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国节俗文化
29502100000086

第86章 独特的冬至礼俗

冬至的民俗文化内涵丰富,外延广泛,不仅包括食俗文化、祭祀文化,还有很多独特的节日礼俗,如献鞋袜、绝事、拜贺等。

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礼俗文化。诸如以迎福的进献鞋袜之礼、以求阴阳转化的冬至绝事之俗、为求来年幸福的冬至拜贺之礼等,都是冬至文化的重要内容。

献鞋袜

中国历来有敬老的优良传统,古代的冬至节实际上也是“敬老节”。每到这一天,人们便向老人或长辈献鞋袜。如光绪《荆州府志》记载“袜之献舅姑,仪如北地”,可知清末此俗盛行于北方。实际上北方的这种活动早在南北朝时期就已经成为传统,“北朝之妇,常以冬至日,进履袜及靴。”除此之外,献鞋袜也是朝廷的一种节俗礼仪,如三国时期曹植的《冬至献袜履表》就反映了朝廷献鞋袜之仪的真实含义。曹植说:“仪见旧仪,国家冬至,献履贡袜,以迎福践长。先臣或为之颂。臣既玩其嘉藻,愿述朝庆……并献纹履七量,附袜若干。”由此可见,贡献鞋袜是为了“践长”,而“践长”是冬至日为了鼓舞太阳的力量,践踏地上的日影的一种古俗,为的是接受太阳的气于身,产生拔厄迎福之效果。

绝事

在古代,人们对冬至有一种畏惧心理。早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冬至断绝行路的传统,如《周易 象传》载:“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此外,战国成书的《吕氏春秋》中还记载了冬至日的特点及人们应有的行为:“旧短至,阴阳争,诸生荡,君子斋戒,处必弃身。身欲宁,去声色,禁嗜欲,安形性。事欲静,以待阴阳之所定。”主张君子要在冬至日斋戒,禁绝各种欲望,身心安定,达到身宁事静,以待阴阳的转化。这是白天变短,阴阳二气两争,各种生物都已荡然沉寂的要求。根据这些记载可知,在先秦,人们把冬至看做一个息事宁人的节日。汉代更是沿袭了先秦以来的古老传统。如《后汉书》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直到唐代,冬至在人们心中还是一个充满凶险的节日,因为冬至反映的是一年农事的终结,也意味着一年生命周期的结束。冬至是死而复生的关键点,因此,冬至绝事、安身静体便有益于顺利实现阴阳转化。

拜贺

冬至还有迎阳贺新的传统。据《太平御览》载:汉代“冬至始,人主与群臣左右从乐五日,天下之众,亦家家从乐五日,以迎日至之礼”。此外,崔《四民月令》也说到冬至“进酒尊长,及修渴刺贺君、师、奢老,如正日”,这也反映出从国家到社会的冬至拜贺之举。魏晋则沿袭了汉代的礼俗。如《宋书》载:“魏晋则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官称贺,因小会。其仪亚于岁旦。”冬至因是亚岁,朝贺礼仪略次于元旦,贺冬至在当时是重要的事情。王肃在家训中说:“贺冬至,言日至冬至而始长,故欢喜。”南朝不行冬至朝贺,而隋则继承了魏晋以来的传统。据《隋书》载:“冬至,文物充庭,皇帝出西房,即御座,皇太子先人贺,然后是群官拜贺。”此后唐代也有冬至朝贺之礼,并成为国家的重要典制,还给官员七天假日,可见唐朝政府对冬至的重视程度。

北宋冬至的拜贺之风更为盛行。据《东京梦华录》记载,冬至在京师最受人重视,即使是最贫穷的人,到冬至这天也要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亲祀先祖。政府还允许民间赌博,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南宋杭州的冬至节也为士庶所重,馈送礼仪及举杯相庆,祭享宗烟,加于常节。但这时的冬至休假缩短为五天,同于汉朝。而元代的冬至,也“士庶人家并行贺礼,馈遗填道”。到了明清时代,冬至作为大如年的节日,其交贺活动更是比比皆是。各种地方志中记载了各地拜贺礼俗,但此时的交贺活动只限于士大夫,民间的百姓则更注重祭祖。

