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限状况大致有以下三种:一是生理上的界限状况。我们的身体健康时,总以为生活是无限的,总觉得自己应该尽量地工作与游乐,直到生病住院,猛然间方感觉到一些严重问题;二是心理上的界限状况。处顺境容易,处逆境就难了。在逆境中,我们常发现自己竟是如此脆弱,需要别人的支持和鼓舞;三是伦理上的界限状况。我们的伦理规范以“行善避恶”为原则,但是善恶的报应,在现实中却是一再延误,并且大打折扣。这个时候就面临着伦理上的界限状况,此时我们也必须清楚地认识自己。
(3)“我要干什么”。以上三种界限状况,对认识自我大有帮助。现在接着要弄清楚的就是“我要干什么”这个问题。在心理学家看来,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它就是“自我实现”。但是,光说“自我实现”而不先认清人性的含义,是十分危险的。譬如,文学上得到诺贝尔奖,当然算是自我实现,但是日本的川端康成得到诺贝尔奖之后却自杀了。因此如果认为这些可以由外在标准去衡量成就,是真正的自我实现,那就大错特错了。表现并不意味着实现,表现必须由人群去肯定,而实现则全靠自我的努力。实现可以包含表现;表现却不能代表实现。儒家的人性向善论,把人的自我实现定位在道德上。他们认为无论你在其他领域成就多么大,若是道德上稍有欠缺,就还不够理想,还需要努力。反之,即使你在名利权位方面一无所成,但在道德方面领悟极高,却照样可以堂堂正正做一个人,人的安顿惟在于此。
若是追求这种安顿,则快乐时刻伴随着你。当我们依照内心的要求去做,同时又符合外在既有的规律,与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快乐就会像一盏明灯,时刻照亮我们心头。
8.你能宽容地对待朋友吗
朋友是一个神圣的字眼,纯真的友谊、真挚的朋友是每一个人的内心渴求。但实际生活中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拥有这一切,甚至有时还会失去来之不易的友谊。以下几则故事也许会给我们一些启迪。
过分依赖朋友导致失去朋友
朋友间的互相帮助本来是很平常的一件事。但是,如果不能正确地认识这种帮助,不能体会朋友的苦衷而一味依赖朋友的话,却会最终失去朋友。这种事情多发生在那些依赖性比较强的人身上。
秦某在上学时交了很多朋友,彼此感情非常好,年纪最小的他得到了朋友们的大量关心。毕业以后也是经常相聚,可到后来却不怎么见他的朋友上门了。原来,他原先的朋友都在有意无意地躲着他,更别说主动来找他了。经了解,问题出在秦某身上。经常得到朋友相助的他形成了一种习惯心理:出了问题就去找朋友帮忙,即使是自己能解决的事。原来还好说,可慢慢地朋友们受不了了,特别是陆续结婚以后。可秦某却依然如故,这就使得他的一些朋友非常为难:找来了不帮忙又不好,干脆“惹不起、躲得起”,甚至一听是他的电话都不接。就这样,秦某和他的朋友渐渐疏远了。
秦某的问题,一是过分地依赖朋友,而不是自己去解决自己能解决的问题;二是不能体谅朋友的难处,成家立业的他们当然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去帮助他,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如果秦某能认识到这些的话,事情也许不会是这个结局。
朋友之间应平等相处。在向朋友寻求帮助的同时,一定要适度,同时也不能忘了给予。任何人都无权无限度地索取,再好的朋友也不例外。另外,切记不能事事依赖别人,这样会成为别人无法承受的负担。
不能及时化解矛盾导致朋友分手
朋友之间也会发生矛盾,这本身并非不正常。当矛盾出现时,只要能正确面对并及时化解,一般不会造成多大问题,甚至会进一步促进朋友间的关系。但是,如果不能及时处理的话,结果就难说了。
小赵、小崔是一对“焦不离孟、孟不离焦”的好朋友,在单位里一有时间就凑在一起,下班了也是形影不离,直到时间晚了才各自回家睡觉。可最近两人却形同陌路,闹得不可开交。事情的起因很简单。最近科里要提拔一位副科长,自觉再不提拔就没有机会的小赵是志在必得,小崔也表示全力支持(这对小赵很重要,因为小崔无论从哪方面来讲都比他优秀),可问题偏偏出在这里。一天晚上,睡不着觉的小赵在街上意外地发现小崔和人事科长在一起喝酒,而平时他们俩都对其评价很低。当时,小赵心头掠过一层阴影(实际上恰好和人事科长相遇的小崔是经不住再三相邀才和他一起喝酒的,席间还向科长推荐了小赵)。事也凑巧,第二天公布的副科长恰恰是小崔。认为小崔不够朋友的小赵并没有去向小崔问什么,而是不再理他。问心无愧的小崔则觉得小赵有点小肚鸡肠。就这样,一对好朋友的友谊结束了。
问题就出在两人没能及时沟通。小赵应该相信自己的朋友并不是那种人,而小崔也应该体会小赵的心情。两人如果能在事后像以前那样仍然无话不说的话,也许不会造成这种结局。
