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66

第66章 中秋赏月之风

中秋节赏月的风俗,来源于古代祭月活动。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异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赏月不仅是文人附庸风雅之俗,也表达了人们祈盼团圆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中国人对月亮具有特殊的情感,在古人眼里,那里有巍峨的建筑——广寒宫,有神圣的植物——砍不倒的桂树,有可爱的动物——捣药的玉兔,更有美丽的嫦娥和砍树的吴刚,是人间的缩影、人间的美化。因此,月亮便成为我们象征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对象。尤其是中秋佳节,更是少不了月亮的点缀。

古代各朝都有祭月、拜月的活动,魏晋时期才逐步演化出赏月之风。如在《三国志魏志》中有“秋八月,夕月于西郊”的记载。汉魏之后,赏月之风渐盛,《晋书袁宏传》载:“谢尚时镇牛渚,秋夜乘月,率尔与左右微服泛江。”

赏月之风,唐代时渐盛,中秋夜店家、酒楼重新装饰,牌楼扎绸挂彩,人们登楼、上台赏月;有的安排家宴,子女团圆,赏月叙谈。唐代时,不止民间如此,朝廷也特别重视这个节日,如唐太宗时就将八月十五定为重要节日,这个节日又与三年一次的科举取士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举行,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至于玄宗八月十五夜于禁中与诸学士备文酒之宴及玄宗中秋夜与贵妃临太液池凭木栏望月之事,《开元天宝遗事》有载。《洛中记闻》也记述了唐僖宗听到新科进士于曲江设开喜宴,便命御厨房用红绫包裹月饼,赏赐给新科进士。

此外,还有一个关于道士助玄宗游月宫的传说:风流天子唐玄宗崇尚道教,罗公远、法善等道士经常出入宫中,受到玄宗的青睐。道士助玄宗游月宫的传说版本较多,此处仅举一例:《唐逸史》载“罗公远鄂州人,开元中秋夜,侍明皇於宫中玩月,奏曰:‘陛下能从臣月中游否?’乃取柱杖向空掷之,化为大桥,其色如银,请帝同登,行约数十里,精光夺目,寒气侵人,遂至大城阙。公远曰:‘此月宫也!’见仙女数百,皆素练霓裳,舞於广庭。帝问曰:‘此何曲也?’曰:‘霓裳羽衣曲也!’帝密记其声调而回。顾其桥,随步而灭。旦,召伶官依其声作霓裳羽衣之曲。”传说归传说,但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中秋赏月之盛。

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东京梦华录》中“中秋夕,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我连坐至晓”,描写了北宋都城赏月的盛况。《梦粱录》中也有南宋杭州中秋赏月的景况的记叙:“此夜天街买卖直到五更,玩月游人,婆娑于市,至晓不绝”。《新编醉翁谈录》也记载:“倾城人家子女不以贫富能自行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服饰之,登楼或于中庭拜月,各有所期:男则愿早步蟾宫,高攀仙桂;女则愿貌似嫦娥,圆如皓月。”唐宋之际诗人们咏月的诗篇更是数不胜数,约有数万首之多。

从元代到明清,中秋节基本上沿袭了唐宋的旧习,阖家团圆共赏明月已为时尚之举。每逢中秋,一轮圆月东升时,人们便在庭院、楼台,摆出月饼、柚子、石榴、芋头、核桃、花生、西爪等果品,边赏月,边畅谈,直到皓月当空,再分食供月果品,其乐融融。

延伸阅读

吴刚折桂的传说

民间传说中,月宫中不仅仅只有娥,还住着吴刚。

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的桂树生长繁茂,有五百多丈高,下边有一个人常在砍伐它,这个人就是吴刚。而这棵桂树永远也不能被砍光,因为每次砍下去之后,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吴刚就这样随砍随合。

吴刚,据说是汉朝西河人,曾跟随仙人修道,到了天界。但由于他触犯了天条,仙人就把他贬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就有“欲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后来,这一传说,有了新的含义。封建社会实行科举制,秋大比刚好在八月,所以人们将科举应试得中者称为“月中折桂”或“宫折桂”,比喻科场得意,也表现出古代人民对月亮的美好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