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必藏于心的9种真经
28359200000009

第9章 面经:必须深谙识人术(5)

社会上有些人十分重视第一印象,尤其是长年与社会打交道、熟知各类性格的人,如侦探、教师、作家以及人事干部等,他们中的一些人对第一印象颇为自信。有许多著名的侦探就凭瞬间的闪念或某种直觉来辨别对方是否罪犯。

第一印象基本上是由直感得出的。我们对直感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直感往往是最纯净、最不被掩饰的,但是它也往往是最简单、最肤浅的。因此,不要光凭直感,除非受过专门的训练,已达到老练的侦探或者渊博的心理学家那样的水平。

记住,全然听信“第一印象”是幼稚的,甚至是危险的。应当去验证它。如果后来所观察到的事实与第一印象不符,就应尊重事实,去除先人之见。

不了解事实真相,就不可能明智地思考问题。

先人之见使人不可能有真正的洞察力,必须努力克服。克服先入为主的最好的方法,是把感情和事实严格区分开来,努力做到对事实作客观、公正和全面的分析与判断。

正确评价自己

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这是理解别人、认识别人的基础。

认识自己,等于说是以自己为题材而作的“对人的研究究”。因此,对自己认识越深,就越能接近“别人”,对别人的行为或心理也就能作更进一步的了解。

一个对自己评价过高、自以为了不起的人,往往看别人都不顾眼,别人都是笨蛋、傻瓜,一无是处,只配听吆喝,这样的人,怎么可能正确、客观、公正地认识别人呢?

还有一种情况,叫以己度人。人们有一种倾向,即总是假设别人与自己相同,当经济地位、文化水平、年龄相近时尤其如此。这在估价与自己相类似的人时,准确性当然会高一些,但也不是完全可靠的,因为两个人是不可能完全一样的。而遇到和自己不相似的人时,就更不准确了。误解往往由此而产生。

例如,认为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别人也一定感兴趣,可看到别人并不是如此时,内心轻则失望,重则不满。这样的情况是很多的。更有甚者,一些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成天瞎猜乱想,东窜西说,使得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受到严重损害,这是最低等的一种表现。

德国有句谚语: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鞋子来丈量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人们总喜欢根据自己的标准来衡量他人。

总之,要想窥见他人的真实面目,或者说,想要摒弃关于他人的歪曲印象和虚妄看法,就必须客观地认识他人,同时也客观地认识自己。这是我们应该牢记的。

设身处地

我国有句老话“看人挑担不吃力”。仔细琢磨这句话,可以感到回味无穷,启迪不少。

有时候,我们常常百思不得其解,“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只要你在内心假设处在此人那样的位置和情况,你会怎样做,就会明白此人的行为。你也许会发觉,你也不得不和此人曾经做过的一样,甚至还不如此人。

“设身处地”,这不仅有益于搞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了解别人的最简单的一个方法。

A当小科员时,常常在背后议论科长无能,“一件小事也要考虑再三”,“优柔寡断”,宣称如果有朝一日能“掌权执政”将如何如何,大有一番扭转乾坤的气势。事有凑巧,不久A果然“上马施政”;结果大半年下来也不过如此而已。A深有感触地说:“看人挑担不吃力。现在才知道办一件事是多么难叼!看来前任科长不是优柔寡断而实在是身不由己,何况在那样的情况下还做了许多事,真是不简单啊!”

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一个人。

不要靠得太近

西方有这样一句谚语,说出了一个很平常但又深刻的道理:“英雄的妻子,不知道自己的丈夫是英雄。”

事实常是这样,对于朝夕相伴的人,一方面非常熟悉,闭上眼就能说上十几条特点;但另一方面,对其特点也容易漠然视之,有什么新变化、新发展,也常常不注意了。

要深入了解一个人,就应该长时间与其接触。但是,这又会造成习惯上的错误,有许多问题反而难以觉察,因为“脸挨着脸,就看不见脸”。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对人恰如其分而正确的理解无需经过长期的、过分亲密的熟悉。在时间长短、密切程度和恰如其分的认识等参数之间,最有可能存在着曲线关系。更准确地使人们彼此相互理解,必须有某种最适合的时间和适度的密切程度。这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有一方面不合适,就会限制有关的必要信息。

