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多变,人世也在变。“穷则思变,变则通,通则达观天下。”每个人都会应时应势地变通,合乎事物发展规律地灵活变通,可以早日听到成功的脚步。
牛角尖里活不出大人物
什么是“无意义的固执”?即毫无前景地认定目标。当你确定了目标以后,下一步便是去追逐鉴定自己的目标,或者说鉴定自己所希望达到的领域。如果你决心做一下改变,就必须考虑到改变后是什么样子;如果你决定解决某一问题,就必须考虑到解决中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实在不行,一定要果断地放弃无意义的固执。
当理想的目标正式确立以后,你必须研究一下达到该目标所需的时间、财力、人力的花费是多少,你的选择、途径和方法只有经过审验,方能估量出目标的现实性。你要发现自己的目标是可行的,否则,你就要量力而行,修改自己的目标。
有许多满怀雄心壮志的人很有毅力,但是由于不会进行新的尝试,因而无法成功。请你坚持你的目标吧,不要犹豫不前,但也不能太生硬,不知变通。如果你确感到行不通的话,就尝试另一种方式吧。
那些百折不挠,牢牢掌握住目标的人,都已经具备了成功的要素。下面两个建议一旦和你的毅力相结合,你期望的结果便更易于获得。
(1)告诉自己“总会有别的办法可以办到”。
每年有几千家新公司获准成立,可是五年以后,只有一小部分仍然继续营运。那些半路退出的人会这么说:“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只好退出为妙。”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遭遇障碍时,只想到失败,因此才会失败。
你如果认为困难无法解决,就会真的找不到出路。因此一定要拒绝“无能为力”的想法。
(2)先停下,然后再重新开始。我们时常钻进牛角尖而不知自拔,因而看不出新的解决方法。
成功者的秘诀是随时检视自己的选择是否有偏差,合理地调整目标,放弃无谓的固执,轻松地走向成功。
两个贫苦的樵夫靠着上山捡柴糊口,有一天在山里发现两大包棉花,两人喜出望外,棉花价格高过柴薪数倍,将这两包棉花卖掉,足可供家人一个月衣食无虑。当下两人各自背了一包棉花,便欲打道回府。
走着走着,其中一名樵夫眼尖,看到山路上扔着一大捆布,走近细看,竟是上等的细麻布,足足有十多匹之多。他欣喜之余,和同伴商量,一同放下背负的棉花,改背麻布回家。
他的同伴却有不同的看法,认为自己背着棉花已走了一大段路,到了这里丢下棉花,岂不枉费自己先前的辛苦,坚持不愿换麻布。先前发现麻布的樵夫屡劝同伴不听,只得自己竭尽所能地背起麻布,继续前行。
又走了一段路后,背麻布的樵夫望见林中闪闪发光,待近前一看,地上竟然散落着数坛黄金,心想这下真的发财了,赶忙邀同伴放下肩头的麻布及棉花,改用挑柴的扁担挑黄金。
他同伴仍是那套不愿丢下棉花,以免枉费辛苦的论调;并且怀疑那些黄金不是真的,劝他不要自费力气,免得到头来一场空欢喜。
发现黄金的樵夫只好自己挑了两坛黄金,和背棉花的伙伴赶路回家。走到山下时,无缘无故下了一场大雨,两人在空旷处被淋了个湿透。更不幸的是,背棉花的樵夫背上的大包棉花,吸饱了雨水,重得完全无法再背得动,那樵夫不得已,只能丢下一路辛苦舍不得放弃的棉花,空着手和挑金的同伴回家去。
一个非常干练的推销员,他的年薪有六位数字。很少有人知道他原来是历史系毕业的,在干推销员之前还教过书。
这位成功的推销员这样回忆他前半生的道路:“事实上我是个很没趣的老师。由于我的课很沉闷,学生个个都坐不住,所以,我讲什么学生都听不进去。我之所以是没趣的老师,是因为我已厌烦教书生涯,毫无兴趣可言,但这种厌烦感却在不知不觉中也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最后,校方终于不与我续约了,理由是我与学生无法沟通;其实,我是被校方免职的。当时,我非常气愤,所以痛下决心,走出校园去闯一番事业。就这样,我才找到推销员这份胜任并且愉快的工作。
“真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如果我不被解聘,也就不会振作起来!基本上,我是很懒散的人,整天都病恹恹的。校方的解聘正好惊醒我的懒散之梦,因此,到现在为止,我还是很庆幸自己当时被人家解雇了。要是没有这番挫折,我也不可能奋发图强起来,闯出今天这个局面。”
坚持是一种良好的品性,但在有些事上,过度的坚持,会导致更大的浪费。
历史上的永动机,就使很多人投入了毕生的精力,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没有胜算把握和科学根据的前提下,应该见好就收,知难而退。
有人认为:如果没有成功的希望,屡屡试验是愚蠢的、毫无益处的。
诺贝尔奖得主莱纳斯·波林说:“一个好的研究者知道应该发挥哪些构想,应该丢弃哪些构想,否则,会浪费很多时间在差劲的构想上。”有些事情,你虽然用了很大的努力,但你迟早要发现自己处于一个进退两难的地位,你所走的研究路线也许只是一条死胡同。这时候,最明智的办法就是抽身退出,去研究别的项目,寻找成功的机会。
牛顿早年就是永动机的追随者。在进行了大量的实验之后,他很失望,但他很明智地退出了对永动机的研究,在力学中投入更大的精力。最终,许多永动机的研究者默默而终,而牛顿却因摆脱了无谓的研究,而在其他方面脱颖而出。
在人生的每一个关键时刻,审慎地运用智慧,做最正确的判断,选择正确方向,同时别忘了及时检视选择的角度,适时调整。放掉无谓的固执,冷静地用开放的心胸做正确抉择。每次正确无误的抉择将指引你走向通往成功的康庄大道。
有的人失败,不是没有本事,而是定错了目标,成功者为避免失败,应时刻检查目标是否合乎实际,合乎道德。
阿尔弗莱德·福勒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成年后,他虽然努力却失去了三份工作。之后,他尝试推销刷子,他喜欢上了这种工作。他将思想集中于从事世界上最好的销售工作。他成了一个成功的销售员。在攀登成功阶梯时,他又定下了下一个目标:那就是创办自己的公司。
阿尔弗莱德·福勒停止了为别人销售刷子。这时他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为兴高采烈。他在晚上制造自己的刷子。第二天就出售。销售额开始上升时,他就在一所旧棚房里租下一块空间,雇用一名助手,为他制造刷子。他本人则集中精力于销售。那个最初失去了三份工作的人得到了什么样的最终结果呢?
