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绿色校园
28459800000010

第10章 美化校园——优化环境(1)

一个和谐的校园离不开一个优雅的学习环境。优美的校园就像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优美的环境,让我们懂得珍惜,学会爱护;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我们知书达礼,更加文明;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学习进步,道德高尚;优美的校园环境,让我们学会谦让,学会做人。

美化校园环境

早晨第一缕阳光悄悄洒落在校园时,我们身处郁郁葱葱的树林,耳边是悦耳动听的鸟鸣声,伴随我们清晨的读书声,这是何等的心旷神怡!是的,这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这就是我们的校园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在一个清洁、舒适的环境中学习生活,健康地成长,而美丽的环境需要我们共同营造,文明的习惯靠我们平时一点一滴地养成。

校园环境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流学习、学校发展的载体。环境总是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因中心事物的不同而不同,随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而影响校园环境的中心事物,就是我们。

那么,我们该从哪些方面美化我们的校园环境呢?

生活环境的美化

当我们在绿树成荫的校园中漫步时,一定会感到心旷神怡;当我们在整洁优雅的环境中学习时,一定会感到心情舒畅;谁不希望在一个纯净,美丽的校园环境里学习生活呢?但优美的校园环境是要靠大家共同来营造的。可是仔细想想,近年来,有些学校环境卫生工作做得并不完善。尽管有明文规定,但花丛中,仍能发现饮料瓶的踪迹;小道旁,仍能找到糖果的外衣;教室里,还会有“天女散花”的游戏;楼道上,还看见“纷纷扬扬”的灰尘……或许我们离最终理想目标还差得很远,但我们却可以一点一点,杜绝这些身边的小事。随手捡起垃圾,爱护花花草草,这是作为公民应尽的义务。

学习、道德环境的美化

良好的学风能够影响到整个学校的校风。我们为了美化学习环境,首先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好学习,善学习。懂得将书本知识灵活地运用到生活中去。我们不提倡“机械式”的学习,但我们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会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合作。我们不求历史名宿在此烙下多少痕迹,我们但求自己能够在学校写下一些美好和记忆。我们不苛求别人给我们一个景色优美的校园,我们追求的是自己营造的一种蓬勃向上,脚踏实地的学习氛围。

道德是做人的基本。在美化自然环境的同时,我们也要使自己的行为、语言“干净”。文明用语,规范行为,尊师敬长,这些虽说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它却是美化德育环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校园整体气氛的美化

校园的整体气氛应该是和谐美好的。实现和谐,是自古以来人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愿望。而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构建和谐文明校园环境也将是一个永恒的主题。营造和谐的校园气氛需要建立和谐的同学关系。关心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校园的温馨。保持良好的心态,宽容待人,同学之间友好相处,从而打造和谐的人际关系。整体的气氛应该是轻松活跃,积极向上的。我们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个性,但我们也有共同的对美的追求,而这种美,就是和谐的校园气氛。

同学之间载满青春的欢笑,老师之间洋溢欣慰的笑容,师生之间流露真挚的情感。这才是校园环境内在美的所在。

校园环境的美化,关系着这里每一个人,美丽的校园环境靠大家来创造。让我们在校园里奏响和谐的乐章和令人鼓动的交响曲,让我们的校园永远美丽!

大自然的呼救——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

我们大家都渴望有一个美好的家园,都希望生活在象花园一样的环境里。环境,是我们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已。

倘若环境中没有树木等绿色植物,那世界将变得多么可怕。环境不会这么美,空气变得浑浊,食物也没有。地球上会像月球上、火星上那么荒凉,那么寂寞。这样的环境你们喜欢吗?

所以,我们所有人都要珍惜绿色生命,爱护绿化,用实际行动来为绿色的世界增光彩。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可以这样做:在家里,我们可以种一棵小树,养一株花草;在生活上,我们要节约一张纸,少用一次性筷子;在公园,我们要保护草坪,爱护植被,不要去踩踏它们,因为现在正是它们萌芽的时候。在校园,我们可以在教室的窗台上种上一盆盆花,也可以给校园花坛里的小花浇一点水,给操场上的小树培一培土……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爱树、育树”的传统。爱白杨的挺拔,爱垂柳的柔美,爱松树不屈的风骨。除了这种精神的寄托外,人们更看重它的实用价值。有了树,才会有和谐美丽的大自然;有了树,才有清爽、新鲜的空气;有了树,才会有高楼、房屋、矿山、铁路。