正视朋友间的矛盾,并及时化解矛盾。朋友间出了问题,一定要采取主动的态度,及时地进行沟通,取得彼此的理解,这样才不会造成彼此的误解,不会造成朋友关系的破裂。
不能宽容对方的过失造成友谊破裂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任何人都有可能在生活中犯下各种各样的错误。当别人犯错误时,我们要以一种宽容的心态对待。对待朋友更应如此。否则,轻则失去朋友,重则会造成难以弥补的遗憾。
宋某因盗窃罪被逮捕了。他的好朋友牛某十分气愤,觉得他使自己丢尽了面子:自己怎么能有一个小偷朋友呢,应该和他断绝一切来往。于是,在宋某拘押期间,他一次也没有去看望。可他哪曾想到,一时见财起意的宋某此时最需要的就是来自朋友的那份关心。由于是初犯又能及时退赃,他只被判处了缓刑。可回到家的他却发现,人们都以一种异样的眼光看着他,极度苦闷的他想找牛某聊聊,却失望地发现:自己最亲密的朋友也不原谅自己的过失。深感生活无趣的宋某索性破罐子破摔,最后成为一名罪犯。
宋某的悲剧本可以避免。如果牛某能相信自己的朋友并及时地给以关心,宋某是不会在犯罪道路上越走越远的。可惜的是,牛某采取了截然相反的做法,使宋某感觉不到朋友的温暖,最终锒铛入狱。
宽容朋友的过失。在自己的朋友犯了过错时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博大的胸怀,相信他能知错改错。并且,要真心帮助自己的朋友改正错误。有时,来自朋友的关心帮助更有利于一个人改正自己的错误。
过分好奇,失去朋友
这主要表现在对朋友隐私的过分关注。任何人都有自己的隐私,都有自己不愿示人的一面,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一点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有失去朋友的危险(虽然有时你是出于好心)。
小黄生性开朗,有很多朋友。但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好奇心特别强,喜欢问东问西,在与朋友相处时更是如此,对朋友的一些个人私事总是“关心备至”。即使朋友不愿告诉,他也不轻易罢休,总是千方百计通过各种途径去打听,然后在和其他朋友相聚时,作为其无所不知的资本来显示(当然,他也并没有做更过分的事)。渐渐地,朋友们都远离了他:谁愿意和这样的人交往呢?可小黄还挺委屈:我又没瞎编,事情本来就是那样。再说,朋友间也应该坦诚相处,我也没对你们隐瞒自己的事。
小黄的问题就在于其过强的好奇心。朋友间应该坦诚相处没错,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别人不愿吐露的事就不能追根究底。他的毫无城府只能代表他自己。
尊重朋友的个人隐私。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隐私的维护。如果仍然认为朋友间应无话不谈、坦诚相见,并处处关心朋友的一切的话,最终极有可能失去自己的朋友。
9.你能远离忧郁症吗
忧郁症是一种使自己的情绪发生变化所引起的反应障碍,虽然也会有思想及行为等其他方面的变化,但是继发性的,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由情绪低落造成的。这一类病人会抱怨情绪不好、很闷,觉得无聊、乏味、孤单等,生活对他们来说失去了色彩,一切都死气沉沉,毫无生气可言,而且他们会放弃所有感兴趣的活动,同时也会变得非常消极,内心充满了“绝望”的感觉,脑子里时常浮现着“死也是一种解脱”的念头,严重的甚至会采取行动达到自杀的目的。
有时病人没有注意到自己的情绪变化,只觉得心情烦躁、无精打采、食欲不振、昏昏欲睡、便秘失眠、性欲减退等等,或者觉得身体精疲力竭,凡事都提不起劲来,应付不了日常生活与工作,记忆力也大为减退。所以病人自己或家属往往会认为病人是得了某种身体疾病,且多认为他们是因脑贫血、肾虚等的身体障碍而产生的忧郁症状。
忧郁病患者的失眠,通常是属于“早醒型”的,睡是可以入睡,不过噩梦连绵,很快就醒来,醒来后情绪特别激动,再也不能入眠。有的病人会产生一种自责性的缺少事实根据的内疚,认为自己做错什么事,害了大家。有时连许多年前发生的事,在当时认为是无所谓的,如今也全都翻出来埋怨自己。而客观地分析起来,这些病人自认是罪不可恕的大事,其实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小事,而且往往都时过境迁了。但是假如以理论来说服病人是徒劳无功的,他们会坚持认为:“我知道你是为我好,想安慰我,不过我的心里还是忘不了这些事情。”因为这些罪恶感都是随着情绪的低落而来,不等情绪恢复正常,症状是不会改善的。
