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鼓楼风情
27457600000004

第4章 古代篇章(2)

丹阳秣陵(今南京)人。陶弘景出生后就曾长期住在今陶谷新村这块地方。

据史书记载,陶弘景是南齐处士,

他自小就非常聪明。那时,他的袓父酷爱读书,精通医术,兼解药性,常给当地的人民治病疗伤,后因功被封为晋安侯。其父亦通医学,深解药术,做过南台侍御史、孝昌县令。他的母亲郝氐精于佛法。这样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对陶弘景的成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年轻时的陶弘景“神仪明秀,朗目疏眉”,颇有美男子风貌。他喜欢弹琴,亦善工草隶。19岁那年,齐高帝萧道成召陶弘景为诸王侍读,入齐后,他总管文笔记事,深受齐高帝的赏识,后仕齐拜左卫殿中将军。但陶弘景虽召入都,却不善交际,“虽在朱门,闭影不交外物,唯以批阅为务”。

那时,陶弘景“不妻无子”,他只身专心致志地读书。他曾读过晋代医学家、炼丹大师葛洪的《神仙传》,对书中出神入化的描绘和炼丹术的介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希望将来有一天他能研究出真正的炼丹术,找到长生不老药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已近中年的陶弘景的求仙药的欲望越发强烈,于是他辞掉了官职,前往葛洪的家乡句容茅山,去追寻仙丹妙药的踪迹,其时,他给友人谢中书写了一封信《答谢中书书》,信中这样描写自己隐居的山林:“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倶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尽管陶弘景无意做官,但他的才学品行深得统治者的赏识。其时就有东阳郡沈约曾“累书邀之”,但都被他拒绝了。

齐和帝中兴二年(502)三月,萧衍起兵夺取了齐朝政权。初掌国权的萧衍深感人才缺乏,于是他广招贤才,他想到的第一人就是陶弘景。他与陶弘景早年就有来往,深知陶的博学才识,就派人去找陶弘景。陶弘景谢绝了萧衍的邀请,让弟子奉表,建议改国号为“梁”,萧衍采纳了他的建议。并赐给陶弘景一方隐士常戴的鹿皮方巾。梁武帝后来多次劝说陶弘景下山做官,他都不为所动,继续他的隐士生活和“神仙”之梦。梁武帝不明白陶弘景为何坚持过隐士生活,山中有什么?后来陶弘景写了一首诗,并画了一幅画送给梁武帝。诗《诏问山中何所有赋诗以答》曰:

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

只可自怡悦,不堪持寄君。

而画上有两头牛,一头牛游牧于水草中,自由自在;另一头牛却戴着金笼头,被人用绳索来鞭挞。梁武帝看了此画,不觉笑道:“此人无所不作,欲斅曳尾之龟,岂有可致之理。(《南史·陶弘景传》)尽管萧衍已完全明白陶弘景以画明志,想学拖着尾巴的乌龟,自由自在地活在泥水中,不愿让人用绳索来驱赶,他哪里还会出山做官呢!而每当国家有重大事件需要决策,梁武帝还是向陶弘景请教,每月总有好几封信给他,请他出谋划策。因而在当时,陶弘景被人称之为“山中宰相”。

不去做官,这让陶弘景能倾心倾力地去研究灵丹妙药,为缺医少药的山乡百姓送医送药。那时前人所著的《神农本草经》、《吴普本草》、《李当之药录》、《桐君采药录》、《雷公药对》等本草学著作,由于所处时期和生活环境不同,对这些药物的记载也多有出入,有的甚至互相矛盾。陶弘景觉得有必要对这种逻辑混乱的本草学进行整理和总结。于是他根据书中精要,编成了《名医别录》一书。在494年至500年间的6年中,陶弘景把东汉《神农本草经》所记载的365种药物加以订正,又加入《名医别录》中的365种药物,共计730种,汇编成书,书名为《本草经集注》。在我国本草学史上,《本草经集注》是继《神农本草经》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论著,对后来的许多药物学家影响甚大,特别是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在此基础上,又写出了《本草纲目》一书,丰富发展了我国的医学宝库。

