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学洒脱斋夜话
2949800000030

第30章 超越死亡

那天,马烽先生半躺在病床上对我说:“像这样,我再活三四年也就行了。”说这话时,神情口气完全是那个进入正常创作状态的作家马烽。

可我看到的却分明是一位预后高危的老年病人:焦黄清癯的脸庞已然有点走样,形销骨立,痰喘声声,连说话的内力都很微弱了……面对这样的马烽老师,我没顾上细想他说的话,只是痛苦地咀嚼着“死亡”这个字眼。死亡是生命本身最大的缺憾,永远无法弥补,它像一个可怕的巨大黑洞,蹲伏在你生命的必由之路上,谁也无法摆脱被它吞噬的威胁,谁也不能逃避这一共同的归宿!着名的马烽老师,难道您也躲不开人类这个最大的痛苦之源吗?

我的心在呜咽流泪……一直到默默地离开病房。

夜深人静,冬月临窗。

抛却死亡命题的苦思之后,我心如冬月般宁静清醒,忽然就记起马烽老师的那句“再活三四年”的话头。人之将死,其言也真!他为什么要这么说?他跟死神讨价还价要多得这“三四年”工夫,是想派何用场呢?也许是想审读我为他写的传记初稿?区区40万字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再说他对别人为他写传的事一直看得很轻很淡。也许是文学之外的其他事?绝对不可能!作家在世一日,不作文学梦者,非真作家也。敬业如马烽老师,岂能不为文学活到底?……那么,我想就只能是那件事了:将成名作也是代表作的《吕梁英雄传》搬上荧屏。

《吕梁英雄传》一书在国内外的发行量已是以百万计。能通过影视手段与更多的观众见面,无疑是件大好事。肯定也是作者本人的一种心愿。此事有幸启动以后,马烽老师对剧本看得很重,尽管自己已经不能亲自动笔,但那种责任感、使命感不减当年。他明知担纲编剧的张石山绝对胜任,又怎能真正放下一颗文学心?他要等着看写好的剧本,要等着看拍出来的毛片,要等着看剪辑好的送审片,还要听播出后的反响……计算下来,加上保险系数,可不就得三四年时间吗?

啊,原来这是一句渴望延续生命的心语,一句渴望超越生命的灵魂呐喊。作为一个自然人,自有儿孙延续和超越自己的生命,对此,马烽老师看来一点不担心;可作为一个作家,以什么样的作品来延续和超越自己的文学生命呢?他老人家至死也念念不忘啊!

马烽老师!您放心地出门远行吧。电视剧《吕梁英雄传》会成功问世的,您几百万字的文学作品会长久流传的,您的文学生命会永远闪光于世,鲜活于世的。您会向世人证明:死亡的缺憾是可以弥补的。超越生命的奇迹是由人创造的!

(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