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绿色校园
28459800000008

第8章 绿色校园——低碳生活(2)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不是口号,而是一种行动,需要我们积极参与、主动践行。在我们的校园里:坚持饮料瓶回收,变废为宝;开展毕业前的书本讲义回收义卖活动。我们在行动,但我们做的还远远不够……我们应切实做到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每一张纸、每一滴油、每一寸布、每一粒米,大力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坚决杜绝奢侈浪费的行为,为改善我们的生存环境贡献一份力量。低碳其实很简单,我们只需要花一点点的关注,就可以做的很好。

最后,我们做“低碳减排,绿色生活”的创新者

低碳减排,绿色生活,不要墨守成规,它是一种智慧,只要我们勤于动脑,勇于探索,就会有很多收获。我们应主动运用生活领域中的节能环保新技术、新材料,并将好的经验与建议推荐给身边的每一个人共享。要充分开发有效的节电、节油、节气、节煤、节水及资源回收、废物利用的方法,积极探寻和总结低碳生活小窍门。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创建绿色校园从低碳生活开始,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为“低碳理念”的传播者,成为“低碳生活”方式的践行者,成为低碳生活的创新者,让“低碳生活”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态度和习惯!请在我们的生活中进行简单的低碳……用自己的力量抹去自己多余的碳足迹!汇聚我们的力量,让我们的校园充满绿色!

倡导低碳生活,构建节约校园

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可能地少,从而尽可能的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由此可见,低碳低能耗跟自古以来就倡导的节约一脉相承。体现在大量时间在校园里生活的学生们身上的低碳生活的具体实践就是合力构建节约型校园。

没有复杂的政治和经济利益和激烈的文化冲突,体现在我们身上的低碳、节约很简单。简单到只需一个动作:看到室内阳光充足,自觉地将还亮着的灯关掉;夏季开空调,注意将温度调在26摄氏度,而不是25摄氏度或更低;看到没有拧紧的水龙头,随手将它拧紧;顺手翻过正面用完的纸张,将反面再次利用、用完电脑直接关机等等。稍微复杂一点的不过是下面几个问题:不用一次性筷子和一次用的塑料袋、不浪费粮食、教室里垃圾分类、少喝一瓶碳酸饮料、多喝一杯白开水等等。

在校园中的低碳就如此简单。简单到没有任何人因为能力的欠缺而做不到。但同时,即使没有复杂的政治经济利益和激烈的文化冲突,体现在我们身上的低碳节约也很困难。困难到我们几番倡导也很难全面实现。

困难主要体现在实践上。多少同学看到亮着的多余的灯光能顺手将它关掉;多少用了一点的纸张被无情的扔在垃圾桶里;多少次我们看到厕所里的水龙头在哗哗流水却无人理睬,更不用说那诸多一次性用品的巨大浪费了。由此可见,简单的低碳实践起来很难。难在危机意识的匮乏,难在良好习惯的养成,难在责任心的树立,以及由此而成的实践难。就是这诸多困难的存在,才在校园中出现以上与节约背道而驰的景象。即使这所学校里英才汇聚!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身上肩负的“低碳”、“节约”任务非常重大。特别是由于身上耀眼的光环而带来的巨大的示范效应。那么,让我们从合力构建节约型校园做起,养成节约习惯,争作身边人的榜样,使“低碳”、“节约”成为我们内涵的一部分,从而在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自然而真切的在低碳、节约方面发挥我们的榜样力量和带头作用,使更多的人加入到低碳的大军中来,身体力行。

低碳,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为了我们美丽的校园和家园,为了若干年后,我们和我们的子孙们能够喝上更干净的水、看到更蓝的天,呼吸更新鲜的空气,为了使类似于海南洪涝之类的灾害不再有或少有“人祸”的因素,那么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做一个紧跟时代潮流的负责任的青少年学生!

绿色校园运动,从用餐开始

有些地方——无论是在幼儿园,还是在中学——学校的餐厅不再使用托盘,而且还自己种起了蔬菜、制作起了肥料,变得越来越环保。

1.无托盘餐厅,一举三得

现在很多学校已经不再使用托盘——这一长方形的餐厅象征物。学校管理层认为,此举使浪费现象明显减少。除了省水,还能少用清洁剂。更有趣的是,食物浪费量也有了40%的减少。

2.餐具回收和家居式用餐

学年伊始,每位学生都会分到一个可再用水壶。餐厅也不再提供塑料餐盘。如果学生想要外带,可以一并将餐具带走。实践证明:这套做法是可行的,因为宿管部门和餐饮部门通力合作,在每层公寓都放置了餐具回收点,学生们可以将带走的餐具放到回收点,每天餐饮部门会及时收回这些餐具。

同时,学校的餐厅也从托盘化作业改为居家式就餐。如果比较一下普通餐厅和居家式就餐,就会发现后者的浪费率明显更低。学生人人用瓷碗吃饭,自己摆放餐具和清理餐桌。吃剩的食物要么被投入厨房的肥料箱,好用来给花园施肥,要么放到教室的昆虫箱,喂虫子吃。在此之后,除了可再生材料制成的纸巾外,学校不再产生任何垃圾。

学生不可以在教室里吃东西

有许多同学在教室里吃东西,他们所谓的:“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为了充饥,更有精神上课。”都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先说说“在教室”。许多同学买零食后,废弃物“随手一扔”,对班级、校园环境造成的污染极大。教室是学习的天堂,知识的海洋,而不是食堂。这样使我们呼吸的空气更加浑浊,使本应该清洁的教室受到污染。这种“乱臣贼子”应该受到惩罚。

有的教室后面的垃圾“成山”,也是因为许多同学没有环保意识,刚买的零食吃完后,选择了“随手一扔”,只有少数人愿意多走几步路,将零食的废弃物扔到垃圾桶里去。其中对环境危害最大的是塑料袋,请别小看这些小小的塑料袋,据全国环保部门的统计,全国一天内的白色污染,可以覆盖全国国土面积,总质量达到了整个欧洲“白色污染”的一倍多,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这种污染在学校也非常明显,不仅在操场、走廊内、教室里,校园里随处可见,教室里的几个垃圾桶每天都几乎装得满满的,而同学们就是这些“垃圾和污染”的制造者。

再说说“吃东西”。同学们在教室里吃的东西,一般都是“垃圾食品”。何谓“垃圾食品”?即像垃圾一样的食物,营养专家称为“空热量食物”,即没有太多营养价值的食物,有些是含有过多的油脂、盐糖、人工色素、防腐剂等化学制品的食物。

垃圾食品吃多了,血糖会很快上升,身体瘦弱,脸色苍白,胃肠不好,对健康影响很大,易患慢性疾病和癌症,且影响智力。常吃垃圾食品,大脑失去灵活性,吃垃圾食品的人更愿意用暴力行为解决问题,脾气也更坏。

花钱买零食造成的危害还不止这些,久而久之,养成了乱花钱的习惯,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丢在了一边。

所以,我们每个同学都应真正认识到在教室吃垃圾食品造成的诸多不利,逐步养成健康饮食、健康生活、健康学习的好习惯。

“世界水日”话节水

为了让全世界关注水问题,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根据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制订的《21世纪行动议程》中所提建议,通过了第193号决议,确定自当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设立世界水日的目的是为了推动世界各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性统筹规划和管理,加强水资源保护,并通过开展广泛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公众对开发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