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鼓楼风情
27457600000025

第25章 现代篇章(5)

在闽西南游击区,张鼎丞、邓子恢、谭震林等得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消息后,立即决定在闽西积极活动,以推动国民党抗战,推动全国的抗日高潮,并印刷了大批标语、口号以及)告粵军书》、,告群众书》等文件,广为散发。

9月8日,中共赣粵边特委和红军游击队代表陈毅,同国民党大余县政府代表鲁炯雯,在大余县池江圩举行谈判。双方就停止武力进剿、释放在押共产党人和政治犯、将游击队改编成抗日义勇军,听候调遣抗日等问题达成七项协议。针对国民党报纸诬蔑谈判为“油山共匪投诚”,陈毅义正词严提出抗议,迫使当局转变态度。

9月24日,应国民党江西当局之邀,项英从油山经大余、赣州同地方当局会晤后到达南昌,下榻月宫饭店。经据理力争,国民党当局终于同意项英与中共中央南京谈判代表取得联系。

南方8省游击区的红军,初步完成由国内革命战争向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性战略转变,为后来同国民党当局谈判扫除了思想障碍。但是,由于他们与党中央失去联系多年,对中央的战线、方针政策不甚了解,又未接到中央的正式指示和有关文件,因此在谈判中,亦产生了一些右倾言行。在国民党江西省党部举办的纪念周上,项英发表了带有右倾性质的错误演说。9月29日,在)告南方游击队公开信》中,项英对国民党顽固派更是毫无警惕,并要求各游击队“接信后,立即集中,听候点编”。

这些,正是党中央的担心和忧虑之处。

顾玉良面见项英、陈毅

10月3日,顾玉良从下关出发搭轮船到九江,后又转乘火车抵达到南昌。”日上午,顾玉良持函来到江西省保安司令部找熊斌。熊见了叶剑英的信,即找来一个名叫陈洪时的参谋,要他负责带顾到项英那里去。

陈洪时听说顾是八路军办事处派来的,态度十分积极!热情。他说广项英住的地方离南昌很远,乘汽车要走一天路程,今天不能去了,需明天清早才能动身。”

第二天,按约定他们从南昌乘汽车走了一天,傍晚时到了吉安。在吉安城的一家旅馆,顾见到了陈毅。因为互不相识,陈洪时就作了双方的介绍人。

陈洪时对顾说广陈毅同志和项英同志原来都住在这里。”

因没有见到项英,一个国民党军官对项英和陈毅开口闭口都以同志称呼,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走进国民党的阴谋圈套里了?顾玉良产生许多疑问。

可能是陈毅同志看出顾的心思,他就说:“项英同志已到大庾去了,近日不会回来,我在这里担任代表和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你有什么信交给我好了。”

顾玉良就把八路军办事处的介绍信交给陈毅。陈毅接过介绍信,随即让警卫员安排顾休息的地方,又转过身对陈洪时专程前来表示感谢,并请他向熊参谋长代为致谢。

陈洪时被打发走后,陈毅告诉顾说:“这个姓陈的是个红军叛徒,现在表现很积极,我们可以利用他,但不可相信他。”

听了陈毅的解释,顾还是不敢相信。陈毅又问是否还带来别的信件时,顾又掏出一封党员介绍信后递给他,并说:“其余信件要面交项英同志亲收。”

陈毅同志见顾有疑虑,便没有多说。后在应陈毅之邀,他们共同参加与当地国民党代表的谈判后,彼此才会心地笑了。

10月10日,陈毅派了一个警卫员陪同顾又从吉安乘轮船到了赣州。第三天早晨方到达大庾的池江圩”找到了项英的住处。相见之时,两人十分高兴,热烈地抱成一团。因为”一个月之前”他们一个战斗在残酷的战场上,一个蹲在黑暗的监狱里,做梦也不曾想到会重新见面。顾迫不及待地把密信交给了他,并立即传达了秦邦宪、叶剑英的口信。

10月12日项英在顾玉良等陪同下,从池江经吉安、南昌、九江,乘船顺流而下,于10月22日来到南京。

从傅厚腐出发

在傳厚岗66号门前,秦邦宪紧握着项英的手说:“别后数年,时常想获得你们的消息而不得,屡次派交通员去南方亦没有取得联络。前日得到你们的电报,实在喜出望外。”

秦邦宪与项英是老战友老相识了。早在1934年1月江西瑞金召开的六届五中全会上,秦、项都当选为书记处成员,秦为负责人,另二位书记处成员是张闻天、周恩来。1934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以后,项英、陈毅等同志被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斗争。秦邦宪首先将遵义会议的召开以及主力红军经湘、黔、川、滇入川,与张国焘错误路线作斗争等情况向项英作了介绍。他说:“华北事变后,党中央得到了国际七次大会的文件,并制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策。去年秋,中央红军又与二、四方面军会合了。至去年西安事变,获得了内战的停止。经过半年来的谈判奔走,直到卢沟桥事变、淞沪抗战爆发,国共之间的许多问题才告初步解决。”