福勒制刷公司拥有几千名销售员和数百万美元的年收入!一个人要获得事业上的成功,首先要有目标,这是人生的起点。没有目标,就没有动力,但这个目标必须是合理的,即要合乎自己的主客观实际。如果不是,那么,即使你再有本事,千百倍努力,也不会获得成功。
大智慧:不要在错误的地方播下一颗错误的种子,还守株待兔般希望得到丰收的回报。
把负的力量巧变为正的力量
换个角度看,你会发现,原来许多简单的哲理其实就在自己的心中。当你把心爱的东西送给别人时,那种换来的快乐和欣慰就很直接。因为你终于改变了原来的“勿施于人”的态度,你会发现原来一直困扰着我们的东西并不是物品本身的价值,而是人际之间复杂的态度。
“如果有个柠檬,就做柠檬水。”这是一位聪明的教育家的做法,而傻子的做法正好相反。如果他发现生命给他的只是个柠檬,他就会沮丧,自暴自弃地说:“我完了,我的命运真悲惨,连一点发达的机会也没有,命中注定只有个柠檬。”然后,他就开始诅咒这个世界,一辈子让自己沉浸在自悲自怜当中,毫无作为。
但是,当聪明的人拿到一个柠檬的时候,他就会说:“从这件不幸的事情中,我可以学到什么呢?我怎样才能改变我的命运,把这个柠檬做成一杯柠檬水?”
住在美国加州的一位快乐的农夫叫皮特,他甚至把一个毒柠檬做成了柠檬水。当他买下那片农场的时候,他觉得非常沮丧,因为那块地坏得使他既不能种水果,也不能养猪,能在那片地上生长的只有白杨树和响尾蛇。后来,他想了一个好主意,他要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变成一种资产,他要充分利用那些响尾蛇。皮特的想法使每一个人都很吃惊,因为他开始做响尾蛇罐头。
现在,皮特的生意做得非常大,每年去他的响尾蛇农场参观的游客差不多就有两万人;从响尾蛇身上取出来的蛇毒,运送到各大药厂去做蛇毒的血清;响尾蛇皮以很高的价钱卖出去,做女人的皮鞋和皮包。这个村子为了纪念他把有毒的柠檬做成了甜美的柠檬水,现在已改名为加州响尾蛇村。
伟大的心理学家阿佛瑞德·安德尔花了一辈子的时间来研究人类所隐藏的保留能力之后,他说,人类最奇妙的特性之一,就是“把负的力量变成正的力量”。
有一次,世界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欧利·布尔在法国巴黎举行一场音乐会。演奏时,小提琴上的A弦突然断了。欧利·布尔就用另外的那三根弦演奏完了那支曲子。“这就是生活,如果你的A弦断了,就在其他三根弦上把曲子演奏完。”
其实,这不仅仅是生活,它比生活更可贵。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请把这句话写下来,挂在你的床头上: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不要把你的收入拿来算做资本,任何傻子都会这样做,真正重要的事是要从你的损失里获利。这就需要有才智才行,而这一点也正是一个聪明人和一个傻子之间的区别。
所以,我们要培养能够带给你平安和快乐的心理,“当命运交给我们一个柠檬的时候,我们就试着去把它做成一杯柠檬水”。换个角度看世界,你也许就能够把不幸变为幸福。
有一个年轻人中学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他感到心灰意冷,为了糊口,只好去了一个理发店学理发。没干多久,他就觉得理发没有出息,后来又去当兵,几年后复员回家,还是找不到像样的工作,只好又回到理发店理发。他觉得命运对他的安排就是理发,既然这样,就把理发这件事做好,于是,他调整了自己的心态,爱上了这一工作,并立志要成为最优秀的理发师。几年之后,他真的成功了,并拥有了自己的理发美容院。
这位年轻人从不喜欢这一工作到喜欢这一工作,从觉得没出息到做得有出息,全在于能够及时进行心态的自我调整。
如果,他永远抱着以前的想法看待他的工作和前途,不及时自我调整,那么,他的人生就永远只是失败。
虽然人人都知道行行出状元这句老话,但是到了自己头上却是难以接受现实。现在很多人下岗以后,宁可在家闲着,坚守贫困,也不愿去干那些所谓“下贱”的工作,这都是不能及时自我调整,抱着一种想法不改变的表现。
