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培养聪明宝宝就这样简单
28015500000064

第64章 孩子太粘人不能独立,怎么办?

现在很多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太粘人,走到哪儿都跟着,稍有分开就哭闹不停,甚至撒泼打滚,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的确,在“6+1”的成长环境中,不仅仅是小女孩,就是小男孩性格都比较内向,喜欢黏妈妈,是妈妈甩不掉的小尾巴,离开妈妈就会眼泪汪汪一副小可怜的模样,让人心疼。

通过大量实验和研究,美国心理学家M.艾恩斯沃斯指出:宝宝的粘人行为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回避型:约占20%,这个类型的宝宝容易与陌生人相处,容易适应陌生环境,在与母亲刚分离时并不难过。但独自在陌生环境中呆一段时间后会感到焦虑,不过很容易从陌生人那里获得安慰。当分离后再见到母亲时,对母亲采取回避态度。

安全型:约占70%,当最初和母亲在一起时,这个类型的宝宝很愉快地玩,当陌生人进入时,他们有点警惕,但继续玩,无烦燥不安表现。当把他们留给陌生人时,他们停止了玩,并试图找到母亲,有时甚至哭。当母亲回来时,他们显得比以前同母亲更亲热。当再次把他们留给陌生人,宝宝很容易被安慰。

反抗型:约占10%,这个类型的宝宝显出很高的分离焦虑。同母亲分离后,他们感到强烈的不安。当再次同母亲团聚时,他们一方面试图主动接近母亲,一方面又对来自母亲的安慰进行反抗。

看完以上的孩子粘人的类型,父母首先要确认自己的孩子属?哪一类,然后根据孩子的类型,要采取相应的方法或策略,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父母要坚强起来

很多孩子缺乏独立行为其实是家人过度的保护与宠爱。与其说孩子有“分离焦虑”,不如说是父母“不忍与孩子分离”。父母的过度保护使孩子的能力、胆量、独立意识不知不觉地消失了。

向孩子解释有事去忙,很快就会回来

虽然只是一岁大的孩子,但如果常和他说话,他会明白你的意思。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咪正要煮晚餐,你要在娃娃床里玩玩具。等煮好了,我会陪你玩哦!”孩子渐渐明白父母要做的事,而你也确实去做你所说的事,这样可以培养互相信任的感受。

以游戏方式进行渐进式的分离

和孩子玩捉迷藏或藏猫猫的游戏,让他认识到即使爸爸妈妈不见了,总是会再出现的。

此外,提醒一点,父母不要因宝宝粘你而处罚他。

其实,生活中的培养机会对于孩子来说更重要也更实效。做坚强的父母,多给孩子提供自我锻炼的机会,才能培养孩子健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