“山中三日,人间数年啊!”项英感慨地说。

叶剑英将八路军一部已参加战斗,并取得平型关首战告捷的情况向项作了介绍。他说:“整个抗战局势,一天天好转。国民党抗战之决心已有,但是仍没有了解民族战争的意义。对八路军平型关大捷,国民党的宣传机器也避而不谈。”

谈到项与国民党江西当局的交涉及部队情况时,秦邦宪取出党中央当月2日的来电递给项英说:“中央十分担心我们党在南方原有的战略据点,与国民党谈判中要注意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但决不能放弃独立自主原则。”接着他又将中共中央拟集合南方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叶挺为军长的消息向他作了通报,并强调:“中央要求你去延安一趟”讨论南方的游击队改编问题。”

项英在傳厚岗一下得到这么振奋人心的消息’十分兴奋。他愉快地说:“好,我随时做好出发的准备!”

三天后,项英经武汉、西安,于11月”日到达延安。

11月8日,中共中央召开了欢迎叶挺、项英的大会。毛泽东特意请项英、叶挺一起坐在主席台上,这两位从南京出发的新四军主要领导首次一道亮相,受到了同志们的热烈欢迎。毛泽东在高度赞扬北伐名将叶挺重新回到革命队伍的同时,高度评价了项英的工作。他说:’项英及南方各游击队的同志,在极艰苦的条件下坚持了游击战争,使各游击队成为今天最好的抗日军队之一,这是中国人民一个极可宝贵的胜利,全党都应该学习项英等同志的模范事迹。”

项英和叶挺本想利用在延安的机会好好谈谈,但叶挺亟待赶回武汉,同国民党交涉组建新四军的相关事宜,项英则要留延安同党中央讨论问题。两人只好相约武汉再见,匆匆话别。11月9日,叶挺离开延安,12日到达武汉,接着又匆匆赶到南京就新四军编制的具体问题再与蒋介石商谈。

12月25日,叶挺、项英主持召开干部会议,宣布新四军军部正式成立。军部设在汉口大和街26号。新四军的组建,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标志着南方红军游击队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胜利结束。

7.叶挺将军与南京八路军办事处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中国共产党为促进国共第二次合作早日实现,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1937年2月就派出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人为代表,先后在西安、杭州、庐山、南京等地,就国共两党的关系、工农红军的改编和苏区政权等问题同国民党代表进行多次会谈。由于蒋介石在反共与抗日之间患得患失,使谈判多次横生枝节,进展甚缓。

平津失守后,日军以30万兵力沿平绥、平汉、津浦铁路向华北腹地大举进攻”并将战火指向中国工商业和金融中心城市上海。在这种情况下”具有决定意义的国共关于红军改编问题的第七次谈判终于在南京举行。

南”“八办”的建立

%月9日,受蒋介石密电邀请,

周恩来!朱德!叶剑英从西安乘飞机抵达南京。

这一次,国民党方面的接待规格可谓史无前例。蒋介石的代表!

办公厅主任姚琮和何应钦!顾祝同叶挺等军政要员100多人亲到机场迎接,中共代表在军乐声中走下飞机。

为方便国共之间的秘密商谈,防止国民党右派和外界的干扰,当晚,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一行被安排在傅厚岗姚琮的公馆下榻。

第二天,朱德!叶剑英会见了刘湘!白崇禧!龙云等许多旧交。周恩来与宋子文!邵力子!孙科!张冲以及王昆仑!阎宝航等开始频繁的往来。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基础开始形成。

第三天,即8月11日,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出席了国民党军政部长何应钦召开的谈话会,继续与国民党谈判。国民党方面有白崇禧!唐生智!徐培根!唐泽!张冲等参加。谈判中,经中共代表的再三努力,蒋介石同意红军主力改编为三个师,设第八路军(9月11日按战斗序列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指挥部,由朱德!彭德怀任正副总指挥。

国民党同意红军主力改编成八路军后,南方红军游击队的改编问题成了下一轮会谈和争论的焦点。这是因为,南方红军游击队的问题很复杂!很棘手,会议难以达成协议。这时,张冲提出了一个折中意见找一个无党派人士来担任军长一职如何?”

蒋介石马上表示同意,周恩来亦表示可以考虑。

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后”迅速建立中共驻京办事处提上了议事日程。这期间”周恩来在拜访国民党军政要员和爱国民主人士时’巧遇了他的恩师张伯苓’顺利解决了中共代表在南京的办公、住宿和接待问题。

著名教育家、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在南京的公馆’就坐落在鼓楼东北侧的傳厚岗66号,现青云巷41号)。周恩来早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是张伯苓的得意门生,当张伯苓得知周恩来正在与国民党进行联合抗日的谈判,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办公场所后,慨然应免出借给中共代表入住。

这是一方臧在闹市中的静地,在周恩来等中共代表入住后逐步热闹起来。竹篱笆团团围住的小院里草木葱葱,几棵月季花在阳光下绽放着通红通红的花朵,显得那样的耀眼。这幢砖木结构独立的西式洋楼坐北朝南,出入十分方便,姚琮和李宗仁的公馆都在附近。小楼为二层,带有一层阁楼,楼前左侧为供警卫人员居住的传达室,楼后还有一排平房和食堂。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后,这里遂即成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和中共代表办公处,简称“八办”。

