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哲理小语心是快乐的根
28688700000006

第6章 宽容——凡事都要看得开(2)

一年期满以后,魏文侯又召见了西门豹。这一次,因为他给魏文侯的近臣们很多钱财,所以这些奸臣们纷纷在魏文侯的面前说西门豹的好话。魏文侯听了以后对西门豹很满意,在接见西门豹的时候也是笑容满面的。

西门豹看着乐呵呵的魏国君臣们,感到十分气愤,就对魏文侯说:“大王,我想向您辞官,请您恩准。”

魏文侯听到了以后很奇怪,就对西门豹说:“爱卿为什么要辞官啊?你今年治理得很好啊!我还想给你升官呢。”

西门豹就怒气冲冲地对魏文侯说:“大王,西门豹以前忠心耿耿,一心为大王治理邺城,让百姓都安居乐业,结果百姓都交口称赞我是一个好官,但是大王却对我很不满意。今年,我在自己治理的地方收了重税,百姓们民不聊生,纷纷骂我是一个贪官,可是我贿赂了您亲近的大臣,所以他们都交口称赞我是一个好官。但是这一年我过得很不开心,看到百姓这么受苦,我晚上都睡不着觉,这样的官我不愿意再当了,所以请大王能恩准我辞官。”

说完以后,他当场就向魏文侯交了自己的官印。

魏文侯听了西门豹的话以后很震惊,于是急忙拉住西门豹的衣袖,对他说道:“爱卿且慢,寡人今天才明白了事情的真相。请你原谅寡人的过失,我保证以后一定会亲贤臣、远小人,不受那些奸臣的左右,一定会任用像爱卿这样贤能的官吏,罢黜那些贪官、蛀虫,希望爱卿可以留下来帮助我。”

西门豹看到国君魏文侯这样向他道歉,气也就消了,就留下来帮助魏文侯治理魏国,让魏国越来越强大。

魏文侯是一个很宽容的君主,他在听到西门豹指出他的错误,并且愤而辞官以后,并没有恼羞成怒,把西门豹杀了,甚至没有因为西门豹驳了他的面子而气恼,治西门豹的罪,反而是马上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诚恳地向西门豹道歉,希望西门豹可以继续做官,帮助他治理国家。

古今中外,有多少帝王有魏文侯这样的胸怀呢?

正是因为他有着这样博大的胸怀,有着这么一颗宽容的心,所以,他才可以把魏国变得更加强大,才会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有魏文侯那样的宽容心态,那样的博大胸怀,这样,我们才能更加接近成功!

7.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秦国的国君,被后世称为“春秋五霸”之一。

同时,秦穆公也是一个宽容的人,他善待自己的臣民,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秦穆公的。

秦穆公有一匹千里马,是西方的少数民族献给他的。他十分喜欢这匹马,给这匹马配了华丽的马鞍,盖了很好的马厩,还专门找了几个马夫伺候这匹千里马,让这匹马长得膘肥体壮。

有一天,一个马夫忘了关上马厩,这匹千里马就从马厩里面跑了出去,一直跑出皇宫,跑到城外。结果,它被一群饥民给抓住,杀掉吃了。等到秦穆公的人找到这匹马的时候,它只剩下一些骨头和马皮马鞍了。

这些士兵和马夫都很担心,他们纷纷想:“这可是秦穆公最喜欢的马啊!现在马被杀了,秦穆公会不会杀了我们呢?不如把这些饥民抓回去,希望秦穆公把气都撒在他们头上,不要迁怒于我们。”

于是,他们就把这些杀马的饥民们带到秦穆公面前,对秦穆公说了事情的经过,然后战战兢兢地等候秦穆公的发落。

秦穆公听了以后,很为自己的马伤心,但是却没有为难那些马夫、士兵,甚至是饥民。

他笑着说:“干吗把他们都抓来啊?都放了吧!还有,我听说只吃马肉不喝酒是会中毒的,就再赏一些酒给这些饥民吧。”

那些饥民本来以为自己吃了秦穆公最喜欢的马都死定了,没想到秦穆公这么宽宏大量,还赏给他们酒,都感动得痛哭流涕,纷纷给秦穆公磕头。

几年以后,秦国发生饥荒,国内民不聊生,晋国就乘机进攻秦国。秦穆公亲自率领大军进行抵抗,这个时候,有三百名壮士主动要求参战,原来他们就是当年吃掉了千里马的饥民。

结果,秦穆公在一次孤军深入中被晋国的军队团团包围,自己也受了伤。这个时候,那三百勇士就护着秦穆公拼死冲杀,晋军抵挡不住他们,就露开一个缺口,那三百勇士就带着秦穆公逃走了。

然后,秦穆公找到了自己的大部队,又给了晋军致命的一击,最终打败晋军。

秦穆公之后感慨道:“当年我的一念之仁,就救了自己一命啊!”