与此同时,长时期的过于密切的相处,很可能歪曲相互理解的准确性,给对方凭空抹上许多色彩,或过高地估计了对方。要知道,“情人眼里出西施”。两个互相很要好的人,彼此在内心留下的都是对方美好的形象。这对于认识一个人是不利的。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熟知并非真知”。

因此,在与一个人的结识时间不过长、关系不过密时头脑要冷静客观,这时对于正确地认识此人是最适合的。

大胆地猜猜看

要认识、判断一个人,不妨先根据此人留给我们的最初形象来进行分类,假设就是这么一种类型的人:然后,再在实际生活中逐步去有意识地观察,看看是否符合我们的假设。如果全部符合,此人就是我们原来假定的那种人:如果全部不符合,此人就是另外一种类型的人;如果部分符合部分不符合,此人就是具有这种类型的人所具有的某些特征,一般这种情况最多见。这样,至少有助于我们的认识。

大数学家高斯曾说过:“如果没有某种大胆放肆的猜测,一般是不可能有知识的进展的。”现实生活中也是这样。

当然,运用这种方法,首要条件是已具有了认识人的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应注意不要落人定势心理的陷阱,用先入为主的框架套人。分类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与实践是否相符。要灵活,而不要偏执、死板。记住,我们仅仅是假设。

因此,不要作极端的判断。作为社会的人,其心灵世界是极其复杂、极其丰富的,不可能是单一色的。高尔基在他的长篇小说《三人》里,曾经借主人公伊利亚的口说过这样的话:“如果一个人是坏的,也还有好的地方;如果一个人是好的,也还有坏的地方。我们的灵魂是多色的,随便什么人都是如此。”

人性是不可能有极端的。假如你喜欢十全十美的标准人物,那么文艺作品也许能满足你,但是在你的一生中恐怕永远也不会遇到这样的人。人若要达到完善、完美,还需经过漫长的“修炼”。

勿以貌取人

人们长期以来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好人必定是身高体壮、眉清目秀;而坏人则总是形容猥琐、贼眉鼠眼的。

其实,人的相貌之好坏,与其内在素质之优劣,并非都是成正比的,大圣人孔子、周公其貌不扬,但他们都功业卓著,名垂千古,使后人仰慕不已。而桀和纣,尽管长得英俊高大,是当时天下有名的美男子,但结果却身死国亡,遗臭万年。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如果仅以相貌来判断人,最终会失误的。唐朝的安禄山,长得肥胖,肚子很大,一副忠厚的样子。一次唐玄宗问他:“你这肚子里都装些什么玩意?”安禄山答道:“我的肚子里装的只有对你老人家的赤胆忠心,别的什么也没有。”唐玄宗听了心花怒放,对安禄山益发信任。可后来,安禄山却兴兵作乱。

总而言之,只有在实践中考验、识别一个人才是最可靠的,才能减少判断失误。

诸葛亮在《知人性》中说:“知人之道有七焉:一日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日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日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日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日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日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日期之以事而观其信。”

比较是一个好方法

俗话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认识人也是这样。见得人多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张三与李四的差别,李四与王五的不同了。

比较,是我们认识周围世界和思考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比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例如,一个买鱼的人说,“现在鱼真贵”。之所以认为鱼贵,是和过去相比,过去几角钱一斤的鱼,现在几元钱一斤。又如,“今天天气真好”,这总是和过去有几天不好的天气比较而言的。我们也时常这么说:“老张家的两个儿子长得挺相像,可老大老实,老二滑头”,“老李的两个女儿都长得水灵灵的,不过小女儿比大女儿更漂亮”。说某人聪明、漂亮、高尚,或者愚蠢、难看、卑劣,都是和别人对比而言的。

可以说,心理比较是人们普遍的心理状态,没有比较是不可能的,问题在于怎么比。对比的方法正确,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如果只有横向视野,没有纵向视野,或者只看近不看远,就会由此产生各种错觉、猜疑和误会。

比较是一个好方法。它对于认识人,分辨出人们之间的微小差异是有很大帮助的。

跳出感情的圈子

正确地认识—个人之所以极其困难和复杂,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感情对于我们的理性的干扰和影响,使我们常常迷失方向,误入歧途。

当我们认定某人是好人时,其一切就都变成好的了;当我们认定某人是坏人时,其一切就都又变成坏的了,甚至以前做的好事也说成“别有企图”。感情,主宰着人的内心,神秘而且无所不在,有时甚至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