陶弘景对我国药物学发展的突出贡献,就是对药物分类法的改进。他首创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末用等七类,再分别论述药物的性味、产地、形态和鉴别等。他对药物炮制和配伍方法、诸病通用药、中毒解救法、服药后的宜忌、哪些药不宜入汤酒作了阐述。他创造的药物分类方法,一直被后代本草著作所沿用。《本草经集注》原书已佚,但现在敦煌发现残本。

陶弘景在编著药物学著作的同时,念念不忘研究炼丹术。炼丹术起源很早,《战国策》中就有方士向楚王献不死药的记载。汉武帝也幻想“长生久视”,向民间广求丹药,招纳方士,并亲自炼丹。梁武帝曾为陶弘景搜集了大量的黄金、朱砂、曾青、雄黄等稀有原料。后来,陶弘景捣鼓出一种叫做“飞丹”的丹丸,颜色如同霜雪一样洁白,据说吃了能使人感到身轻,这实际上是那些信神的人服药后产生的一种幻觉。那时梁武帝拜神时经常出现幻觉,他服用“飞丹”后,自感灵验,就更加相信他。据《南史》卷七十六载,梁武帝每每接到陶弘景的书信,都要焚香拜读,简直把陶弘景当成神仙了。千百年以来,不知有多少炼丹家千方百计地寻找长生不老之药,包括陶弘景,只是迄今还无一个炼丹成仙。试想,如果陶弘景当年炼丹成功,或找到了仙药,那他已是1500多岁的老寿星了。但尽管如此,陶弘景观察积累了很多资料,写了很多炼丹著述,如《合丹药诸法式节度》一卷、《集金丹黄白方》一卷、《太清诸丹集要》一卷、《炼化杂术》一卷等,但这些著作都不幸亡佚了。

4.萧衍与永庆寺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是晚唐诗人杜牧在他的《江南春绝句》里所描绘的南京寺庙如云的壮观景象。

那时的南京称之为建康,梁武帝萧衍笃信佛教。萧衍(464—549)字叔达,小名练儿,祖藉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中都里,

宋孝武帝大明八年生于秣陵同夏里—今南京东南。

三桥宅。齐和帝中兴二年(502)

梁王萧衍受齐禅,国号梁,建元天监,史称梁武帝。萧衍善写隶书,当皇帝后仍手不释卷,整理儒教经义200余卷,佛教经义数百卷,并撰《通史》60”卷,有文集1卷,后多散佚,明人辑有《梁武帝御制集》传世。史书记载,他在位四十八年间,先后四次“舍身”同泰寺当和尚,而每一次又暗使群臣用重金为他“赎身”。此种游戏的反复,为寺庙筹集了大笔的钱财,僧侣们可以无忧无虑地去念佛经,寺庙的香火也会连连不断地烧下去。正如《梁书》所载都下佛寺五百余,穷极宏丽。僧侣十万余,资产丰沃。”可见梁武帝其虔诚之度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

皇父如此信佛’其子女也上行下效,当时萧衍的女儿永庆公主也笃信佛教,每天都要去寺庙烧香拜佛,以求佛袓的保佑赐福。

那一年,梁武帝要在建康城里举行一次规模盛大的香会,香会开幕的那一天,天气晴朗,建康城的四百八十寺人满为患,虔诚的香客毫不吝啬地请香烛,烧香烛,永庆公主早早地起了床,她把自己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在那白晳的鹅蛋脸上扑了一些红胭脂,从她居住的五台山华府赶到同泰寺,寺中沸沸扬扬,佛号如雷,法香袅袅,庄严佛像下,缁衣和尚巍然端坐,手敲木鱼,梁武帝父女各自点燃了一炷香,两漆一软,跪向那布包的蒲团,口中念念有词,一副虔诚的佛徒样。

突然间,梁武帝睁开了微闭的眼睛,喃喃自语道:“徒儿一定照您的旨意办!一定办……”

永庆公主不解地问梁武帝:“父皇,您说什么?照谁的旨意办?”

