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做好难做的事
29395700000006

第6章 不慎冒犯他人,该如何弥补

说出去的话,做出来的事,就像泼出去的水,它们没有办法被收回来。

更可怕的是,这些话与事伤害了别人的感情,而你却浑然不知。许多人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形,自己在不知不觉中得罪了人,事后还有倒不完的苦水。

如果问题能在最初得到解决,或许就能把不当言语与行为给别人造成的伤害降到最低。这里要你多长一个心眼,能够在第一时间弥补你的错误。最常见的情形就是,当你与别人开善意的玩笑时,却触犯了对方的忌讳,这时,就不要再把玩笑开下去了,而要站在对方的角度表示你的过失,以求得理解。如此,可以及早消除可能产生的尴尬。许多时候,有些事情不是我们提前能够想到的,如果这时冒犯了他人,你该怎么做呢?简单的道歉或许并不是最好的办法。为此,你要学会因事而变,给对方一个更信服的答案。

◆让对方准确地理解你的本意

罗小姐大学毕业后,经过层层考试与选拔,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空姐梦。

她上岗后经过了严格的语言训练,但即使这样一名优秀的员工,还是难免在工作中出现失误,在言语上偶尔冒犯乘客。

在工作中,她经常会本着服务乘客的精神,热情地对待每一位乘客,询问他们是否需要准备一些早餐。一次,她问一位男乘客:“是否需要为您的孩子准备些早餐?”那位男士用不太流利的中国话回答说:“不用了,孩子吃的是人奶。”

她没有听清这位先生的后半句话,为进一步表示诚意,罗小姐毫不犹豫地说:“那么,如果您的孩子需要用餐,随时通知我便好了。”

那位男士先是一愣,随即大笑起来。罗小姐这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说错了话,脸顿时变得通红,为自己的失言窘得不知如何是好。但她马上冷静下来,点头向那位男士示意:“这也许是我们的语言习惯与对问题的理解方式不同吧,希望您能理解我所说的话。”

那位男士也非常有礼貌地回答:“我的中文说得不好,但我完全理解你的本意。”

罗小姐通过引用“语言习惯”与“理解方式”化解了一次尴尬,从而打消了对方错误的想法。当你不慎在冒犯了他人时,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如通过提醒对方两人看问题的角度、思维习惯等不同,来尽可能让对方理解你的本意,从而弥补你的一些过失。

◆在第一时间更正自己的错误

通常,当你说了不该说的话,或是说了得罪别人的话,如果在第一时间里不能更正,即使事后再怎么弥补都会让对方心有余悸。反过来,如果你说出一句不恰当的话,并及时意识到自己的不当,接着向对方强调你的错误,通常更容易获得对方的理解。

有两位要好的朋友,一位朋友月薪1000元,另一位朋友月薪3000元。一次,他们谈论关于工作上的事情,其中那位月薪3000元的朋友无意中说了一句:“要是我月薪1000元,早就不干了。”但是他反应非常快,知道这句话肯定会中伤朋友,于是立刻纠正说:“你不要误会啊,我是说做一些没有意义的工作。”朋友听了他的话,也就不往歪处想了。

试想,如果第一位朋友知道自己说得有点不妥,但碍于面子,不想当时就强调自己的不妥之处,很可能让对方怀疑他别有用心。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采用这种方法时,一定要注意时效性,如果你做错了事,说错了话,必须在最短的时间,最好在别人还没来得及做出反应的时候把错误改正过来。如果对方已经意识到你的错误冒犯了他,那么,你不要企图辩解,或再掩饰些什么,而是把你真实的想法解释给他昕,以获得谅解。

◆向对方诚恳地表示自己的歉意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信仰与饮食习惯,如果平时不注意,在与不同民族的朋友相处时就容易在不经意中冒犯对方。

小雪是一名素食主义者。一次,她与男友到一家餐厅吃饭,男友点了两个素菜,一个肉菜。等菜上齐了之后,小雪与男友边吃边聊,偶尔男友会夹素菜给小雪,每次小雪都倍感亲切。由于夹顺了手,在聊天的过程中,男友习惯性地夹起一片肉就放到了小雪的碗里。起先小雪也没有意识到什么,但是很快就发现男友夹错了菜,虽然嘴上没说什么,但心里却很不舒服,因为男友似乎没有一句歉意的话。发现小雪有些迟疑,男友才知道自己做错了事,冒犯了小雪,于是诚恳地向她道歉,请求她的原谅,同时也坦诚地表明:

“我觉得给你夹菜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样,小雪也就不再计较这件事了,并为男友能够这样真诚地对待自己而感动。

与人交往,在冒犯了别人之后,怕的就是太过自我,为自己的错误找客观理由,而不为别人的感受着想。所以,如果你真的冒犯了别人,所要做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赶快向人真诚地表示歉意。

“做事小处方”

移植法——把错误的因素尽可能移植到客观,在转移对方注意力的同时,肯定你正确的一面。

引申法——避免在错误中纠缠,如,可以说“刚才那句话应该做如下补充……”尽可能让对方理解你的本意。

改义法——巧改错误的意义与表述方式,尤其是冒犯对方之处,要从“如果不这样做,如果不这样说,我就无法……”最后再加上一句“希望你能理解……”让对方尽可能与你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