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54

第54章 六月六,回娘家

六月六也是中国民间已婚女子回娘家的节日,这个节日与中国传统的农耕生活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亲情的体现以及人们期待婚姻关系形成的婆家娘家关系融合的愿望的体现。

在中国北方民间,每逢六月六,出嫁的老少姑娘都要回娘家,父母好好招待一番,然后再送她们回去。对于这种相类似的习俗,不同地方的人们分别将六月六称为“姑姑节”、“望夏节”等。民谚中也有“六月六,请姑姑”,“六月六,挂锄钩,叫了大姑叫小姑”以及“六月六,走麦罢”等说法。

为什么六月六会有回娘家的习俗,不同地方对其来源流传着不同的解释性传说。

山西一带流传的传说是:远在春秋战国时期,晋卿狐堰十分精明能干,从群臣到百姓都很敬重他,每到六月初六他过生日那天,总有许多人前来拜寿送礼。就这样,狐堰渐渐骄傲起来,又因他是晋文公的舅父,所以自恃高贵,挥霍无度。赵衰是跟随晋文公多年的功臣,有“以德让贤”的美名。他和狐偃是儿女亲家,但他看不惯狐偃的行为,就进行劝说,可是狐偃不仅不听,反而出语伤人。赵衰年迈体衰,经不住生气,所以不久就离开人世了。狐堰的女婿很伤心,总想为父亲出出这口气。恰巧这一年,晋地遭遇大灾,狐堰外出放粮,并约定六月六日赶回家过寿。他的女婿就决定趁祝寿之际,刺杀丈人为父报仇,可狐偃的女儿探知此事后很是为难。既不能阻止丈夫为父报仇,也不想自己的父亲为丈夫所杀,再说,丈夫如果报仇成功,这亲家就会变成仇家了。思虑再三,她还是赶回娘家去与母亲商议。而狐偃,在放粮期间亲眼目睹了民间百姓的疾苦。想想自己以前的行为,内心悔恨不已。当他得知女婿想要杀自己报仇的消息后,非但没有责怪,反而主动去给女婿赔罪。女婿听到岳父的肺腑之言后也就原谅了岳父,从此两家又和好如初了,并在当年六月六过了一个愉快的寿。这件事之后的每年六月六,狐偃都主动把女儿女婿接回家中,合家团聚。这件事传到民间,百姓争相仿效,逐渐形成了六月六时已婚女子回娘家的节日。

同样的风俗,河南对其来源的解释却完全不同。传说有一位姑娘,从小聪明并且性格沉静,对父母十分孝顺。长大出嫁后,虽然婆家家境比较贫寒,但她对公婆同样孝顺。平日里,她自己省吃俭用,勤劳持家,好食、好衣先敬公婆。同时,又不忘自己生身父母的养育恩情,时时回家帮父母忙些活计,干些家务。特别是到了六月初六双亲生日的时候,麦收刚结束,在公婆允许的情况下,她和丈夫带着用新麦面蒸成的寿馍、做成的寿面,拿上提前做好的夏季新衣、新袜,回到娘家。一则给双亲过生日拜寿,以报答父母恩德;二则向双亲述说自家麦子丰收的喜讯,请二老放心。这位姑娘是当地有名的孝女,双方老人由于都十分疼爱她,所以两亲家的关系越来越亲密。这在婆媳关系紧张的古代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所以成为人人效仿的榜样,当地妇女在日常生活中也孝敬公婆,每到六月六也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新衣、新裤、新鞋袜,回娘家看望爹娘,祝愿二老平安“度夏”。时间久了,六月六就成了已婚女子回娘家的节日,当地人把它称作“望夏节”。

虽然两个故事不同,但其本质都是相同的——回娘家,融合婆家、娘家之间的关系。之所以时间定在六月六,这可能和中国长期的农耕生活相关。古代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男耕女织,异常忙绿,已婚女子很少有机会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生身父母,而拜寿却是冠冕堂皇的理由;六月六,农忙结束,也是冠冕堂皇的理由,二者结合,“姑姑节”、“望夏节”便顺其自然地诞生了。在这样的节日里,不仅能抚慰娘家思女的情感,也能在两亲家之间架起情感的桥梁,这不能不说是节日所具有的内涵与价值。

延伸阅读

“回娘家”饮食含义

六月六日,姑娘回娘家要用新丰收的小麦面粉,蒸成一个大月形状的角子,其含义是自家又获得了丰收。岳母招待女婿,要做七八样饭菜,主食有凉粉、凉面、蒸、烙饼等等。在安邑、解州一带,以招待女婿吃“胡饼”为荣。据说,“胡饼”是张出使西域时带回的,而且西晋大书法家王之在被东床择婿时,坦腹躺在床上,嘴里大嚼的也是“胡饼”,所以,给女婿吃“胡饼”就相沿成俗。这种“胡饼”用南瓜丝和精面粉做成,松软可口。在万荣一带要吃煎饼,并配以椒叶,呈五色,是取女炼五色石补天的寓意,暗喻自家的女儿精明强干。对于新出嫁的姑娘,六月六这天,娘家还要给亲家送,内夹以碎肉,蒸熟后必须呈开口形状,称为“张口馒头”,寓意是早为婆家生儿育女。这种特殊民俗可能源于远古时期的生殖崇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