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7067700000026

第26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5)

我国总体上实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低水平的小康,是指刚进入小康的门槛,只是解决了衣食无忧的基本生存需要,离宽裕还较远。不全面主要是指已经达到的小康侧重于物质文明方面,对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方面关注不够。发展很不平衡是指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与西部之间、不同收入阶层之间,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存在巨大差距,而且这种差距还有扩大的趋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

——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民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消除文盲。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既体现了对邓小平小康思想的继承,又体现了时代特征,反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这个目标的实现,将使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有了这个奋斗目标,就有了凝聚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基点和前进方向。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的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个论断,是在对国际环境、国内形势和我国现在已经展现出来的发展态势作了科学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21世纪头20年,我国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2003年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1000美元,到2020年要达到3000美元以上。一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黄金发展期、矛盾凸显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总体上有利于我们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但不利因素可能增多的环境。对于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来说,发展的机遇不是很多的。我们一定要牢牢把握和切实利用好这个重要战略机遇期,妥善应对各种挑战,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

本章小结

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党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所作出的科学判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的过程性特征,是我国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长达百年的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必须正确处理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关系。

中国共产党基本实现现代化战略构想的演进。“三步走”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阅读书目

1.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毛泽东选集》第 3 卷,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2.邓小平:《我们的宏伟目标和根本政策》,《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3.邓小平:《我们方针政策的两个基本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4.邓小平:《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邓小平文选》第 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5.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江泽民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6.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5.如何理解“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联系和区别?如何认识本世纪头 20 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注 释

[1]. 《毛泽东选集》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1 年版,第633 页。

[2].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52 页。

[3].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25 页。

[4].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79~380 页。

[5].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9 册,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第341 页。

[6]. 《毛泽东文选》第7 卷,人民出版社1999 年版,第216 页。

[7]. 《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82 页。

[8].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38 页。

[9].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248 页。

[10]. 《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57 页。

[11].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370~371 页。

[12]. 《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250 页。

[13]. 《江泽民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17 页。

[14]. 《江泽民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2006 年版,第293 页。

[15]. 《周恩来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84 年版,第439页。

[16]. 《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63 页。

[17]. 《邓小平文选》第2 卷,人民出版社1994 年版,第194 页。

[18]. 《邓小平文选》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93 年版,第161~16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