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是全天营养和能量的重要来源。营养丰富的早餐可使人精力充沛,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一般的情况下,吃早餐的时间不应吃得过早,过早就会影响胃肠道的休息,科学的时间应该在早晨7—8点之间为好,因为这时人的食欲比较旺盛。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早餐吃的要像一位公主,午餐吃的要像一位国王,而晚餐吃的就要像一个乞丐。”可见早餐不应该像有些人说的那样,简简单单的凑合一下就可以了,早餐也需要搭配合理科学。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人都喜欢在早餐时喝点牛奶、咖啡等。其实,早餐除了是个人习惯之外,还应注意一些必要的问题。例如,喝咖啡时尤其是喝黑咖啡的时候,应避免空腹饮用,应先吃点东西,否则会伤及肠胃;早餐不宜吃得过多,这是因为肠胃经过一夜的消化,还未恢复过来,如果早上大量进食,就会加重胃的负担,使消化功能下降;早餐也不宜吃煎炸、油腻、干硬以及刺激性大的食物,否则易导致消化不良。
所以吃什么、怎么吃都是一门学问,不能简单的对付。每天早晨起来,睡眼朦胧,早餐最好能吃一些容易消化的柔软、温热食物,例如豆浆、牛奶、馄饨、米粥、面条等,或者是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这样不仅容易消化,也容易吸收,从而给身体提供足够的营养和能量。相反,如果你没有吃早餐的习惯,就很容易引起下面的一些问题:
1、影响身体发育
如果不吃早餐,就会影响身体机能的正常发育,尤其是对于青少年。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对身体成长、健康、智力发育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易得胃部疾病
人在睡眠中,胃仍在分泌少量胃酸,如果不吃早餐,胃酸没能与食品中和,就会刺激胃粘膜,就会导致胃部不适,久而久之则可能会引起胃炎、溃疡病。
3、易得结石病
长期不吃早餐的人,由于夜间丧失的水分和营养素早上没有得到及时补充,长此以往,人体内血黏度增加,容易引发结石病。
4、加速人体衰老
长期不吃早餐,就不能满足人体平衡膳食的需要,而早上需要的能量就只能以消耗体内的糖和蛋白质加以补充,久而久之会就会导致皮肤干燥、起皱和贫血等,从而加速人体衰老。
5、导致身体发胖
不吃早餐会使血液中的糖分降低,低血糖会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在中餐和晚餐摄取大量的食物,会使得生长激素的分泌更旺盛,组织脂肪就会不断增加。如果持续这种生活方式,脂肪就会持续地蓄积,造成肥胖。尤其是人在空腹时,身体内贮存能量的保护机能加强,因而吃进的食物容易被吸收,极易造成脂肪堆积并发胖。
6、不利于体内的废物排出
如果长期不吃早餐,就可能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产生便秘,甚至可能导致更严重的病变。相反,合理科学的早餐就会使人体内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现象,从而易于促进排便。
7、导致精神不振
早餐是大脑活动的能量之源,如果早晨不吃早餐,体内就无法供应足够的血糖以供身体消耗和吸收。尤其是老年人和血糖不稳定的人,就会导致整个上午身体所需能量不足,增加低血糖反应发生的风险。而最严重的,就是低血糖直接造成脑细胞缺少能量甚至死亡。
由此可见,早餐对于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这也是身体机能的自然规律,就像大自然的规律一样,你一旦违背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就会被疾病侵袭、缠身。相反,合理科学的早餐就会让你的身体保持足够的能量,健康的生活,所以,你的健康应该从早晨开始。
5.饮茶,喝出你的健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现代研究发现,茶叶中具有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使得茶叶具有疗疾和保健的功能。
中国自古就有“茶道”,品茶在很早以前就是一种文化,在文人墨客之间甚为盛行。另一方面,茶文化与中医药学又有着十分紧密的关系,而且都与神农氏“尝百草”这一传说有关。
品茶不会无缘无故的成为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习惯,正是由于茶叶有很多的功效,可以防治内外各科的很多病症。茶自古被认为是药,有很好的医疗效用,并且早在唐代时期的陈藏器就已经说道“茶为万病之药”,而且在唐代宗大历十四年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茶药”一词,在宋代林洪撰的《山家清供》中,也有“茶,即药也”的论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根据现代研究发现,茶叶中具有许多有益人体健康的组成成分,这些成分使得茶叶具有疗疾和保健的功能。这正与古人“茶即药”的论断不谋而合。为了让人们更加的了解“茶”,我们就对茶的成分进行一下解析,看看到底是什么让人体更健康。
