饮食和营养习惯,就要改善自身的生活方式,提供全面均衡营养保障,从营养中获得健康,从而提升生命的品质。健康需要一生地耕耘,营养要靠每天来补充。只有如此才能与健康相伴,拥有健康的身体,才能拥有真正的生命。

2.健康生活来源于科学饮食

中医学认为,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而且各有其所主的脏腑和归经。如果我们始终关注饮食,科学饮食,那么健康人生将永远相伴。

“民以食为天”,当人类出现的时候,就开始可这样的自然循环。吃、穿、住、行是人们的基本习性,人的生命只有靠吸取外界的能量和营养才能维持,人体的能量主要来自于饮食。但是,饮食能养身治病,亦能伤身致病。

中医学认为,食物具有寒、热、温、凉四气和酸、苦、甘、辛、咸五味,而且各有其所主的脏腑和归经。如果我们始终关注饮食,科学饮食,那么健康人生将永远相伴。反之,如不注意饮食,就会有损于人体健康。饮食之所以对人体健康如此关键,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体内所需要的微量元素绝大部分是从饮食中获得的。

微量元素是激素或维生素的组成成分和重要的活性部分,如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不能合成相应的激素或维生素,肌体的生理功能就必然受到影响。另外,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还有输送普通元素的作用。如铁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没有铁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氧就无法输送,组织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肌体就不能生存。甚至,有些微量元素还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如铁、硒等对胃肠道癌有颉颃作用;镁对恶性淋巴病和慢性白血病有颉颃作用;锌对食管癌、肺癌有颉颃作用;碘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有颉颃作用。

微量元素因其在人的体内含量甚微,低于体重的0.01%。它们作为酶、激素、维生素、核酸的成分,参与生命的代谢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微量元素比维生素对肌体而言更需要。目前已发现的微量元素有二十余种,已知铁、碘、铜、锰、锌、钴、铬、硒、氟、硅、锡、钒等微量元素与肌体的生命活动关系密切。人体内的微量元素虽然含量很少,但对健康却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一般来讲,正常合理的饮食就能够为人体提供所需的绝大部分的微量元素。所以,可以说你的健康是从健康饮食开始的。在饮食方面,具体需要注意有以下几点:

1、博食

顾名思义,博食就是对食物原料“不挑不捡”,不偏食,不有所偏好,去品尝食用酸、甜、苦、辣、咸各种味道。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博取食物,营养互补,这样才能身体健康。如果生活中长期对食物原料有所偏好,挑食捡食,就会使人体的营养失去平衡,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①酸生肝

酸味食物有增强消化功能和保护肝脏的作用,常吃不仅可以助消化,杀灭胃肠道内的病菌,还有防感冒、降血压、软化血管之功效。以酸味为主的乌梅、山萸肉、石榴、西红柿、山楂、橙子,均富含维生素C,可防癌、抗衰老,防治动脉硬化。

③甜入脾

甜食有补养气血,补充热量,解除疲劳,调胃解毒和缓解痉挛等作用,如红糖、桂圆肉、蜂蜜、米面食品等。

②苦生心

中医认为“苦生心”,“苦味入心”。能泄、能燥、能坚阴。泄,有通泄、降泄、清泄之意。苦味具有除湿和利尿的作用,像橘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均有治病防病功能;如苦瓜,常吃能治疗水肿病。

⑤辣入肺

食辣有发汗、理气之功效。人们常吃的葱、蒜、姜、辣椒、胡椒等,均是以辣为主的食物,这些食物中所含的“辣素”既能保护血管,又可调理气血、疏通经络。经常食用,可预防风寒感冒,但患有痔疮、便秘、神经衰弱者不宜食用。

④咸入肾

中医认为“咸入肾”,有调节人体细胞和血液渗透、保持正常代谢的功效。呕吐、腹泻、大汗之后宜喝适量淡盐水,以保持正常的代谢。咸味有泻下、软坚、散结和补益阴血等作用,如盐、海带、紫菜、海蜇等。

2、配食

调配饮食,理应与中药的调配一样,要按规矩、无偏过,方可有益身心。

①细、粗搭配

细粮和粗粮搭配既可提高食物蛋白质的生理价值(利用率),又可增进食欲,经常进食少量粗粮,还可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

②稀、干搭配

单吃过干的食物,如米饭、硬馍,或单喝稀汤,都不符合营养保健要求,应该稀、干搭配,这样可使蛋白质得到互补。

③素、荤搭配

素食主要是指粗粮、蔬菜等植物性食品,荤食主要指动物性食品;素、荤搭配且以素为主,可使人体获得丰富的维生素、无机盐,且能提高蛋白质的生理利用度,保证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要。从现代科学的观点来看,单纯吃素对人体可能并无益处。此外,还要注意烹调方法,否则就有可能降低食物的营养价值。

3、节食

正如上面说到的,饮食能养身治病,亦能伤身致病。如果饮食没有节制,或者是暴饮暴食,都对人体有害,甚至对一些本身就患有疾病的人来说,还有死亡的危险。中国古代医书《内经素问》提出“饮食有节”、“无使过之”的观点。节食要求饮食要控制数量,以不过量为宜。

4、医食

合理的调节饮食,科学的搭配饮食,让饮食中的营养互补,就可以很好的预防和治疗疾病,即“饮食疗法”。早在古代的《本草经集注》中就曾将“果蔬米食”列为药物的一个种类专门加以论述。所以“医食”也是一种很有效的养生保健的方法之一。

5、熟食

高温熟食,可以杀菌消毒,利于消化吸收。熟食还可以增进美味,去除恶味;同时,食物内部的有效营养成分释放出来,因而适口可食,利于营养卫生。现今除部分水果可以生食外,其他食物原料一般都须经过火的加工处理,否则将会危及人体的健康。

