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军事通信
28933400000017

第17章 马可·波罗笔下的元代驿传盛况

1275年5月,马可·波罗随父亲和叔父从地中海东岸的阿迦城出发,途经叙利亚、伊朗,穿越帕米尔高原,进入新疆的喀什、于阗,再经敦煌,到达元上都,受到了元世祖忽必烈的接见。此后,马可·波罗在长达17年的时间内,遍游中国各地。回到意大利后,他发表了闻名世界的《东方闻见录》。在这部书中,他花了大量的笔墨描述元代的驿传盛况。现在我们摘录几段如下:

“从汗八里城(大都),有通往各省四通八达的道路。每条路上,也就是说每一条大路上,按照市镇坐落的位置,每隔40或50公里之间,都设有驿站,筑有旅馆,接待过往商旅住宿,这些就叫做驿站或邮传所。这些建筑物宏伟壮丽,有陈设华丽的房间,挂着绸缎的窗帘和门帘,供给达官贵人使用。即使王侯在这样的馆驿下榻,也不会有失体面。因为需要的一切物品,都可以从邻近的城镇和要塞取得。朝廷对某些驿站,还有经常性的供应。”

“每一个驿站,常备有四百匹良马,供大汗信使往来备用。所有专使都可以有替班的驿马,凡他们留下疲惫不堪的马匹,可在那里换上健壮的马匹。即使在离开大道的多山地区,那里没有村落,各城镇彼此之间又相距遥远,皇帝陛下也同样批示建起同样的楼房,提供各种必需品,并照常定期配给马匹……在他的整个领域内,服务在邮递部门的马匹不下20万,而设备适宜的建筑物,也有1万幢。”

“如果遇某处发生骚乱,或某个首领造反,或者其它重大事件,需要火速传递消息的话,那么驿卒们一日飞驰320公里,有时是400公里。在这种时刻,他们身带一块画有隼的牌子,作为紧急和疾驰的标志。如果是两个驿卒一同前往,他们便在同一地点乘快马同时启程。他们马不停蹄,直到前面约40公里远的又一个驿站为止。随即换上两匹已经准备好的服役的健马,毫不歇息,又拍马前进。他们就这样一站一站地换马连续前进,直到日落为止,他们就走完了425公里的路程。”

马可·波罗的描述虽然有所夸张,存在着以偏概全的缺点,但它基本上反映了元世祖忽必烈时期元代驿传规模大、驿马多、速度快的特点,是研究元代驿传不可多得的珍贵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