1、矿质元素
茶叶中含有多种矿质元素,如磷、钾、钙、镁、锰、铝、硫等。这些矿质元素中的大多数对人体健康是有益的,茶叶中的氟素含量很高,远高于其他植物,氟素对预防龋齿和防治老年骨质疏松有明显效果。
2、维生素类
茶叶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类。维生素B族的含量一般为茶叶干重的100×10-6~150×10-6。茶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维生素C能防治坏血病,增加肌体的抵抗力,促进创口愈合。维生素E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阻止人体中脂质的过氧化过程,因此具有抗衰老的效应。茶叶中维生素K的含量每克成茶300~500国际单位,因此每天饮用5杯茶即可满足人体的需要。维生素K可促进肝脏合成凝血素。
3、咖啡碱
咖啡碱是茶叶中一种含量很高的生物碱,一般含量为20%~50%。每杯150毫升的茶汤中含有40毫克左右的咖啡碱。咖啡碱是一种中枢神经的兴奋剂,因此具有提神的作用。在对咖啡碱安全性评价的综合报告中的结论是:在人正常的饮用剂量下,咖啡碱对人无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危害。
4、氨基酸
茶叶中的氨基酸种类已发现有25种,其中茶氨酸的含量最高,占氨基酸总量的50%以上。众所周知,氨基酸是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如谷氨酸能降低血氨,治疗肝昏迷;蛋氨酸能调节脂肪代谢。
5、多酚类化合物
可溶性的多酚类化合物在红茶中的含量为干重的10%~20%,它主要由儿茶素类、黄酮类化合物、花青素和酚酸组成,以儿茶素类化合物含量最高,约占茶多酚总量的70%。儿茶素类主要包括表儿茶素(简称EC)、表没食子儿茶素(简称EGC)、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CG)和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简称EGCG),这是茶叶药效的主要活性成分。它们具有防止血管硬化、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降血脂、消炎抑菌、防辐射、抗癌、抗突变等多种功效。
除了上述这些主要成分外,茶叶中还含有一些次要的活性成分,它们的含量虽然不高,但却具有独特的药效。如茶叶中的脂多糖具有防辐射和增加白细胞数量的功效;茶叶中几种多糖的复合物和茶叶脂质成分中的二苯胺,具有降血糖的功效;茶叶在一定条件下加工形成的氨基丁酸具有降血压的作用。
经过分析,可以知道茶具有很多的有益成分,对人们的日常疗养保健作用巨大。但是,如何才能使茶达到保健、疗养的功效呢?其实方法很简便,只要根据自身体质,选用适宜疗方,就能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茶疗方法。
1、银耳茶
银耳20克、茶叶5克、冰糖20克。先将银耳洗净加水与冰糖(勿用绵白糖)炖熟;再将茶叶泡5分钟取汁倒入银耳汤,搅拌均匀服用。
有滋阴降火、润肺止咳之功,适用于阴虚咳嗽。银耳是食药两用滋补佳品,内含蛋白质约10%、糖类65%、无机盐4%,还含有维生素以及磷、铁、钙、镁、钾、钠等。药用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之效。银耳配冰糖可助滋养润肺、止咳化痰之力,配茶叶取其消痰火于利湿之功,兼有消炎之功效。
2、橘红茶
橘红3~6克、绿茶5克。用开水冲泡再放入锅内隔水蒸20分钟后服用,每日1剂,随时饮用。有润肺消痰、理气止咳之功效,适用于秋令咳嗽痰多、黏而咯痰不爽之症。此茶以橘红宣中理气,消痰止咳。茶叶有抗菌消炎作用,以此二味配制,对咳嗽痰多、黏而难以咯出者疗效较好。
3、萝卜茶
白萝卜100克、茶叶5克,少量食盐。先将白萝卜洗净切片煮烂,略加食盐调味(勿放味精),再将茶叶冲泡5分钟后倒入萝卜汁内服用,每天两次不拘时限。有清热化痰、理气开胃之功效,适用于咳嗽痰多、纳食不香等患者。白萝卜营养丰富,含钙且有药用价值,可清热化痰,配茶饮用能清肺热、化痰湿,稍加食盐既可调味,又可清肺消炎。
4、姜苏茶
生姜、苏叶各3克。将生姜切成细丝,苏叶洗净,用开水冲泡1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2剂,上、下午各温服1剂。有疏风散寒、理气和胃之功,适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或恶心、呕吐、胃痛腹胀等肠胃不适型感冒。此方以药代茶,味少而精,实用简便。
从“茶”字见于我国最早的《神农本草》一书,再到我国“茶圣”一-唐代陆羽于公元758年左右写成了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专著《茶经》,都系统而全面地论述了茶在日程生活中的作用。根据陆羽《茶经》推论,我国发现茶树和利用茶叶迄今已有四千七百多年的历史,可见历史渊长。
