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绿色校园
28459800000009

第9章 绿色校园——低碳生活(3)

2010年3月22日是第十八届“世界水日”,同时也是第二十三届“中国水周”的第一天。联合国确定2010年“世界水日”宣传主题是“清洁用水,健康世界”,中国纪念“世界水日”和开展“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严格水资源管理,保障可持续发展”。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人人有责。低碳生活也是为了保护环境,节约地球资源。因此,提倡低碳生活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

无论生活在农村还是城市的人们,在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时刻都要养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生活中,节约用水的地方太多,只要略微注意下就能做到。譬如,用水后拧紧水龙头开关;打开水龙头开关洗手时,水量适中即可;生活用水重复利用,洗菜洗衣服的水,可以存放着用来冲马桶等等,而农民朋友们在农业灌溉用水时则尽量科学利用,能节约则节约,尽量做到生活中的每一个用水细节都要有节约意识。

为什么要提倡节约用水?世界上为什么专门有一天为“世界水日”?中国为什么会有“中国水周”?那是因为,虽然,我们地球表面三分之二都被水覆盖着,水资源总量很大,然而其中97.5%是苦涩的海水,淡水仅占2.5%,而在这有限的淡水资源中,90%是人类难以企及的南北两极冰盖、冰川、冰雪。此外,还有一定比例的深层地下淡水资源很难被利用。因此,人类目前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相当有限,只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0.26%。

而今,随着世界人口增长与工农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不仅全球淡水用量飞速增长,水资源污染也日益严重。有统计说,在发展中国家,约90%的污水和70%的工业废水未经处理就排入河道,这严重威胁到饮用水安全及生活用水的供给。因此,我们不但要提倡节约用水,而且还要时刻想到保护好我们人类共有的宝贵水资源。3月22日是关于“水”的特殊节日,全社会在积极提倡低碳生活时应当从节约每一滴水开始。

自带水杯,少喝瓶装水

如今欧美一些国家正在掀起少喝瓶装水的倡议,因为生产瓶装水要比生产自来水所消耗的能源高1万倍,而那些瓶装水留下的聚酯瓶,无法自行降解,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在学校做个环保健康达人,就从自带水杯开始吧。

好莱坞明星们也兴起了一个小举措,即自带一个不锈钢保温杯或者塑料杯的喝水方式,不但有利于健康,还能降低环境污染,而绿色洁净的环境正是我们的健康之源。同时,它带来的并不仅仅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远期效应,而是跟每个人的健康都有着密切的关系。曾经被瓶装水、软可乐们紧密包围着的我们,已经在不知不觉中陷入“饮料水”的温柔陷阱。

“自带水杯,喝健康温水”,一个小举动,不但有利于健康,还能降低环境污染,而绿色洁净的环境正是我们的健康之源。水健康专家声称,只要符合三个条件的水,才是健康的水——第一,无毒、无害、无异味;第二,满足人体的营养需求,呈现微碱性,包含天然矿物质;第三,具有活性。

自带水杯,可以让我们不仅保护了环境,远离安全但不够健康的纯净水,还能让饮用水免受不安全饮具的污染,用新鲜活力的开水滋养身体,营造我们健康的身体水系。

如果天天喝瓶装纯净水,虽然安全但不健康。有关专家称: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的水是应该含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而瓶装纯净水中不含有任何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矿盐含量和硬度都近于零,只是一种“退化了”没有活性的“死水”,如果长期都饮用纯净水,无法提供人体所需要的营养元素,还可能导致体内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溶解于水中,并随体液排除体外,导致营养元素的进一步缺乏。因此,纯净水只是一种安全的水,但从长期的身体健康来讲,纯净水并不是一种健康的水,不适宜长期持续饮用。

养成低碳生活好习惯

简单来说,“低碳”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去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只要你愿意主动去约束自己,改善自己的生活习惯,你就可以加入进来。当然,低碳并不意味着要刻意去节俭,刻意去放弃一些生活的享受。其实,只要你能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到多节约、不浪费,同样能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简单理解,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主要是从节水、节电、节气和回收等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主要包括以下一些低碳的良好生活习惯:

1.每天的淘米水可以用来洗手、擦家具、浇花等。干净卫生,自然滋润;

2.将废旧报纸铺垫在衣橱的最底层,不仅可以吸潮,还能吸收衣柜中的异味;

3.用过的面膜纸也不要扔掉,用它来擦首饰、擦家具的表面或者擦皮带,不仅擦得亮还能留下面膜纸的香气;

4.喝过的茶叶渣,把它晒干,做一个茶叶枕头,既舒适,又能帮助改善睡眠;

5.出门购物,尽量自己带环保袋,无论是免费或者收费的塑料袋,都减少使用;

6.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

7.多用永久性的筷子、饭盒,尽量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餐具;

8.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避免浪费用电;

9.尽量不使用冰箱、空调、电风扇,热时可用蒲扇或其他材质的扇子。

经过手工的再创造,你会发现原来废物也是宝,这样的家居环境健康且充满了创意的小欢乐。

“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崇尚低碳生活

逐渐模糊的灿烂星空,悄悄融化的高山冰雪,慢慢消失的蛙声一片……朋友,你可知道这一切正告诉着我们一个严峻的现实:在资源和能源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在环境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的今天,人类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不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威胁!

在2009年12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峰会上,温总理指出:气候变化是当今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遏制气候变暖,拯救地球家园,是全人类共同的使命。每个国家和民族、每个企业和个人,都应当责无旁贷地行动起来!

我们必须要低碳出行、降低碳排放,热爱生活,并兼顾疼惜地球,从身边小事做起,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满足基本需要,限制奢侈浪费,做一个环保时尚的减碳达人。

节能减排,生态文明,已经成为世界性的共识和使命。随着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的结束,人们便加快了将这种共识转化自觉行动的步伐——遏制气候变暖,发展低碳经济。广大青少年学生应该立即行动起来,崇尚低碳生活,共创节约校园。

树立低碳意识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追求,也是党的十七大做出的重大发展战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仅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关系到当代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低碳经济与校园息息相关,节约校园与我们责无旁贷,我们要不断增强节能低碳的紧迫感和责任感,牢固树立低碳理念,人人争做低碳标兵,处处体现低碳文化,时时参与低碳行动。

养成低碳习惯

低碳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低碳既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生活方式,举手投足皆可低碳。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节约粮食是低碳;爱护树木、不践踏草坪,讲究卫生、不乱丢杂物,健康出行,少乘机动车,也是低碳;不用一次性用品、少用塑料袋、不买不必要的物品更是低碳……

积极策划并走出校园宣传低碳

开展“小手拉大手,家校齐努力”活动,让“低碳行动,从我做起”走向每一个家庭,组织青少年学生面向社区进行低碳知识的宣传,发放倡导低碳生活的宣传材料,让我们做环保低碳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示范者。

来吧,同学们,为了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为了我们的校园更加美丽,为了我们的地球多份绿色,让我们携手走进低碳生活,共创节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