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枪林弹雨话长征1
29706800000009

第9章 出草地战包座河

1935年6月,中央红军翻过长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在四川西北部的懋功地区与红四方面军会师。两大主力红军会师,这本来是中国革命进程中的一件大好事。

但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很快就发现以原中央特派员、西北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身份统领红四方面军的张国焘有野心,想夺取党和全部红军的领导权。党中央和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等中央领导人和张国焘进行了艰巨的斗争。

8月上旬,红军总部决定红一、红四方面军混编成左、右两路军,右路军由徐向前、陈昌浩指挥,由红一方面军的1军、3军,红四方面军的4军、30军及军委纵队一部和红军大学组成;左路军由朱德总司令指挥(实际上是由当时任红军总政委的张国焘指挥),由红四方面军的9军、31军、33军,红一方面军的5军(由红5军团改称)、32军(由红9军团改称)及军委纵队的一部组成。两路红军分别沿班佑、阿坝北上,然后在巴西会合。

8月下旬,右路军在党中央、毛泽东等率领下,从毛儿盖地区出发,跨大草地,向班佑、巴西前进。经过整整一个星期的艰苦行军,终于胜利地走出了荒无人烟的茫茫草海,到达草地边缘的巴西、班佑一带。红军打进巴西,向东走约百余里,便到了包座(今若尔盖县境内)。

包座,地处松潘以北,一条包座河流贯其间,将它分为上、下两部分。上包座位于包座河东岸,下包座位于包座河西岸。这里群山环抱,森林密布,地势极为险要,包座是国民党将领胡宗南所率部队的重要补给线,四周满布碉堡。这里既是红军从四川进入甘南的必经之地,也是敌我必争之地。

当胡宗南发现红军即将走出草地时,便急忙调遣其主力进行阻拦。

他除了早已派遣一个团驻守在上、下包座之外,并调原驻漳腊的第49师速向包座增援。

为了开辟向甘南前进的道路,中革军委决定夺取包座,消灭当面之敌。

当时,红四方面军总指挥徐向前和政委陈昌浩考虑红一方面军的1军和3军在长征中减员较多,因而向党中央和毛泽东建议,攻打包座的任务,由红四方面军的30军、4军承担。中央批准了这一建议。

毛泽东亲自向红30军政委李先念、军长程世才等交待任务。毛泽东把一幅北上路线图铺在地上,就占领包座、打开北进甘南通路和北上建立根据地等问题,向他们作了具体指示。此时获悉国民党第49师的先头部队,距包座只有40余里。

毛泽东和徐向前等决定,在敌援兵未到来之前,速战速决,首先消灭包座守敌,控制要点,然后集中兵力打援。

徐向前亲自指挥包座战斗。他不顾连日过草地的疲劳,亲自带领有关人员,到距包座、求吉寺(救济寺)几百米的地方勘察地形,侦察敌情。

徐向前等鉴于包座守敌只有一个团,而增援的敌军却有一个师,根据敌情具体决定:围困包座守敌,集中红军主力打击前来增援的敌第49师,最后全歼包座敌人。于是,调遣红30军第264团进攻上包座大戒寺的守敌,而以红30军主力准备歼敌援兵;以红4军第10师进攻下包座求吉寺的守敌。徐向前的指挥所就设在上、下包座之间的一座山头上。

8月29日黄昏,红4军第10师向求吉寺发起猛攻,很快扫清了外围据点,突进寺内。敌人拼死顽抗。10师师长王友钧亲自端起机枪,架在警卫员肩膀上向敌人扫射,掩护部队冲击,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4岁。我军歼敌一个多营,占领了求吉寺。

30日夜,援敌第49师的先头部队,进到大戒寺以南。第49师原是福建军阀张贞的部队,在中央苏区就吃过红军的亏,知道红军的厉害。现在它是胡宗南的主力,师长伍诚仁,共有12000多人,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为了诱敌深入,红军与敌稍稍接触后,即向大戒寺东北方向后撤,让敌人进到大戒寺。敌人非常小心,怕中伏击,先以一部分兵力搜索前进,夺占有利地形,主力随后跟进。徐向前与程世才研究决定,令军主力在山上隐蔽好,以正面一个团进行节节抗击,继续诱敌深入。因我军隐蔽很好,敌人摸不清情况,加以离包座只有十几里路了,敌人急于进到包座,乃加速向前推进。31日下午,敌人主力终于全部进入红军的伏击圈,指挥部发出了总攻击令。红30军主力13000多人,以锐不可挡之势向敌人冲杀过去,将敌人的师部和各团分割成三截,包围在包座河的两岸。

敌人遭红军突然袭击,急忙抢占山包,利用树林作掩护,拼命进行反击。

红军虽在总数上略优于敌人,但过草地后体力削弱很大,装备又比敌人差,要歼灭数量几乎相等的敌人,战斗任务是十分艰巨的。我军所有预备队和机关干部、宣传员、炊事员、饲养员,都拿起枪同敌人搏斗。徐向前和军的领导人离开了指挥部,到前沿直接指挥。红军战士们冲进敌群,以手榴弹和刺刀同敌人拼杀,打得极为英勇,牺牲得也极为壮烈。有个战士,一只胳膊打断了,另一只手里还紧握着大刀。还有个战士左臂中弹,他就用右手挥舞大刀,连续砍倒三个敌人,不幸胸口又中一弹,壮烈牺牲。六七里长的战场上,枪炮声、手榴弹爆炸声、呐喊声和冲锋号声响成一片,山鸣谷应,声震长空。红军战士的英勇战斗精神,足以惊天地而泣鬼神。

敌师长伍诚仁见情况危急,再三急电胡宗南求援。但是,远水不解近渴。激烈的战斗持续了七八个小时,红军终于将被截成三段的敌人各个击破、分段吃掉,全部歼灭。那困守在大戒寺后山碉堡内待援的敌人,在红军的声威和政治攻势下,全部缴械投降。

包座之战,红军全胜,共毙伤敌师长伍诚仁以下官兵4000余人,俘敌近千人,缴获各种枪械1500余支,并缴获大批粮食、牦牛和马匹等。

胜利的捷报传来,毛泽东热烈地赞扬说:“四方面军干部战士英勇善战,打得好。”

为了对近千名俘虏兵进行争取教育,红军总政治部派了周士第、王盛荣、王观澜去做工作。他们向俘虏兵讲解了共产党的北上抗日主张和红军的俘虏政策,说明:愿当红军的,欢迎;愿意回家的,依各人家乡远近发给路费。结果有百分之七十的人参加了红军,百分之三十的人愿意回家。回家的俘虏兵纷纷表示说:

“不论如何,我再也不当兵了。”

“我就是当兵,也不打红军。”

“如果要我与红军打仗,我发誓:一打仗就送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