6.平时多喝水,健康有精神
“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懂得充分利用健康水,不断的促进和提高健康和生命的质量,从而提高抗病的能力,远离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于20世纪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基本人权,而且是自我责任。20世纪90年代的健康观应该是学会自我医疗与自我保健。”这宣言中,我们可以知道在新世纪提出的健康新观念就是要学会预防疾病,即在掌握一定健康知识的基础上,主动养生保健,提高抵御疾病的能力,增进身体的健康,从而得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在中国的古代,出现了很多的神医、名医,扁鹊就是其中的一位。大家知道扁鹊是我国春秋时期的神医,但还有一个事实大家可能不知道,扁鹊兄弟三人的医术都挺高明,可扁鹊的名气最大。
有一次,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家兄弟三人,谁的医术最高明?”扁鹊答道:“大哥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魏文王不解:“那为什么你的名气最大?”扁鹊解释:“我大哥治病,是治于未发之时。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就能铲除病根,他的名气也就无法传出去。我二哥治病,是治病于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治些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传于乡里。而我治病是在病情严重之时,所以大家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因此传遍全国。”
就在这样的一个小故事中,扁鹊就阐述的“良医治未病”的医学哲理,所以治病的关键是防病,是未雨绸缪。但是要想预防疾病,就要在饮食等方面进行合理、科学的调配,已达到营养的互补和充分吸收。民谚有“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水补”的说法。专家认为,世界上最便宜、最安全、最有效的保健品就是好水,坏水是百病之源,好水是百药之王。正所谓是“成也是水,败也是水”。而这样的提法也正是建立在西方预防医学和健康医学及中国传统医学中“治未病”的科学基础之上的。
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是中国古医药学的不朽巨著。李时珍在书中不仅注重药物的记载,而且将水也纳入其中。《本草纲目》的各卷之首为水部,书中对“露水”、“节气水”、“井泉水”、“甘泉”等的释明、气味和主治都有记述。比如“节气水”,李时珍的解释为“此乃天地之气候相感”,就是24个节气的自然水,如立春水、清明水等。他还认为,“井泉水”因来源不同,可以分成几类,其中远从地下泉而来的水质最好。李时珍说:“水为万化之源,土为万物之母。”他认为,人的饮食均源于水土,而饮食又是人的命脉。所以,人们对水的性味,即水的流止寒温、浓淡甘苦等应当潜心了解。
水虽然对人体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对于“水是百药之王”的说法,我们而应当正确、全面地从其内涵去理解,而不是简单的字面意思。因为水就是水,它毕竟不是药物,也不能完全代替药的作用,但水却能更好地发挥药效,使药物更好的发挥作用。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水往往比药物更管用,正所谓“是药三分毒”,而水却没有副作用。例如,在身体缺水时,除了会发出“口渴”的信号之外,还会发出各种各样的患病信号,如果一味地用化学药物来医治自身的“口渴”,不仔细地分析原因,始终只是治标不治本,甚至会铸成大错。
随着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处于工作段的群体,因为过度疲劳而引起的精力和体力透支现象特别严重,加上饮食结构的不合理,以及运动量少、心理疾患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这一群体的亚健康状态日趋严重。因此,各种慢性病逐年增多,而且趋于年轻化,其中,营养障碍代谢病就是因为缺水的缘故而导致一种慢性疾病。
在正常的消化代谢过程中,水是各种物质的溶剂,调节体内的所有生理功能,包括溶解和循环功能。我们每天吃的固体食物要在体内消化,就必须在水存在的情况下才能发生,体内所有的酶解和化学反应也都是在水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水像人体内大大小小的河流,如果干涸了、堵塞了、被污染了,河流就会丧失运载航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