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松溉古镇
27357100000004

第4章 古镇基本概况(2)

花纱业:在机制纱没有大量进入本地,使用土纱织布的时候,松溉原棉年销量约在3000担左右,大部分系向重庆出货,批发给零销店。

叶烟业:主要由郫县采购运销,远销合江和贵州的东皇殿、土城,近销邻近百里内的乡场,均派有专人售货收款。

药业:药业分中药、西药。中药里又分生药、熟药两类。营生药的,称为药行,经营批发,在重庆、宜宾等地进货。熟药,即是咀片铺,开设门市,出售配剂方药。

五金业:出售各项铁制品及铁钉、铁丝、毛铁等,尤以烧饭用的铁锅销量较大。本业商户,先后有兴发长、周祥盛、卢祯祥、陈安澜、周泽民等数家。

3)工业

纺织实验区: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由新生活妇女指导委员会所主办,有职工七八百人。产品有布毯、军毯、毛、药棉、纱布和木质机宽布等。主要产品供应前方抗战将士。亦有一小部分于本镇设立门市零售,亦可算作松溉工商业的一员。抗战胜利,实验区撤销,管理人员返回江浙;所有原料、半成品与全部设备,总值计达2万银元,全交由当时的永川县政府接管。

德华酒精厂:由本镇陈子敬等所组设。厂址后为永川第二中学。系买别人的陈旧设备,于1942年开业,还没到两年时间,锅炉爆炸。

1.3.2新中国成立后的经济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松溉工业、农业得以迅速恢复和发展,但是第三产业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宏观经济政策调控,工农业互相配合,行业间互相竞争。作为区域物资集散中心和永川区经济副中心,松溉产业结构正在进一步地调整,从传统农业逐步向多种经济模式发展,2003年国民生产总值1.2亿元,是新中国成立前的数十倍。

1)经济结构

松溉古镇第三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结构中几乎不构成比重,但其21.1%的城镇化水平在永川数镇中已处于领先水平,与重庆市23%的城镇化平均水平相差不大,目前处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过渡阶段,但是第三产业发展严重落后,近十年,商贸餐饮业等正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

2)工业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旅游业的兴起,松溉古镇的第二产业,尤其是全镇工业产值1990年到1999年间稳步增长,在2000年以后大幅度增长,到2003年达到7173万元的工业总产值。

3)农业

松溉镇是农业镇,1988年,全镇有耕地14083亩(约合939.34hm2),产粮食8262t,经济总收入1409万元,人均纯收入501元。2003年,全镇耕地924.28hm2,粮食产量6900t,经济总收入116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12元。

1.4人口

松溉镇以农为本,人口数量相对稳定,在人口构成上体现出长期受传统农业经济支配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农业人口占据绝对比例。

松溉镇现辖2个居委会6个村。截至2004年底,全镇总人口21184人,总户数6362人,平均每户3.33人。全镇人口密度623人/km2,在永川各乡镇中属于中等水平。1999年因为农民进城建房使镇区人口陡增,同时城市化水平也随之上升。

古镇居民主要以中老年为主,尤其以老年人居多。松溉镇的人口长期处于负增长的状态,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预计松溉人口在未来的时间里将继续维持现状发展。

1.4.110年镇区人口情况

1)1994-2003年镇区总户数。

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时松溉镇没有合并成现在6个村1个居委会的结构,鱼岭村和打鱼村都未划入松溉管辖范围,而是由18个村组成,在统计表格时为与现在的村界吻合,统计数据均按合并后的村界统计(表1.6)。以前的马路街居委、正街居委、塘湾居委、黄桷树居委组成文昌宫居委,东江村、旗山村、团山村组成旗山村,利吉村、两路口村、木架村、新九村组成新街子村,青龙村、马鹿沟、飞跃村、茅园村组成茅园村,莲花坝、大陆村、松江村组成松江村。

1.5城镇化与城镇体系

1.5.1对城市化水平的综合判断

根据永川区统计年鉴公布的数据,以非农人口计算的城市化水平,2003年永川区为23%,刚好达到重庆市的平均水平,但是远低于重庆都市发达地区的水平。而松溉为21.1%(永川区2003年统计年鉴),城市化水平相对较高。与永川区比较,处于较高水平,远远高于五间、陈食等镇,也高于大安等镇。

1.5.2城镇化水平的地区性差异

除镇区外其他片区大多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城镇规模小,城镇化水平明显低于镇区。松溉镇域城镇化发展的地区性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自然条件、交通、经济发展水平等。镇区长江沿岸交通条件较好的片区城镇化水平相对较高。