梁武帝恍恍惚惚地答道:“我刚才求神赐福给我时,神说要收你去作左右侍从,否则我的江山不能稳坐下去……”

永庆公主一听父皇之言,吓得脸色煞白,她嚷道,“我不愿意,我不愿意!”

梁武帝一脸的无奈,“可这是神的旨意啊!”

永庆公主哭了,她哭得很伤心,哭得梁武帝有些于心不忍。天下的美女多的是,为什么偏偏看上我皇帝的女儿呢?梁武帝的想法也太幼稚了,正是他的愚昧、迷信,才有了这样一个畸形的幻觉。于是梁武帝在浓浓亲情中作艰难的选择;永庆公主呢,她也正在愤愤不平和依依不舍中作艰难的选择。最终,还是愚昧造就了牺牲,迷信成全了悲剧。永庆公主死了,她死在了父皇的手里,她成全了父皇。

永庆公主死后,梁武帝为爱女建造了一座寺庙,以示纪念。寺庙就选址在永庆公主生前的居所,并取名“永庆寺”。永庆寺建好后,永庆公主被供奉在寺中,并由女尼主持事务。当年永庆公主下葬时,梁武帝为她陪葬了许多珍贵的金银财宝,可见萧衍心里是十分怜爱自己的女儿的,后来的南京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挖了永庆公主坟,能富半个南京城。”可见墓中的宝藏其价值有多惊人,但是事到如今,没有一个人能梦想成真’挖到这些财宝,随着时间的推移,永庆公主墓地的入口处渐渐湮没无闻,再也不为世人所知,仅留下“永庆寺”此名引来善男信女。南朝以后,由于朝代的屡次更换,永庆寺历经战乱也屡遭破坏,特别是在元末明初之时,永庆寺破坏得愈加严重,明朝洪武、正德年间,经过两次大规模整修,永庆寺渐渐恢复原貌,寺的周围也呈现“其地深僻,林竹苍翠,肃然旷野”的自然风光,到了清朝同治、光绪年间,永庆寺又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重新修建,逐渐形成了占地面积达4600平方米庞大规模的名寺。

据史载,清朝中期,永庆寺“有山门一楹,天王殿五楹,正佛殿五楹……”寺内还建有白塔一座,高五级,也称之为“白塔寺”。

永庆寺因永庆公主而得名,永庆寺因梁武帝制造的悲凄故事而警示后人。多少年来,有多少善男信女到此来祈祷,为自己,为别人,也为永庆公主。又有多少贤人志士在此留下了遗墨。“少作书生,未见登堂入室;老为庙祝,粗知扫地梦香。”这是明代大学者、诗人李贽在南京国子监任教官时,给永庆寺题写的一幅楹联,那时他还寓居在永庆寺的伽蓝殿里,阅尽经音香火。还有明朝正德进士景汤的《游永庆寺》:“五月江南正麦收,名山非远尚堪游。竹阴到午风犹冷,石蹬穿云路转幽。选胜爱从双树坐,禅门聊为异僧留。城西绝妙清凉寺,此地还应第二否?”可见永庆寺在诗人心中的地位不亚于清凉寺。

虽然永庆寺不存在了,但以永庆公主命名的道路就在原寺遗址的旁边,当你走在永庆巷的马路上,或许会引发旷远的遐想……

5.颜真卿造就乌龙潭放生池

清凉山脚下的东南边有一池塘。池塘弯弯曲曲,有桥,水有些绿,看起来清而不浑,有鱼,慢慢悠悠游向远方。池塘的正前方有一块巨石,上书乌龙潭公园。历史有记载,乌龙潭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放生地。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袓籍山东临沂,生于京兆万年(今西安)。颜真卿幼时冢贫(岁丧父,随母寄居于外祖父冢)少年时期颜真卿刻苦读书,勤奋不綴,26岁时进士及第,后相继为礼泉尉、长安县令,冯翊、浦州、饶州等州太守和升州剌史,后入京转任刑部、吏部尚书、太子少师等,为唐代书法大师。他的书法师初学张旭,上追二王,尤以楷书、行书为准,世称“颜体”,传世名作有《大唐中兴颂》、《颜氏家庙碑》、《颜勤礼碑》等,其《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自三国以来,乌龙潭地区曾是水渎河沟纵横交错汇入长江的地方。每年进入雨季这里良田家园都会被雨水淹浸,因此谷物歉收,家舍倒塌的破败现象屡屡发生,徒有江南鱼米之乡美名。