树,它不仅能防风固沙,保持水土,还能美化环境,是城市的忠诚卫士,它用它特有的颜色为城市披上绿色的新装。这个忠诚的城市卫士,为了美化城市,还真做了不少的“工作”呢!比如绿树进行光合作用,提供人类呼吸所需的氧气。它还是吸收氮气、二氧化碳、臭氧的天然净化物,并且具有调节空气温度、湿度,吸粉尘、噪音等功能。所有这些,都使得人们不能不重视绿树的作用。于是才有了这一年一度的绿色节日——植树节。如今,植树造林已成为民族风尚,绿化家园成为时代的追求。

然而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仅仅为了一点点个人私利,不惜破坏整个人类的生态环境。滥砍滥伐,造成大量水土流失。想想我国的母亲河——黄河正面临着断流的危险;想想98年长江、嫩江流域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使多少个家庭流离失所,有家难归;想想2012年6月下旬席卷湖南大部的强降雨在当地造成严重洪涝灾害。至使107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亿多元人民币。这一切都是人们不注意生态保护结出的苦果。是大自然对人类滥砍滥伐行为的惩罚。

同学们,我们要积极行动起来,美化绿化我们的校园。对我们同学来说更重要的,要争做绿化宣传员、环保卫士,要爱护我们校园中的一草一木,爱护我们这个城市中的一草一木。

同学们,从我做起,从你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做绿化、美化环境的有心人,我坚信,我们的校园将更加美丽,我们的城市也将更加美丽!

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校园

教育,使学校和广大师生成为建设生态文明的自觉实践者。绿化与美好同在,绿色与文明同步,让我们的校园绿起来、美起来,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使每一所学校都成为城市和乡村的美丽风景。

师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是文明的标志。有了绿色,我们的世界就会生机盎然,我们的环境就会更加优美,我们的未来就会充满希望。然而,随着人类对森林和湿地的过度开发利用,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湿地缩减、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全球生态危机日益加剧,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携手应对生态危机,维护全球生态安全,共建人类绿色家园,已成为世界各国的共同追求。

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决策,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使我国成为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广大校园是国土绿化工作的重要领域,广大师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全国绿化委员会、教育部、国家林业局、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决定联合在全国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的活动,就是要引导广大师生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做好校园绿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加速实现绿化祖国的目标。这是继绿色奥运之后的又一次大型的绿色行动,是建设生态文明的一项生动实践。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通过开展“弘扬生态文明,共建绿色校园”活动,广大师生把校园装扮得更加美丽,让绿色延伸到学校的每一个角落,让树木与树人在每一所学校完美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和树木一起健康成长,将来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树立绿色理念,争做绿色达人

也许有的同学认为“绿色校园”就是校园里种了很多花草树木,绿化好,四季常青,这只说对了一半,其实“绿色”不仅指绿化,绿色更是一种低碳理念、是一种环保态度、是一种生活方式。因此“绿色校园”更重要的是学校环境教育的开展促使全校师生养成较强的环保意识,而且每个人都有环保的自觉行为。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创建“绿色校园”?

这是因为地球只有一个,环境是我们人类及自然界所有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现在的地球被我们人类弄的伤痕累累,20世纪发生的环境公害事件在几十年后的今天还在影响着我们。现在的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环保意识淡薄,道德底线滑坡,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时刻都在因环境被破坏而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甚至伤害。爱护地球、维护生态和谐已经成为全世界人民共同的意愿,保护环境迫在眉睫。可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生态文明之路,但是这决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办到的,需要几代人共同努力,并长期坚持才能最终实现,也只有真正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才能持之以恒地开展环境保护工作。而教育是环境保护的原点,唯有创建“绿色校园”是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最基础、最高效、最长期的载体。

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什么是“绿色校园”,也知道创建“绿色校园”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可是接下来,我们该做些什么呢?

第一,教室里取消垃圾桶,外卖不得送进校内,乱丢垃圾或在校园内的公共场所吸烟要罚款。

第二,当你看见水龙头没有关紧,自来水在滴着,如果你立刻想到,这是浪费资源,说明你已经有了“环境意识”。当你看见有人随地丢垃圾、随地吐痰或吐口香糖,你会觉得这种行为不对,既不文明又破坏环境,这也表明你已经有了“环境意识”。当你看到某工厂将工业废水或垃圾,直接排进江河里,或看到某工厂在焚烧工业垃圾,如果你会想到这对环境危害太大了,应该要有相关部分来治理治理,这表明你的“环境意识”很强;反之,对上述现象如果你熟视无睹,那说明你的“环境意识”还很淡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