8月13日,周恩来、朱德、叶剑英在给延安发出的电报中指出:“我们已渐取得公开地位。”

周恩来秋密会见叶提

中共代表在南京的办公地点落实下来不久,周恩来利用会谈间隙的机会,专程从南京来到上海,了解上海“八一三”淞沪抗战的形势和地下党的建设等情况。

周恩来向潘汉年、刘晓等人传达国共会谈的有关情况,在谈到国共双方就改编后的南方红军游击队的军长人选问题争执不下时,潘汉年插话说叶挺现在上海,与我们保持着密切交往。”

周恩来立刻考虑到,叶挺现在既不是国民党,也脱离了共产党,无党无派,正是最合适的军长人选。他眼睛一亮,马上问:“是吗?消息确切吗?”

在潘汉年的安排下,第二天,周恩来与叶挺在上海新雅饭店见了面。老友重逢,周恩来紧紧握住叶挺的手,关切地问:“这次回来,作何打算?”

“我天天梦见自己带兵打仗,此番回来,一定要尽赤子之心,报效袓国,到抗日前线杀敌立功。”叶挺回答。

叶挺,原名叶为询,字希夷!896年9月10日生,广东惠阳人。1916年毕业于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旋即以优等生资格进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工兵科学习。1921年秋,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大本营警卫团二营营长。1924年赴莫斯科入东方大学学习,次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9月回国。北伐战争中,叶挺率领独立团首先进入湖南前线。在攻占醴陵!平江!长沙!岳阳等地作战中,所向无敌,每战皆胜。在汀泗桥与贺胜桥战役中,赢得了“铁军”的称号。为此,叶挺被誉为“北伐名将”。1927年春,叶挺任第十一军副军长兼第二十四师师长和武汉卫戍司令。大革命失败后,他先后参加了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起义失败后,中共广东省委对起义领导人分别给予纪律处分,叶挺也受到“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不久,他根据党的指示到莫斯科,实事求是地将广州起义详细情况向共产国际作了报告,又遭到共产国际的严厉批评。叶挺感到十分难过,一气之下独自离开莫斯科,并脱离了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为请缨杀敌,热血报国,结束近十年的流亡生活,叶挺从澳门来到了上海。

按照周恩来的吩咐,叶挺找到正在上海指挥淞沪会战的第三战区前敌总指挥陈诚。陈诚与叶挺是老同学,同出保定军校,叶挺为六期,陈诚为八期,同在粵军第一师任职。略事寒暄,叶挺便直奔主题,向他表示了参加改编南方红军游击队,共同抗日的愿望。陈诚满口应免,当即挂通了蒋介石的电话。

迫于战火已烧到江南重地,选将刻不容缓,蒋介石知道叶挺已经脱离了共产党,现在正好可利用他北伐名将的威望,控制这支共产党的队伍为己所用。同时,把南方红军游击队集中起来,还可以起到调虎离山的作用,消除心腹之患。叶挺虽然不是国民党,但如果启用叶挺,就可以排除共产党人选,抓住叶挺就抓住了这支军队,他相信叶挺会听他的话。于是,蒋介石问:“你想用什么番号来定编这支军队呢?”

叶挺不假思索地说:“我想用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番号,我要让这支军队继承并发扬老四军的传统”同时也表示国共两党的再次合作。”

“嗯,很好。你尽快来南京’同何应钦部长具体商谈。”蒋介石向叶挺交代。

叶挺抵达南京的当天,蒋介石在何应钦!白崇禧!陈果夫!陈立夫等人的陪同下,宴请叶挺。他从叶挺的话中感觉到,叶挺所想的同他想的并不完全一样,决定再对叶挺做说服工作。

第二天上午,叶挺在张冲的陪同下去见蒋介石。蒋介石敷衍了几句后,直切主题:“希夷,如果聘任你为新四军军长,愿不愿意恢复国民党党籍?”

叶挺早有准备,严肃地说:“委员长,这个问题我早就考虑过了。如果我恢复了党籍,这个军长就当不成了。我听说国共会谈时,双方达成协议,要找一个无党无派的人来当军长。”

蒋介石语塞,过了片刻,诡秘地说:“你可以秘密加入嘛。”

叶挺摇了摇头,说:“那样做不太好吧,委员长知道我的脾气,我做事向来光明磊落,不会藏着掖着。再说,如果泄露出去,岂不让委员长骑虎难下。”

叶挺的态度令蒋介石很不满意,他感觉到叶挺并不是最理想的人选。

叶挺来到傅厚岗

8月21日,周恩来!朱德返回陕西。经与国民党政府协商同意,为加强国共两党的联系,解决八路军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沟通问题,叶剑英作为八路军参谋长以八路军代表的身份留在傳厚岗组建八路军驻京办事处。下旬,中共中央又指派原在上海工作的李克农到南京任办事处处长,再派钱之光由延安来南京负责军需、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