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楚材,字晋卿,生于燕京(今北京),契丹族,为辽东丹王突欲的八世孙。
耶律楚材生于世宦门第。他自幼勤学,博览群书,兼通天文、地理、律历、术数和佛、道、医卜之说,还擅长著述,下笔为文,一挥而就。
成吉思汗即定燕地,遣人访求原辽国宗室人物,于十三年得耶律楚材。他见耶律楚材相貌奇伟,美髯宏声,又颇有才识,十分仰慕,诱劝说:“辽、金为世仇,你是辽国皇族后裔,为金所灭,我要为你雪洗国仇家恨。”
耶律楚材回答得十分得体:“臣之祖、父皆曾委身事金,既为其臣,岂敢与君为仇。”
成吉思汗从话中知道他甚重君臣之分,是个恪守信义的人,因此留他在身边供职,备咨询。成吉思汗喜得王佐之材,每每昵称他为“长髯人”,而不直呼其名。
耶律楚材决心报答亲顾之恩,借酬平生壮志。
成吉思汗晚年常对其子窝阔台说:“此人是天赐我家,尔后的军国庶政,当悉委他处置。”
在成古思汗一世,耶律楚材是形影相随的股肱大臣,曾被视为“天赐我家”,尊宠至极。
窝阔台汗一世,耶律楚材有顾命之义,拥立之功,为其屹立于王廷埋下根基。但更重要的是他呕心沥血地为蒙古国运筹策,定制度,使这个新生的庞大的政权得以生存,他披肝沥胆的忠正气质,又不能不使蒙古君主肃然起敬。正是基于此,窝阔台汗把耶律楚材当成自己的偏得,国家的骄傲。
早在他即位的第三年,就当面盛赞耶律楚材说:“南国之臣,复有如卿者乎?”
窝阔台汗八年,即灭金后的第二年,蒙古诸亲王集会,大汗亲自给楚材捧觞赐酒,由衷地说道:“我们这样诚挚地任用你,是因为有先帝之命。没有你,中原就没有今日。我之所以能安枕无忧,是全靠你的力量啊!”
当时,正值西域诸国和南宋、高丽的使者前来,语多虚妄不实。窝阔台汗颇为得意地指着耶律楚材对来使说:“你国有这样的人才吗?”
来使皆回答:“没有。此人大概是神人。”
窝阔台汗高兴地说:“你们唯有此言不妄。我也猜想必无此种人才。”
正由于有这样的知遇之情,更由于耶律楚材的气质和胆略,使他能够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灭金战争中,耶律楚材有两个特殊的功绩,即保全生命和收容人才。
蒙古太宗五年(1233)正月,金哀宗完颜守绪从汴梁出奔归德(今河南商丘南),命元帅崔立继续死守被围困的京城。不久,崔立向蒙古投降。
按蒙古的军事传统:凡是敌人进行抵抗的,克敌以后就以屠杀相报。
现在,汴京即将落到蒙古军队手中,统率围城蒙古军将军速不台,派人报告窝阔台汗,准备占领后“屠城”。
耶律楚材听到消息,急忙面奏大汗:“将士英勇作战了几十年,争的就是土地和人民。如今要是得了土地而失了人民,有什么用呢?”
窝阔台汗听后,脸沉下来,露出犹豫不决的神情。耶律楚材接着说:“大凡金朝方面的能工巧匠,以及官民富贵之家,都聚集在这座城里了。把他们都杀了,那我们就一无所得,徒劳地打了这一仗!”
窝阔台汗觉得有理,下诏除金朝皇族外,其余人不杀。当时在汴京避兵灾的一百四十七万户得以免遭屠戮的惨祸。
这一年五月,金国灭亡的命运已经不可避免。金朝大文豪元好问给耶律楚材写了一封著名的信,劝他保护归降蒙古的南方士大夫,他特别开列出54个士大夫的名单,指出这些儒士“皆天民之秀,有用于世者。”
楚材感到元好问的心思与自己相通,他也早已认识到保护这些人才的重要意义。
耶律楚材向窝阔台进言说:“制器者必用良工,守成者必用儒臣。”
他极力强调任用儒臣的重要性。
数年后,耶律楚材请窝阔台派人到各地举行考试,选取儒士。这就是有名的戊戌年(1238年)科举取士,有不少杰出人才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