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在荒漠上成长的果实法布尔的故事
29165100000014

第14章 “我要收获大自然的秘密”

析里尼安村附近有一片地,放眼望去,满目荒凉。地里尽是大大小小的石头,石头背阳的一面,长着青苔。除此之外,主要生长着一种叫小蓟的植物,俗名叫刺儿菜。它们顽强地从石缝中钻出来,傲然直立着,开着淡紫色的花。花托和长圆状披针形的叶子上,长满了小尖刺,很硬,一不小心,它就会对你不客气。所以,这种植物又叫老牛挫,连牛都怕它。

这是一片无法耕种的地。羊群不到这儿来,因为这里没有青草;牛马不到这儿来,因为它们害怕这里的刺儿菜,连孩子们也不到这里来玩。

法布尔梦寐以求的事情,是能有个野外昆虫实验场。从他19岁在卡庞特腊斯当教师起,整整为之奋斗了三十多年。梦毕竟是幻象,它始终没有变成现实。在经常为面包而焦虑的情况下,实验场是不可能有的。1879年,法布尔已经56岁了,析里尼安的太阳才用迟到的手,抚摸了法布尔。这一年,法布尔得到了一笔稿费,就用这笔钱,他买下了那块只长刺儿菜的荒地,总算实现了自己多年的愿望。法布尔给这块地命名为“哈马斯”,意思是无法耕种的石子地;他还买下了一所破房子,也总算结束了到处租房经常搬家的历史。

析里尼安的人们从没有听说过中国有个古老的传说叫“愚公移山”,但是却也有个“智叟”对法布尔说:

“你真傻!花钱买下这一块不毛之地有什么用?它既不能种菜,又不能收获粮食。”

法布尔笑了,说:

“我要收获的不是粮食,而是大自然的秘密。”

这块地的确让他花费了极大的力气。

必须得让这块地长出植物,没有植物,昆虫就不会来安家落户。

三叶草和蝴蝶花必须依靠土蜂来给它们传授花粉,它们才会生长茂盛。同样,如果没有三叶草和蝴蝶花,也引不来土蜂。

到野外去观察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吧。在原野里或树林里可以看到那里生长着许多高大挺拔的乔木、一些枝条交错的灌木、一些生机勃勃的草本植物、一些漂亮的昆虫和其他许多动物。这些生物生活在那里,好像是偶然凑合在一起的。真的是偶然吗?

到河边去看看吧。那里生长着另一些挺拔的乔木,另一些丛生的灌木,另一些茂盛的草本植物,另一些漂亮的昆虫和其他许多动物。这些生物,也好像是偶然凑合在一起的。真的是偶然吗?

不,当然不是。毅力和勇气使法布尔成为昆虫学家中的权威,他不能受到植物的引诱而放弃昆虫,也不能把爱好昆虫研究和进行植物研究分割开来。

没有土壤,植物是不会生长的。在法布尔的这块地里,土壤少得可怜,仅仅是石头缝里有点红土。法布尔把一些石头撬开,搬走。从石头缝里掘出土,垫在地面上。搬来石头垒墙,还有一些石头,他放在适当的位置,堆在那里,好让蟋蟀等在那里安家。

做这些工作的时候,那些“刺儿菜”可让他吃尽了苦头。数不清的尖刺,把法布尔的双手和双腿刺得到处是伤。

经过煞费苦心的整理之后,“昆虫实验场”上长出了一些杂草,这当然不够。法布尔开始收集各种花卉草木,没过多久,这块荒地就变成了花园。松树、山楂树,他是在野外整棵挖起,又运到这里栽下的;紫罗兰、蛇根花、仙人掌,那都是他种下的或栽下的;迷迭香和风铃草是他翻山越岭从旺多山移来的。

法布尔一生曾攀登过25次旺多山。从山脚到山顶,他把山上各种各样植物的颜色和形状都一一记在心里。旺多山高1912米,比起中国境内的喜马拉雅山脉诸峰,当然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这座山有它自己的奇特之处。特别险峻自不必说,特殊的是山上的气候,与山脚有显著的不同。山脚下暖和,有繁盛的橄榄树,山顶上,一年中却有六个月盖着白雪。攀山的过程,可以陆续看到各种区系的主要植物,犹如做了一次从南方到北方的长途旅行。有一次在旺多山上,法布尔发现有几百只胡蜂挤在一起,他正琢磨胡蜂聚集的原因时,突然从南方刮来一阵风,立刻,乌云密布,天色黑暗下来。法布尔心中一动:

“莫非胡蜂能预感暴风雨的来临?莫非它们聚集一处是为了抵御暴风雨?”

……

由于析里尼安这个地方恰好是在南北两个动植物区系的交界处,所以南北方的动植物在这里都能够生存。而旺多山从山脚到山顶,南北植物一应俱全,法布尔熟知这一点,所以旺多山上的许多植物也给他移过来不少。

这样,法布尔的这个昆虫实验场,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花园。有些植物学家带着珍奇的植物来访问法布尔,法布尔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植物。他总是客气地对他们说:

“谢谢!这个,我的园地里也有。”

一到春夏季节,园地里百花怒放,香气扑鼻,各种昆虫穿着彩色的服装在花丛和树木间乱飞,真叫人眼花缭乱。法布尔欣慰地对人讲:

“这就是我40年来拼命奋斗所得的乐园啊!”

这位已经56岁的学者,就在这个乐园里,又辛勤地劳动了几十年。他把全部精力都倾注在对昆虫的研究上,他揭露了许多昆虫世界的秘密,完成了许多重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