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食品的混沌历史久远,早在宋代就流行着“冬至馄饨,年节饪”的谚语,特别是“贵家求奇,一器凡十余色,谓之“百味馄饨”,可见馄饨品种的多样。此后一直到明清时代,混沌仍是冬至的民间食俗。
古人常将馄饨这种食品附会于一些神话。传说在远古时代,南海的天帝叫倏,北海的天帝叫忽,中央的天帝叫馄饨。倏和忽二位常到馄饨那里去游玩,馄饨招待他们非常周到。有一天,倏和忽在一块儿商量怎样报答馄饨。他们说,每个人都有眼、耳、口、鼻,用来看、听、吃东西等,可是那位好心的馄饨却一样也没有,我们不如去替他凿出七窍来,让他和我们一样有眼、耳、口、鼻。于是倏和忽就带去斧头和凿子之类的东西,给馄饨开窍。一天凿一窍,七天凿了七窍。但是,可怜的馄饨经他的朋友这么一凿,却呜呼哀哉,寿终正寝了。
在古代的一些典籍中,馄饨是中华民族的开天之帝——黄帝。此外,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馄饨”一词也屡见于开天辟地之篇。而这些开天辟地的人物,必然会受到后世的敬仰和纪念,这大概便是古人将馄饨与祖先联系在一起的缘由。而馄饨作为一种民间食品,其历史也十分灿烂。
馄饨的历史
早在三国时代,馄饨就已经出现。北魏时期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中也有“馄饨”的记载。北齐文学家颜之推也曾提到馄饨:“今之馄饨,形如僵月,天下通食也。”而当时的馄饨类似于今天的饺子。到了唐代,一些到唐朝传教的外国僧人,曾记载过人们冬至吃馄饨的情形。由此可见,唐代冬至节吃馄饨已经甚为流行。
明代关于冬至吃馄饨的记载颇为详实,此俗也开始在南北方流行。如万历《绍兴府志》说:“祀先以馄饨,亦或宴饮。”反映出吃馄饨是该府习俗,但记载太简略。还有两部县志记载较具体,有助于了解“馄饨”是怎样一种食品。万历《会稽县志》说:“冬至祀先,盐俞肉馅面(俗呼馄饨)用牲酸,视常节最隆。”嘉靖《萧山县志》记载:“各家用糯米粉、麦子裹肉馅相遗。”可知馄饨内包肉馅,其皮是糯米粉和麦面,可以想见或许类似于今天的馄饨或元宵。在北方,嘉靖河南《尉氏县志》讲:“拜庆近元旦礼仪,吃馄饨,男女家追节如端午。”明代的馄饨和扁食(饺子)已经相互分离,表明此时的馄饨已经类似于今天的馄饨。
馄饨的意义
“馄饨”不仅是一种节日食品,还有着特定的文化意义。如清代《燕京岁时记》载:“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浑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又如三国吴徐的《三五历记》说:“天地馄饨如鸡子,盘古生其中。”可见,馄饨与中国远古的神话有关。实际上“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从而把纪念先祖与馄饨联系起来。到了后世,人们不再解释其原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做是节令饮食而已。由此可见,冬至馄饨的意义首先在于祭祀祖先,其次才是饮食。另据南宋的《武林旧事》和明代的地方志记载,馄饨用于祭祀和饮食基本上是北方的习俗。而在中国南方的其他地区,冬至日饮食另有传统。江南地区冬至以“花糕”祀先,饮分冬酒。据嘉靖《太仓州志》中载,花糕在冬至前期由“糖粉”所制,“亲朋馈送”,分冬酒是“里巷相与会饮”。此外,清代苏州地区还有以“冬至团”祭祀祖先的习俗。
延伸阅读
馄饨在各地的称呼
中国北方等地一般都称,而南方对的称谓比较复杂:
四川:俗称抄手,川人嗜辣,有道名菜叫做“红油抄手”。
湖北:俗称为水饺、包面。
上海、苏南、浙江:当地方言中“”的发音与与粤语颇为近似。
江西:俗称清汤。
广东:当地“”二字较为少见,一般写作同音的“云吞”。
福建:俗称扁食、扁肉。
台湾:俗称扁食。1949年前后,来自中国各地的移民把家乡的叫法带到台湾,因此在台湾、云吞、扁食或是抄手的说法都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