唐乾元元年(758)江宁(今南京)府郡改制为升州。次年6月,有着大书法家之名的颜真卿被皇帝封为升州剌史并兼军使,掌管南京地区的军政事务。颜真卿是一位恪尽职守的官吏,肩负重任的他一上任就深入民间访贫问苦。他力图改变安史之乱给大唐所带来的社会动荡。其时恰逢梅雨季节,淫淫梅雨下个不停,颜真卿踏着泥泞的小路,察看田间的农作物,他问及农民们的收成可好,得到的回答令他心酸。百姓埋怨朝廷只管收租,不管死活。颜真卿似乎有点儿不敢相信,农民们则说,那你等到汛期下大雨时再来看一看吧。

在回官府的路上,颜真卿走得有些累了,恰好路过一家小茶馆,他就坐了下来,老板迎上前问)“客官想喝点什么茶?”颜真卿问:“此地有啥好茶·”老板答道。“明前茶。”“哪里的?”“自己种的。”颜真卿觉得好奇,开茶馆的自己种茶,问一年能采摘多少。茶馆老板说,种茶还算能混混,种粮的可就惨了。颜真卿问此话怎讲,茶馆老板说,茶树种在山坡上,不会被水淹,种粮在洼地,发大水不就全完啦。老板说着指着茶馆外的一片良田说,这不是明摆着的吗。此刻的颜真卿懂了,他已无心思再继续喝茶了,起身回府。

巡查暗访,着实让颜真卿寝食难安,他此次来升州肩负着皇帝赋予的重任,租子收不上来,那你就辜负了皇上的期望。在主汛期大雨下个不停的时候,他还记得上次来访乡间时农民说的话,以及与茶馆老板的对话,于是上路了,当他骑着马来到乌龙潭附近时,顿时愣住了,眼前已是水汪汪的一片了。这时,他真的明白农民们为什么要他在下大雨时再来看一看的道理,这一年粮食又歉收了,在这种天灾面前,颜真卿首先想到的就是治理水患,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他上任后的一项首要任务,颜真卿的工作是认真负责的,这是他为什么能历任唐代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代重臣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这位升州刺史规划制定在乌龙潭以及太平桥上如何防洪排涝的治理蓝图,并很快给予实施,当地百姓闻讯颜公为民办好事,也热情高涨,出人出力,疏沟渠,护堤坡,最终使乌龙潭通往长江的水道畅通无阻,既能防止雨涝,又能蓄水灌溉农田。

颜真卿办的这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臝得当时升州百姓的一致好评,相比于当时朝廷官吏普遍享受富贵、腐败不为,是难能可贵的。

治理好了乌龙潭,看到潭影寂静、花草幽香的景致,颜真卿不禁有点儿沾沾自喜,他又想起了什么,其时,佛教还在大唐盛行佛教的礼仪教义思想多少影响着颜真卿的言行,此时的颜真卿觉得有必要建放生池,于是他给肃宗写了《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他在表中称赞肃宗皇帝道。

臣闻帝王之德,莫大于生成,臣子之心,敢忘于瓒述。

但第一次的上奏并未引起肃宗皇帝的重视,那时安史之乱几乎给大唐王朝带来毁灭性的打击,肃宗一手抓平乱,力争励精图治,扭转衰败的局面,一手又要安抚平民百姓,使生活生产走上正放生庵轨,真可谓一心二用,心力交瘁,颜真卿不见皇帝准建’再次给皇帝写了《天下放生池碑铭并序》一文,他在文序中写道。

以至圣之姿,属艰虞之运,无少康一旅之众!当禄山强暴之初,乾巩劳谦,励精为理,推诚而万方胥悦,克己而天下归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