以上人口资料显示出松溉具有相对于其生产力水平及耕地储量而言较为丰富的廉价劳动力资源,在21184人中,农业人口为16566人。

1.5.3村镇体系

松溉镇从2003年11月合并村镇后,从17个村合成6个村。其中鱼岭村和打鱼村是从北面邻镇聚美合并过来的。全镇辖一个社区居民会、6个村、94个村民小组、6个居民小组,共21184人。其位置和基本情况。

1)面积

村面积以茅园最大,旗山其次;而耕地面积则以新街子村最大。村总面积和耕地面积都以鱼岭村为最小。

2)人口

各村人口基本上与耕地面积成正比,而不是与村总面积成正比,这是以农业为主的农村的一个特点。其中松江村的人口最多,城镇人口也最多。新街子村建设较好,其城镇人口排在松江村之后。

3)建设及产业状况

由于村镇合并时间不长,还保留着历来松散的建设状况。农村居民点分布较散,少有比较集中、能形成街道的。而六村当中以新街子村建设状况较好。目前六村都以农业为主,镇域内没有工矿企业。其中旗山、茅园、松江以花椒种植为主。

4)各村现状

(1)新街子村

新街子村为松溉镇重点村。人口3441人,面积为8677亩(2003年)。经济较其余五村发达,建设也较其余五村集中。松溉镇主干道一松路从中通过。村内有小学两所,卫生站四所,还有一个赶集市场,是除场镇市场外镇内唯一一个市场。文物古迹较多,有土地庙、川主庙、清洁寺等。镇政府在新街子村大力发展的产业包括一松路两旁桂圆和柑橘经济特色带。

(2)旗山村

旗山村东靠镇区,与镇区以后溪河为界,南临长江。规划路松杨路从中通过至邻镇朱杨镇,规划路、旗团路贯穿其中。人口3008人,面积10603亩(2003年)。村内有小学1所,卫生站1所。村内有南宋着名经学家陈少南墓——夫子坟。旗山村青石(学名为砂岩矿)储藏量丰富,镇内有富华采石场,年产800MPA。青石为很好的建筑石材,但目前并没有外销,主要原因是运输费用高。旗山村山地较多,土壤适合种植花椒。其农业以花椒为主,是“万亩花椒园”的主要种植基地。

(3)松江村

松江村西靠镇区,与镇区以上溪沟为界,南临长江。大陆溪东西向穿过,流入长江,上游到朱沱镇。规划路、松朱路从中通过至邻镇朱沱镇。人口3865人,面积9515亩(2003年)。村内有小学2所,卫生站2所。北部山体为花椒种植地,“万亩花椒园”的其中一个种植点。松江村为镇政府打算重点发展工业的村,永川火电厂三期和港口工业区的落脚处。

(4)茅园村

茅园村南部为松江村,并有一部分与场镇接壤,西靠朱沱镇。上溪沟从中南北通过流入长江。规划路、松茅路从中东西向通过连接一松路与朱沱镇。人口3335人,面积11741亩(2003年),是面积最大的一个村。村内有小学1所,卫生站1所。松溉镇最高山体青紫山在茅园村,其上有青紫果园、古山寨、八景宫。茅园村山体较多,花椒为其主要农产品,是“万亩花椒园”的其中一个种植点。

(5)鱼岭村

鱼岭村是2003年从聚美合并过来的村,是松溉镇最北的村。一松路从中通过,是永川进入松溉的门户。除一松路外,还有支路鱼岭路。人口1869人,面积4347亩(2003年),地势较为平坦,是规模最小的一个村。村内有小学1所,卫生站1所。

(6)打鱼村

打鱼村是2003年从聚美合并过来的村。北面与何埂镇接壤。村内有规划路、打鱼路。

人口2245人,面积5511亩(2003年),村内没有小学,设有卫生站1所。

1.5.4镇域中学、小学、幼儿园

松溉镇有中学和幼儿园各一所,在场镇上。小学连场镇上一共有8所,村上7所。2002年17个村合并前,除木架桥以外每个村均有一所小学。目前的7所是合并后保留下来的,短时间内不会再做整顿和修建。两路口小学和大陆小学在2007年拆迁,分别合并到新九小学和大陆小学。

小学的分布有一定的合理性,也有不足的地方。目前新街子村和松江村有两所小学(2007年以后合并为一所),打鱼村没有小学,应考虑在打鱼村新建一所(图1.22)。

1.5.5镇域市场分布

目前镇域范围只有两个市场,一个在场镇,另一个在新街子村,都为综合市场,平时人不多,只有在每月逢3,6,10(即每月3,6,10,13,16,20,23,26,30号)各村人到这两个市场赶集时,才会发挥市场的作用。

1.5.6医疗卫生

松溉镇目前只有场镇一个医院,每个村里都有卫生站。下图所示11个卫生站,其中有6个受镇医院管制。医疗卫生站虽多,但较为简陋,应进一步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