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谦虚礼貌(下)
28603100000006

第6章 倪鸿宝题诗自警

明朝末年,有两个读书人,一个叫倪鸿宝,一个叫吕晚村,二人在学问上分不出高低,都有点名气。

一天,倪鸿宝去拜访吕晚村。在客厅里,二人一边品着茶,一边纵谈古今,气氛十分热烈。谈着谈着倪鸿宝眼睛扫到了客厅墙上的一副对联:“囊无半卷书,唯有虞廷十六字;目空天下士,只让尼山一个人。”意思是说,我什么书都不去看,只有虞廷十六个字;在读书人里我谁都瞧不起,只有孔丘我让他一筹。

琢磨着这幅对联,倪鸿宝在心里笑了笑,脸上露出不以为然的神色。他知道,所谓虞廷十六字,指的是《书经·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为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意思是说,人心危险难安,道理幽微难明,要精纯专一,抓住事物的中心。在处理问题时,公允得当,不偏不倚。这是后来理学家修心养性的十六字诀。尼山,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倪鸿宝轻轻地摇了摇头,心里暗想:吕晚村以圣贤自居,口气太大,太狂妄了,哪有什么“允执厥中”的味道呢?

他回家里,叹息一番,也针锋相对地写了一联:孝若曾子参,方足当一字可;才如周公旦,容不得半点骄。

倪鸿宝把对联挂在墙上,朝夕吟诵以自警。

不久,吕晚村回访倪鸿宝,一到书房看到了这幅对联。他也知道:曾子参,就是曾参,孔子的学生,以孝顺父母出名;周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有名的贤相。这幅对联是说,一个人孝如曾参,只不过是做到了为人道德的一个方面;才能如周公,也不应有半点骄傲。很自然,这幅对联是针对自己客厅里那幅对联写的,一时觉得很尴尬,举止言谈都有些失态。这一切倪鸿宝都看在眼里。为了缓和气氛,倪鸿宝赶忙让座让茶,讲了很多客套话。

心里不得劲儿,吕晚村坐了不多久,便借故告辞了。回到家里仔细一想,倪鸿宝讲的确实有道理,自己是太骄傲了,应该服气,马上把对联撤了下来。从此以后,倪吕的交往就更密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