导致忧郁症的心理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情形:一是失去所爱的人或东西;二是自尊心受损;三是把原应该对外的攻击转向自己。为了调节好心理,你在下列情况下一定要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1)失落。主要指情感上的打击,如亲人的病故、分离或是恋人的移情别恋等等,但有时也会因房屋、钱财等具体东西的损失而引起忧郁症,这些都须视其在病人情感中所占的地位轻重而定,大如破产,小如一只宠物狗的走失均可引起。亲人亡故,每个人都会感到悲伤,但时间会将其冲淡,不会长期影响其日常生活,这是属于正常的悲痛反应。如果这种悲痛的情绪过于严重,或者持续过久超出常态,则成为疾病。从对忧郁病人的研究当中,可以得出这类病人在人格发展初期,失去了所爱的人或者虽未失去,但却经常“别离”,所以在心理上遭受极大的创伤,长大后,对类似的事情极为敏感,常常会因小小事故诱发忧郁症的产生。
(2)自尊心受损。有不少人产生忧郁症的直接原因是由于自尊心受到打击,像有位从海外留学归来的学生,因情绪低落郁闷而找到心理医师。他叙述在外国念书时,一向名列前茅,总认为自己的能力超人一等,所以在回国之前就给自己定下一个目标,希望能在念完中学后,顺利进入国内著名大学就读,然后出国深造。没想到回国后马上发现自己的汉语水平太低,上课听讲都成困难,影响到学习,几次考试下来,不仅未能实现目标,而且几门功课都不及格。很明显,事到如今其意志已渐渐消沉下去,并患上忧郁症。就这个学生而言,患病的原因是由于他对自己所抱的期望与事实差距太大,因此自尊心遭到打击。
有些人对自己要求过于苛刻,像经常会过分自我批评的人,也就是属于超我能力过强的人,易于患上忧郁症。有位护士学校毕业的学生到精神科来实习,被分配看护一位寡言少语的病人,这位护士真诚地想要帮助病人,尽力想与病人交谈,了解他的想法,可是病人却一直不开口说话。这位护士虽然不善言谈,但念书却很用功,在学校上课时表现尚可,在实习时,遇到这种情况却觉得爱莫能助。她渐渐地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的护理技术是否毫无用处,或是不懂得与人交谈,也许不该选择护士这个行业。她开始反复责备自己,逐渐地丧失了工作信心,对其他的事也很悲观。后来她在精神科医师的帮助下才了解到有些病人之所以沉默不语是其症状之一,是病人自己的问题,并非由于她的能力不够引起的,她不必责备自己。这位护士找回了了自信心,忧郁症也随之烟消云散。
(3)攻击冲动“内射”。有些病人怀着满腔的怨恨及攻击他人的冲动,但因某种原因不能或不敢向人们发泄时,只得把其怨恨或不满冲动朝向自己,用自责的方式表现出来,导致忧郁状态的产生。像有位家庭主妇因心情苦闷而找心理医师看病,她见到医师,一开口就说自己是个坏太太、坏妈妈,不能很好照顾先生和子女,觉得自己对不起她们,很是忧闷。后来几经踌躇,她才说出心中的苦事,原来最近她发现先生与她的一位知己好友有不寻常的关系,她内心非常苦恼和气愤,很想向先生发脾气,骂他为何要做出这种事情,但是又觉得先生是有地位的人,假如与他争吵、发脾气的话,会影响先生的前途和事业。她很喜欢先生,不忍心如此做;她也很想找她的女朋友讲理,骂她不要脸,一点也不顾及友情,可是又同情女友年纪尚轻,不懂事,一向孤苦伶仃,身世可怜,承受不了太大的刺激。这样,想来想去,病人只好怪自己不好,责备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太太,不懂得服侍先生,先生才会喜欢别的女人,责备自己不是个好妈妈,没照顾好子女……因此病人的心情也就变得更忧郁了。
总而言之,一个病人变得忧郁的心理因素,无非上述那些因素的综合结果。我们在进行心理调节时要有意识地防止它们发生。
10.你为什么总有消极的想法
心理学中阐述,我们内心的感觉就是改变的力量。进一步说,创造美好、乐观向上的情绪,让你信心百倍活下去,让日子丰富多彩,正是每一个人自己的心愿。但为什么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总产生一些消极想法,并且会使我们感觉到不快乐呢?这是由于那些消极思想把你的生活彻底撕碎了。
工作时你提了个绝佳的方案,使你备受赏识,你引以为荣,相信继续努力就能升职,或者你认为自己承担不起这份荣誉,这回实在是瞎猫碰到死耗子,没有下次了。
一棵树倒下来,恰巧倒在你的脚下,你觉得好险,谢天谢地没砸到自己,或者你认为大难差点临头,然后就痛苦不堪。
你上医院探病,一踏进亲人的病房,第一眼看见的便是床旁的医疗器材,你觉得这些器材的存在,意味着亲人经过现代科技医疗很快会康复,或者你认为你的亲人的病情已十分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