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历史悠久,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也是慢慢发展形成的,与中国古代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是我们的主要节日之一。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与季节有很大的关系,而秋季又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为此,中秋祭月更显得特别重要。欧阳詹《长安玩月诗序》说:“秋之于时,后夏先冬。八月于秋,季始孟终。十五于夜,又月之中。稽于天道,则寒暑均。取于月数,则蟾魂(即月亮)园”。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说与中国古代祭月、拜月有着直接的关系。
“中秋”一词早已有之,《周礼》一书中,已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另据《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以朝,夕月以夕。”“夕月”就是晚上祭月。也就是说朝日是在中春的早晨;中秋祭月是在晚上进行。由此可知,在西周时期周王就特别重视中秋夜晚的祭月了。祭典也特别隆重,设香案献上月饼、瓜果等供品,击土鼓并高奏豳地雅乐,周王身着白衣,骑着白马,前往祭坛,虔诚地祭拜阴月娘娘和土地神所给予人间的恩慧。
但那时的“中秋”还并无节日之意。中秋成为节日,其实是唐宋以后的事,据《唐书太宗记》“八月十五中秋节”的记载,实际上,纵观华夏诸多传统佳节,或早或晚,多由节令演变而来,由纪而祭,由祭而庆。
那么祭月之礼是如何产生了中秋节日的呢?
传统历法中,将每一季节分为“孟、仲、季”三个月,仲秋处秋季之中,跨越白露和秋分两个节气时段,所以,秋分的祭月之俗为仲秋的望日——八月十五成为“中秋节”,预设了时间条件。
中秋节的标志是祭月和游赏。而周天子礼月,显然是建立在华夏月神信仰的基础之上,重在向月示敬,游赏是可有可无的事情。所以,直到南北朝时,中秋节仍未在华夏大地上全面成形。随着汉民族文化发展历史上,礼仪和风俗的演变在诸多领域皆呈现礼退俗进的趋势。隋唐时代的繁荣,逐渐激发了民间在仲秋祭月时节的玩赏之风,为中秋节的形成提供了契机。这一时期,赏月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由于民间信仰表达的相对灵活性,人们并不需要刻意追求在秋分日祭月,所以,最接近秋分点的一个满月日,就成了这一秋月祭赏之节最佳的选择,这就是夏历八月十五。这一天,贵族和文人学士纷纷对着天上又亮又圆一轮皓月,观赏祭拜,寄托情怀,就这样形成了一个传统的活动、固定的节日。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夏历八月十五成为第二大民俗节日“中秋节”,是由于那一天恰好“满月”造成的“巧合”。华夏先民需要一个满月日来行仲秋祭月和游赏,这一任务恰好落到了八月十五的月亮身上——因为它是最接近秋分的满月日。
但是,也有说法认为,秋分祭月和中秋节并非一回事。天子祭月直到明代仍然是固定在秋分日。在皇家看来,祭月重在礼敬夜明之神,并以示悌。敬如在,秋分日有月无月、月圆月缺并不重要,秋分是阴气向长的时刻,避开此时而追求圆月之祭,是对月神的不诚不敬。所以,哪怕是秋分日下雨,也是要祭月的。
延伸阅读
什么是秋分?
秋分是表征季节变化的节气。秋分这天,太阳位于黄经180度,阳光几乎直射赤道。秋分与春分相对应,都是昼夜等分。古人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说明古时“秋分”这个节气在人们心目中有很高的位置。
秋分一般在农历八月十五日前后,但由于有闰月的关系,秋分可以出现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时候。秋分祭月的习俗起源很古老,以致今天只能从古籍中看到零星记载,古时人们在秋分这一天摆起香案,敬上供品,敬祭月神。
然而,秋分可能出现在下半月,甚至在月末,人们就很难见到月亮,祭月无月总会留下诸多遗憾。于是人们在秋季中,选择秋季第二个月,即“仲秋”来祭月,这天月亮最大最圆,并逐渐成为固定的节日,故称中秋节。所以中秋节成了节日,而秋分还是一个节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