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
27837000000057

第57章 挑不出毛病的人不可爱——小缺点实验——

心理实验

有研究者安排了三位演讲者进行演讲:

第一位演讲者语言流畅,举止大方,神情自然,表情丰富,富有激情,有感召力,总之表现得可谓完美无缺;

第二位演讲者却让人大跌眼镜,说话断断续续,不符逻辑,内容平淡,神情拘束;

第三位演讲者和第一位一样表现大方,但在演讲过程中不小心碰倒了摆在演讲桌上的水杯。

之后,研究者对听众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听众中的大多数最喜欢的是第三位演讲者。

心理规律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能力非凡而又完美无缺的人,远比不上一个能力非凡但身上有点小缺点的人对普通人的吸引力更大。这叫做“小缺点效应”。

生活启示

目前国内的众多影视作品中,正面人物塑造得过于单一、呆板,千人一面,近乎于神,而反面角色性格、形象倒丰满得多,言行更符合生活的逻辑。因而许多有名的演员如张丰毅、尤勇等都曾表示,在正面角色和反面角色之间,他们更钟情后者。

因为人们总是认为,人本来就是活生生的、有血有肉、有个性棱角的个体,完美无缺的人给人的感觉反而不真实,缺失人情味,不如有个性棱角、有小毛病的人更贴近人性。

同样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看起来各方面都比较完美的人,但是这样的人往往不太讨人喜欢。而讨人喜欢的却往往是那些虽然有优点,但也有一些明显缺点的人。

比如,在年终总结时,大家坐在一起互相讲评。说别人时,你一言我一语,有什么优点、缺点,什么要发扬、要改进,都很痛快,但是轮到某个人时,却往往卡壳,优点好说,缺点却每一次都要大家皱着眉头帮他想,找来找去最后只提了几条希望了事。这样的人为人处事往往很小心,让别人很难挑出毛病来。其实,与这样的人相处、说话,要用很多心思,让人感觉比较累。

有人说过,交朋友只想交那些有缺点特别是有明显缺点的朋友。因为一个人缺点突出,往往优点也同样突出:脾气火爆说话粗鲁的人,常有豪爽仗义的一面;不拘小节办事糊涂的人,常以开朗风趣使人愉悦;懦弱胆小沉默寡言的人,其良善温柔的关怀常令人感动……和这样的人交朋友,对他的优缺点一目了然,说话可无遮拦,处事可无思量,自然轻松愉快。

其实,世界上不可能存在真正完美、没有缺点的人。如果一个人总是表现得很完美,倒容易让人怀疑有造假的成分。或者说,故意把自己表现得很完美,本身就是一个缺点。

人们喜欢有一点小缺点的人,另外的一个原因是:一般人与完美无缺点的人交往时,总难免因为自己不如对方而感到自卑。

如果一个人才能超凡,使人可望而不可及,就会使人感到一种压力,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由于优秀者的存在影响了人们的自我评价,为了维护自己浅薄的自信心,人们对于出众者,会嫉妒排挤或者敬而远之,总之,很难与之相处得融洽。

相反,如果一个人才能比较优秀,但并非无懈可击,有时会犯点不碍原则、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别人反倒会更愿意接近这个人。就是说,人如果发现精明人也和自己一样有缺点,就会减轻自己的自卑,感到安全,也就更愿意与之交往。

心理智慧一点通

如果你很优秀,别忘了和人交往时表现出一点无伤大雅的小缺点,这会使人更愿意接近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