人生需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因为社会生活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今天你可能在某个位置,明天也许就没有了。如果想不开,就只能是人生悲剧。相反,只要及时调整,那就可能“柳暗花明又一村”。
大智慧:你的态度、想法、观念、心情就是你自己的世界地图。你只要换个想法,调整一下心态,你就能拥抱朝阳。做智慧型的模仿者
一个人要办事情,首先必须开动脑筋,让自己的思维细胞灵活运作,想好自己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唯有这样,才能找准自己的人生坐标。但是我们常常发现有这样一种人——盲目的模仿者,自己不开窍,只是模仿别人,所以授人以柄,更难以成己之事。
《伊索寓言》里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动物在森林里聚会,突然问一只猴子跑出来跳舞,动物们看到它的舞姿都赞不绝口。你一句,我一句,大家热情地赞美猴子。一只坐在角落里的骆驼,看到这样的情况,心里非常羡慕。骆驼心想:“我要想个办法,让大家称赞我一番。”
于是,骆驼就站起来大声说:“各位,请安静一下,我要跳一支骆驼舞给大家看。”动物们听了都很兴奋,张大眼睛看着。骆驼鞠躬之后,开始摇摆身体,它滑稽、丑陋的舞姿,不仅没有获得动物们的赞美,反而引来大家的嘲笑。骆驼觉得很没面子,就偷偷地溜出森林躲起来了。
还有一则寓言说:
有个人养了一头驴和一只哈巴狗。驴子关在栏子里,虽然不愁温饱,却每天都要到磨坊里拉磨,到树林里去驮木材,工作挺繁重,而哈巴狗会演许多小把戏,很得主人欢心,每次都能得到好吃的奖励。驴子在工作之余,难免有怨言,总抱怨命运对自己不公平。这一天机会终于来了,驴子扭断缰绳,跑进主人的房间,学哈巴狗那样围着主人跳舞,又蹬又踢,撞翻了桌子,碗碟摔得粉碎。这样驴子还觉得不够,它居然趴到主人身上去舔他的脸,把主人吓坏了,直喊救命。大家听到喊叫急忙赶到,驴子正等待奖赏,没想到反挨了一顿痛打,被重新关进栏子。
无论驴子多么扭捏作态,都不及小狗可爱,甚至还不如从前的自己,毕竟这不是它所能干的行当。
两则寓言,意义深刻,说明这样一条成事之道:每个人都有各自的特点,都有合适自己的成事之道,也有不适合自己的成事之道,看人家做得好,但自己未必能行,还不如善思多想把自己的本行做出特色来,让别人来羡慕呢!其实,并不是所有模仿都会落得如此不堪的下场。模仿可以分两种,一种是愚昧无知、东施效颦式的模仿。另一种类型的模仿是智慧型的模仿,即在模仿的时候发挥自己的创新才能。
当今世界上,最成功的模仿者首推日本人。日本经济令人目眩的背后是什么?是了不得的创新?可能有一些吧,但是如果你翻开过去二十年的工业历史,就会发现很少有重大的新产品或尖端的科技是发源于日本。日本人只不过剽窃了美国的点子和商品,从汽车到半导体的一切东西,再加以巧妙的模仿,只保留精华,改进其余部分。
有许多人公认卡耐基是世界首富,你知道他是怎么办到的吗?很简单,他模仿洛克菲勒、摩根和其他金融巨子。他留意那些人的一举一动,研究他们的信念,模仿他们的做法,就有了今天。
智慧型的模仿或者说思考性的模仿是建立在发挥自己的特性、肯定自我的基础上。不仅要学习别人的经验,还要能不拘一格,不断地寻找更多的、更灵活的、更有效的方法,去实现你的目标。
不难发现:在现实生活中,模仿别人成功的人,为数不少。所以这是一种普遍而流行的成事之道。通过上面的几个案例,你是否已经开动脑筋,准备去做一个智慧型的模仿者呢?
要想成为智慧型的模仿者,必须要学会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针对一个问题,沿着各种不同的方法去思考,从多方面提出解决方案,寻求各种各样的解决办法,以求得最佳答案解决问题的思维。它重视问题所提供的信息与记忆中的各种信息的各种联系,从而产生新的信息。
发散思维有助于避免考虑问题的单一性,帮助人们摆脱思维的僵化、刻板和呆滞,获得创造成果。
奥斯本从八个方面提出了智慧型模仿者如何开发发散思维的途径,可以大大提高你的发散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