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的自主创新模式研究
28369100000013

第13章 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的提出背景及其特点

4.2.1 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的提出背景分析

(1)持续型自主创新是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当前,总量日益庞大的中国经济在前行过程中,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资源、环境压力和日益增多的贸易摩擦。高消耗、重污染、自主创新能力弱的粗放式的增长方式,使中国的发展之路愈走愈窄。有资料显示,仅钢铁一个行业能耗就占中国能耗的1/10,一半铁矿石依靠进口。购买能源、原材料的外汇支付压力十分沉重;中国是世界贸易大国,但却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的低端。中国加工贸易占外贸的近六成,出口产品少有自主知识产权。高档机电产品大量依赖进口。中国出口8亿件衬衫所得利润才能换回一架空客A380飞机。全国生产的3万多种药品,95%以上为仿制品,特别是代表未来发展趋势的生物制药,自主研发的品种屈指可数。中国市场所需芯片与电子元器件85%以上依靠进口,高端核心芯片与电子元器件99%以上依靠进口。可见,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只有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把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

(2)持续型自主创新是引导中国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导因素

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看,自主创新已成为支撑和引导经济社会未来发展的主导因素。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2020年人均GDP要由现在的约1000美元上升到3000美元。国际经验表明,这是实现工业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传统生产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边际贡献率将出现递减趋势,而体制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创新与科技创新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从中国的基本国情看,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中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中国的资源禀赋决定了不可能再走以往大量消耗能源、资源支持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未来15年,资源、能源、环境已经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矛盾和瓶颈制约。(3)持续型自主创新是适应经济全球化和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需要从经济全球化的角度看,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从根本上取决于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依靠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取得国际分工,以廉价商品占据国际市场取得贸易总量增长,很难在急剧变化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可能的机遇,更难以在国际分工与合作中取得互利共赢。

从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角度看,一个发展中大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必将引起世界经济利益格局的调整,但当前中国科技水平仍相对落后,一些重要领域的关键技术和重大装备仍依赖进口。中国有着世界上规模第二的电子信息产业,但目前在生产中广泛运用的核心技术几乎都掌握在国外。高精尖数控机床也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制约了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技术进步。

(4)持续型自主创新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把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结合起来。要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技术制高点,实现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重点跨越;要集中优势力量,整合科技资源,在信息、能源、环境等关键领域,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集成创新与突破,带动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要把引进基础上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从体制机制入手,克服重引进、轻消化吸收的现象。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具体通过突破重大工艺流程调整改造传统产业,通过加强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不断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引导未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因此,基于以上现实背景的分析,自主创新模式的选择需要结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对此,本书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该模式主要突出自主创新的可持续性,突出自主创新模式选择的持续竞争力的提升。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十七大报告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对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讲话精神,我们认为,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是指以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为目标,通过国家和区域层面的制度安排与政策设计,充分发挥各创新参与者(政府、大学和科研院所、集群企业)在知识的创造、扩散、使用过程中的协调与协同,寻求资源的最优配置以产生创新性技术,并使之产业化且获得商业利益的自主创新模式。

4.2.2 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的主要特点

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注重的是自主创新需要面向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进而提升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其特点主要表现为:

(1)注重于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

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体现了中国自主创新模式发展的实际,体现了中国国情和中国特色。这种中国特色就是要回应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即自主创新需要注重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提升集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自主创新是破解结构不合理和增长方式粗放等国民经济重大瓶颈难题的必然战略选择。对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面对十分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内重大的科技需求,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我们必须自主建立推进结构调整、促进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技术基础,将自主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就是要使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找到真正的切入点,这不但是我国科技发展路径的重大战略选择,也是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重大突破。因此,需要将增强集群企业持续型自主创新能力作为集群企业持续竞争提升的重要战略。

(2)注重于自主创新的综合性和可持续性

自主创新系统作为一个能力系统,它不是指某一项能力,而是由若干能力要素组合而成。其中,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是持续型自主创新能力结构系统中的两大核心能力要素,二者互为环境和条件,并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中共同演进与发展。按照系统论的观点,不同系统间结构变化具有相关性,一个系统的结构变化会引起另一系统的结构变化;换言之,技术创新能力和制度创新能力的不同组合、变化方式将导致持续型自主创新能力功效的不同。持续型自主创新能力是由技术创新能力、制度创新能力等方面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的综合性能力。同时,持续型自主创新体现的是自主创新的持续性,是自主创新理论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结合,自主创新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要通过自主创新实现国家和区域集群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集群企业竞争力的持续性和长久性。

(3)注重于自主创新的网络化

持续型自主创新的网络化系统包括用户企业、供应商、相关企业、竞争企业及其他联盟企业,它们之间通过产业价值链、竞争合作或其他内部联结模式结成空间立体网络,从而实现互动。可以说,持续型自主创新模式是由各种创新资源组成的有机合作体,创新能力的大小并非各创新参与者创新能力的简单加总。按照哈肯森(Harkanson)的观点,网络是具有参与活动能力的行为主体,在主动或被动的参与活动过程中,通过资源流动,在彼此之间形成的各种正式或非正式关系。因此,提升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的关键是要使各种创新单元在运行的网络系统中优化组合,共同发展,产生“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协同效应。在本书研究中,我们不仅强调集群企业与政府、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各主体之间的网络化联系,同时还强调通过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的跨时空界限的网络化联系。

(4)注重于自主创新的开放性和生态化

当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民族国家在全球范围内获取和配置创新资源成为构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关键,原来的那种“封闭起来搞发展,画地为牢求创新”的模式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为充分利用各国不同的创新资源,降低创新的风险和成本,各国的创新活动纷纷朝着国际化、全球化方向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大背景下,抓住发达国家创新国际化的趋势,从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树立清醒认识,为了更好地促进集群企业持续竞争力提升,应继续坚持扩大对外开放,走开放式的自主创新道路。创新系统的开放性充分体现集群企业的开放性自主创新文化,强调通过自主创新形成自己个性的同时,也不否认通过兼容并蓄、取长补短发展自己。因此,集群企业开放性的自主创新文化强调要以开放的姿态关注不同企业文化之间的交流和借鉴,进而形成符合本企业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企业自主创新文化。而自主创新系统的生态化主要体现自主创新需要通过技术、制度、管理等层面创新,构建自主创新内部各要素之间的协同共生关系,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实现资源的集约利用与可持续开发,实现环境友好和有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