3.平衡膳食,让疾病远离你

面对现代社会中的无数变革,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经受着时间的考验。只有你保证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你才能保证你拥有一个健康的“革命的本钱”。

衣、食、住、行是人类本性的四大需求,其中“民以食为天”,对于一个人来说“吃饭”才是最重要的问题。每个人拼命的工作和奋斗,就是想让自己生活的更好一点,但是首先得是“有口饭吃”,就像人们在把自己的工作比喻成“铁饭碗、金饭碗”那样,首先想到的就是吃饭问题。因为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从外界吸收足够的营养和能量,以维持自己的生命延续、传宗接代。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一句健康谚语,是“早要吃好,午要吃饱,晚要吃巧”,这也是长期生活留下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但是,随着现代生活速度的加快,人们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大,而个人的饮食习惯也得到不同程度的“颠覆”或破坏。按照现代很多人吃饭习惯,就是“早饭可有可无,午饭马马虎虎,晚饭尽量丰富”,但是这样的饮食习惯是不甚合理的,与身体的生理机能有所冲突,长期以往就会损害身体健康,有碍健康生活。

一个人早上起床时,一般离上次进餐已有十几个小时,身体器官已经开始“苏醒”,但是,胃会处于空虚状态,血糖水平已降到了进食水平,而人体所需要的能量就主要来自于对糖分的吸收。身体开始活动后,大脑与肌肉消耗血糖的速度加快。这时如果还不进餐或进食低质早餐,体内就没有足够的血糖可供消耗,人就会感到疲劳、倦怠、易怒、暴躁、反应迟钝,还会严重影响脑组织的机能,甚至出现惊厥和昏迷。所以,早餐不但要吃,而且还要吃好,即注重早餐的质量。这样才能保证身体所需的血糖水平,才能不损坏健康,保证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接下来就是早餐吃什么对身体比较好呢?人刚刚睡醒,身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还没有完全“苏醒”,所以早上的食物不宜过硬,应选择富含水分和营养的食物,比如牛奶、豆浆、米粥以及加含有蛋白质和脂肪的豆制品、鸡蛋、瘦肉、花生等。这些食物不仅易于人体吸收和消化,还能在胃里较久的停留,使人上午精力充沛。另外也可以选择吃一点水果和蔬菜,因为水果和蔬菜是含钙、钾、镁等矿物质,属碱性食物,不仅可以补充水溶性维生素和纤维素,而且还可以中和肉、蛋、谷类等食品在体内氧化后生成的酸根,达到酸碱平衡的作用。

有的人认为不吃早餐有助于减肥,其实这是不符合科学实际的。恰恰相反,不吃早餐的人往往容易变胖,原因就是不吃早餐会使人在午饭时出现强烈的空腹感和饥饿感,就会大量进食高热量的食物,而此时身体对脂肪消耗的能力已不如早晨起来,结果就会造成消耗的热量比吃进的热量少,逐渐的变胖也就会成为现实。

经过一上午的脑力和体力的消耗,早餐摄入的热量已基本消耗掉,必须补充新的足够的热能。午餐所摄入的食物应供给全日所需热量的40%才符合要求。所以,一个人的午餐,无论是主食还是副食品种都要丰富,还要有质有量,主要就是要让自己吃得饱,吃得可口舒服,这样才能保证人体机能的继续,也才能保证下午的工作和学习。

经过了一天的工作和消耗,人们往往选择在这个时候休息,所以晚上一般人的活动较少,消耗的热量也比较少。如果在晚饭的时候,经常大鱼大肉,摄入的热量过多,那么消耗不完的热量就会转化为脂肪,沉积在体内,时间久了,身体就会逐渐的肥胖,肥胖又会带来冠心病、心脏病等疾病。另外,晚饭吃的过饱,还会让人感到饱胀,影响人的睡眠质量。所以晚饭需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吃得清淡些,一是要八成饱。晚饭还要以粗纤维和新鲜蔬菜的食物为主。蔬菜和食物不但可以提供一定的维生素C和微量元素,还可以促进消化,防止便秘,有利于身体健康。

在身体吸收的热量上,晚饭所吸收的热量一般不要超过人体全天所需热量的30%。一旦一个人在晚饭的时候,暴饮暴食,吃得过多,不仅无助于身体健康,还会带来各种疾病。譬如,冠心病患者如果晚餐过饱,可能就会导致胃体扩张,加重心脏负担,使冠状动脉发生反射性痉挛,原有病变的狭窄管腔会更加狭窄,导致心肌缺血缺氢,甚至梗塞,猝死的悲剧就很容易发生。

面对现代社会中的无数变革,人们的饮食习惯也在经受着时间的考验。只有你保证一个健康的饮食习惯,你才能保证你拥有一个健康的“革命的本钱”。“早要吃好,午要吃饱,晚要吃巧”,符合身体的机能的饮食规律,对保持身体健康,提高工作效率都有非常好处的作用。所以,一个人的健康首先还是要从他的“一日三餐”做起。

4.健康从早晨开始

早餐是全天营养和能量的重要来源。营养丰富的早餐可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面对生存压力的越来越大,很多人都差不多遗忘了早上最重要的事情应该是什么,人们匆匆忙忙地的起床,坐车,上班,好像是再正常不过的了。最重要的吃早餐被很多人干脆直接跳过、忽略了,或是随便对付一下。其实,很多营养专家说过,吃饭也是一种必须的工作和任务。吃早餐和运动一样,应该形成一种习惯和观念,坚定不移的施行下去,让你的健康从早晨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