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你宽容地对待别人,别人也就会好好地来回报你。

秦穆公宽容地对待那些吃了他的马的饥民们,而且为了不让他们有心理负担,还赐了一些酒给他们。

结果,秦穆公也得到了回报:他最后被他放过的饥民救了。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别人,然后,我们也会得到回报,别人不一定会救我们一命,但是,这个世界是公平的——好人就有好报。

8.扼杀造反的萌芽

刘邦是一个很有智慧的人,他武功没有项羽好,智慧不如萧何、张良,带兵的能力不如韩信,但是因为他善用人才,所以打败了不可一世的西楚霸王项羽,成为西汉的开国皇帝。

刘邦登基之后,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论功行赏。他先加封了二十几个功劳很大的臣子。从那以后,其他的人就顶着诸侯的位子,希望自己也可以得到一块封地。他们相互攀比自己的功劳,洋洋得意地说自己的功劳比别人的大。

于是,刘邦就很为难,不知道第二批要分封哪些人,想了很久都没有想好,于是第二批的分封名单就迟迟没有出来。

这样过了很久之后,大家的心情就变了。本来大家都觉得自己是有功劳的,但是越想就越觉得自己有一些错误,想到自己以前似乎做过一些得罪刘邦的事,担心刘邦会报仇。于是,大家都串联起来,决定要造反。

结果,这些官员的秘密行为让刘邦看出了一些蛛丝马迹。刘邦很奇怪这些官员聚在一起在密谋什么,于是把自己很信任的谋士张良叫了过来,问他道:“你知道这些官员最近都秘密聚集在一起准备干什么呢?”

张良对刘邦说:“难道皇上不知道吗?他们准备串联起来造反啊!”

刘邦大吃一惊,于是问张良:“真的吗?但是他们为什么要造反啊?”

张良说:“他们因为迟迟得不到皇上的封赏,于是就觉得自己是不是什么地方得罪了皇上,害怕皇上给他们降罪,就决定联合起来造反。”

刘邦觉得很麻烦,又很害怕。他怕官员们这样一造反会危及大汉的基业,于是就问张良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

张良就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他问刘邦:“在这些功臣里面,陛下最恨的是谁呢?”

刘邦想了想之后对张良说:“大家都知道我最恨的人是雍齿,他在我危难的时候落井下石,几乎要了我的命。要不是因为他立了大功,我早就把他给杀了!”

张良就对刘邦说:“那好,请大王立即给雍齿封赏,大家只要看到大王最讨厌的雍齿都能受到封赏,就不会有造反的心思了。”

刘邦听了张良的计策以后大喜,于是立即举办酒宴,并且亲自给雍齿敬酒,还趁着大家高兴的时候封雍齿为候。大家看到刘邦封赏了雍齿,立即放下心来,说道:“连雍齿这样的人都受赏了,我还有什么可以担心的呢?”

于是,一场预谋的造反就被扼杀在无形中了。

一个君主一定要有宽容的心态,一定要有宽广的胸怀。要像刘邦这样善用人才,有宽广的胸怀,容忍得罪过自己的人,甚至是像雍齿那样在自己危难的时候落井下石的人,所以,他得到了别人的帮助,得了天下。而反观他的敌人项羽呢,因为没有容人之量,所以落得一个自刎乌江的下场。

试问一下,如果刘邦没有封赏自己讨厌甚至是憎恨的人雍齿,没有原谅一些以前得罪过自己的人,而是在自己登基以后有冤报冤、有仇报仇,那么,他还能坐稳皇位吗?恐怕早就引起兵变了吧?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学会宽容,要有容人之量,这样,才能够得到成功,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如果我们不能宽容别人,那么别人也不会对我们有好印象。这样只能慢慢地孤立自己,让自己离别人越来越远,使自己成为一个孤僻、让人讨厌的人。

9.被老鼠“咬破”的衣服

曹冲是曹操的小儿子,他从小就十分聪明,曹冲称象的故事可谓妇孺皆知,令人叹服。这里还有一个关于曹冲的故事。

曹操治军很严,所以,他部下的士兵都很怕他。

有一次,他的亲卫库吏在查验仓库的时候,发现曹操经常骑的一匹战马的马鞍被老鼠给咬坏了。这位库吏大吃一惊,觉得自己快要大祸临头了,就哭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