延伸阅读

冬至“送寒衣”

从传统意义上讲,“烧纸节”(又称冥阴节)是在农历的十月初一,因为这是冬天的第一天,此后天气渐渐寒冷,人们怕在冥间的祖先缺衣少穿,因此,祭祀时除了食物、香烛、纸钱等一般供物外,还有一种不可缺彭少的供物——冥衣。在祭祀时,人们把冥衣焚化给祖先,叫做“送寒衣”。但也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节“送寒衣”。如山东临沂民间认为,冬至是为死者送寒衣、固房屋的日子。家家户户用火纸剪制衣服,焚于墓前,而后添土。浙江绍兴民间也有冬至给死者送寒衣的习俗,这一天,祭奠之后要焚化纸做的寒衣供死者“御寒”。

每年农历的十二月初八,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腊八节。这一天,大多数地区都有吃腊八粥的习俗。关于腊八节以及喝腊八粥的由来,民间有很多不同的传说。

“赤豆打鬼”说

传说上古时期,五帝之一的颛顼氏,他的三个儿子死后变成了恶鬼,每年的八月初八便来到人间祸害人类。由于古代人们的认知能力不高,因此普遍迷信鬼神,并认为大人、小孩得病都是由于疫鬼作祟而致。而且在民间传闻中,这些恶鬼天不怕地不怕,单怕赤(红)豆,所以就有了“赤豆打鬼”的说法。因此,每到腊月初八这一天,人们便用红小豆、赤小豆熬粥,以祛疫迎祥。

“悼念民工”说

相传秦始皇修建长城,天下民工奉命而来。由于工程浩大,工时紧张,民工们长年不能回家,吃穿都要靠家人送。然而有些民工是从很远的地方征调而来,家人无法跋山涉水为其送粮,这使得不少民工饿死在长城工地。有一年的腊月初八,无粮吃的民工们合伙积了几把五谷杂粮,放在锅里熬成稀粥,每人喝了一碗,最后还是饿死在长城下。后来人们为了悼念饿死在长城工地的民工,便在每年腊月初八吃“腊八粥”。

“勤俭持家”说

相传西晋时有户农家,老两口十分勤快,整天精耕细作,家境虽不算富裕,但吃穿不愁,碰上谁家揭不开锅,还常拿些米粮接济人家。光阴似箭,转眼间,他们的儿子十七八了。虽说小伙子长的身强力壮,可是懒得出奇。老两口死后,小伙子还是游手好闲,什么活也不干,他的媳妇苦劝无效。就这样,坐吃山空,到了一年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小伙子饥肠难熬,突然发现炕缝里有几粒米豆子,便用手一粒粒抠出来,之后又发现地缝里还有米粒,也挖了出来。夫妻俩又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熬了一锅杂七烩八的粥:有小米、玉米、黄豆、高粱、干菜叶……凡能充饥的都放了进去。煮熟后一人一碗,悲悲切切地吃起来了。从此,小伙子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纪念岳飞”说

相传南宋年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一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们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还有一说,是岳飞遭奸臣秦桧诬陷。朝廷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进京。岳飞无可奈何,急急班师,一路粮食不济。百姓闻讯,户户送去粥饭,岳家军合混而食,道谢而去,这天乃腊月初八。后岳飞被害,百姓为示怀念之意,每年腊月初八烧起“百家饭”。由此可见,腊八节是源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太祖钦定”说

相传在元朝末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地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延伸阅读

农历十二月为什么叫腊月?

中国民间称农历十二月为腊月,腊月初八则为腊八节。为什么要将农历十二月称作腊月?这是因为在中国远古时代,“腊”本是一种祭礼。在商代,人们每年用猎获的禽兽举行春、夏、秋、冬四次大祀,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其中的冬祀的规模最大,也最隆重。后来,人们将冬祀称为“腊祭”,因此便把十二月称为“腊月”,将举行冬祭这一天称为“腊日”,腊日当时并不固定哪一天。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并不吃腊八粥,只是祭祀诸神的日子。直到南北朝时,才将农历十二月初八固定为“腊八节”。人们借此祭祀祖先和天地神灵,并祈求丰收和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