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01

第1章 多种动物共患疫病(23种)(1)

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临床特点是从鼻孔、口腔、肛门及阴道等天然孔流出凝固不全的煤焦油样血液,尸僵不全。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的病原体为炭疽杆菌,它是一种长而直的大杆菌,长约3~8微米,宽约1~1.5微米无运动性为革兰氏染色阳性菌。在动物体内单个或3~5个菌体相连的短连,可形成荚膜,荚膜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弱;在培养物中形成长链、菌体两端平截或竹节状,与外界空气接触能形成芽胞,芽胞位于菌体中央或稍向一端呈圆形或卵圆形;芽胞对外界不良环境具有顽强的抵抗力。在普通平板培养基上呈灰白色、扁平、不透明、表面粗糙、边缘不整齐的菌落,在低倍镜下呈卷发状。

病畜是本病的重要传染源。吸血昆虫叮咬病畜后也可传播本病。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及病畜尸体含有大量的炭疽杆菌,如处理不当,一旦接触空气和适宜的温度(12~42℃)则迅速形成芽胞,污染土壤和水源,成为本病的长久疫源地。

感染途径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人和多种动物对本病易感,草食动物比肉食动物易感,猪对本病有抵抗力,故猪呈慢性经过或隐性经过。实验动物常用小白鼠、家兔和豚鼠。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个别地区在一定条件下呈流行性或散发性,常发生于夏季及洪水之后。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最急性病畜在1~2小时死亡,急性24小时内死亡。一般表现为病畜突然倒地、呼吸高度困难、全身痉挛、天然孔出血、很快死亡,绵羊、牛、马多发生于此种类型。病程稍长一些的病畜除有急性热性病症之外,常在局部皮肤、口腔黏膜、舌部、颈部、前胸、肩胛、腹下等处发生炭疽痈,初期硬固有热感、继而肿块热痛消失、有时坏死形成溃疡,猪、狗多发生此种类型。人经皮肤伤口感染,表现为局部的炭疽痛。

一般根据流行病学及临床症状初步确诊为炭疽时,禁止作常规解剖,防止污染和散布病原。

败血型炭疽:绵羊、牛、马多见此类型。病畜死后尸僵不全、尸体腐败迅速。腹部膨胀,天然孔出血样,可视黏膜发绀并布满出血点,血凝不良、呈煤焦油样。全身性出血,皮下常见淡黄色胶冻样浸润。脾脏显著肿大、呈暗红色、被膜紧张、脾质极其柔软、切面脾髓软化如软泥状,镜下脾髓充满血液。全身淋巴结肿胀。实质脏器变性、肿胀和出血。

痈性炭疽:在皮下、口腔、胸腹膜及肠道、脾脏、肾脏等出现局限性痈肿呈黑红色圆形肿块,切开呈砖红色,致密而硬并有坏死灶,有的形成溃疡。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资料和临床症状可做出诊断。对原因不明而突然死亡或临床上出现痈性肿胀、腹痛、高热,病情发展急剧,死后天然孔流血的病畜,应首先怀疑为炭疽。

1.细菌学诊断

(1)显微镜检查:败血性炭疽可取病畜或刚死动物的血液做涂片染色镜检,可见到革兰氏阳性短粗的杆菌,常单个或成对排列、有时呈3~5个的细菌短链,菌体两断平截。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可见到深红紫色的夹膜。局部炭疽可查水肿部,如猪采取病变淋巴节或渗出液涂片镜检。

(2)培养鉴定:新鲜病料可直接培养于普通琼脂,对陈旧或污染的病料应在制成悬液后,采用加热分离培养法,即将病料悬液在70℃水浴中加热30分钟,杀死非芽胞菌,然后再接种于普通琼脂或肉汤中进行培养,根据菌落的形态特征进行诊断。

噬菌体裂解实验将分离的细菌涂于琼脂斜面或平板上,在涂菌中心部,滴加噬菌体1白金环,置37℃培养8小时~18小时,如果滴加噬菌体的部位出现噬菌斑,分离菌即为炭疽菌。

(3)动物试验:将病料或培养物用灭菌生理盐水制成10倍悬液,给小鼠腹部皮下接种0.2毫升或豚鼠0.5毫升、家兔1毫升。如12小时后接种局部发生水肿,经36~72小时死亡,并由血液或脏器中检出炭疽杆菌,即可确诊。

2.血清学试验

炭疽沉淀试验用于腐败病料及皮张的检验。用我国生产的沉淀素血清与脾、肝、血液等组织制成的沉淀原,于1~5分钟内两液接触面出现清晰的白色沉淀环为阳性,生皮病料于15分钟内出现白色沉淀环为阳性。

炭疽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预防动物炭疽使用最广泛的疫苗由Sterne于1937年研制成功,他将炭疽杆菌放在高浓度CO2中培养,获得粗糙的、强毒力的变异炭疽杆菌株,该变异株命名为34F2,不形成荚膜,丢失了编码荚膜形成的PX02质粒,现已广泛用于全世界的动物炭疽疫苗的生产。另外,在中欧和东欧,发现了相似的PX02质粒,55系是家畜疫苗中的活性成分。我国现常用的疫苗为炭疽II号芽胞苗。本芽胞苗通称炭疽II号苗,是用炭疽第II号弱毒菌种繁殖形成芽胞后,加30%甘油蒸馏水制成的,每毫升含活芽胞约1500万个。注射后14天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牛、马、骡、驴、驼等大牲畜,一律颈侧部皮内注射0.2毫升或皮下注射0.1毫升;绵羊股内侧或尾部皮内注射0.2毫升或皮下注射0.1毫升;山羊只能尾部皮内注射0.2毫升;猪的剂量同绵羊。

对于清净地区,不可从炭疽常发地区购买饲草、饲料,并经常注意牧场和水源的安全。疫区一年注射一次炭疽疫苗,对本病预防有理想作用。当发现疫情之后,要及时报告疫情,封锁疫区。尸体严禁解剖,要烧毁或深埋。病畜的分泌物、排泄物及各种污染物一律烧毁。污染的场所和用具可用20%的漂白粉消毒,污染的衣物可高压或煮沸消毒。

治疗应在及时严密隔离,专人护理的条件下进行。抗炭疽血清为特效药物,早期治疗,马、牛为100~200毫升,猪、羊为50~120毫升,常在用药6小时发热下降,12小时后完全康复。青霉素和其他广谱抗菌素类药物对急性和亚急性的病例都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如与抗炭疽血清共用,收效更为显著。

伪狂犬病

伪狂犬病亦称奥耶兹基氏病,是由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家畜及野生动物的急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奇痒及脑脊髓炎的症状。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伪狂犬病病毒属于疱疹病毒,病毒能于鸡胚上生长,能于多种哺乳动物细胞上生长繁殖,产生核内包涵体、于猪肾、兔肾及鸡胚细胞上形成蚀班。

本病毒抵抗力的特点是耐干燥、耐冷、耐酸、怕碱。

本病自然发生于牛、绵羊、犬、猫、鼠及猪。除成年猪外,对其他动物均是高度致死疾病。但成年猪症状极轻微很少死亡。病猪、带毒猪以及带毒鼠类为本病重要传染源。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3~6天;少数达10天。

牛:对本病高度敏感,发病后常于48小时内死亡。主要表现为皮肤的强烈痒觉,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可发生,病畜于墙柱上磨擦病患部。体温达40℃以上,当病程进展到侵害延髓时表现咽麻痹、流涎、用力呼吸、心率不齐、磨牙、吼叫、痉挛而死。有的病畜病后数小时即死亡,未表现痒觉。

猪:随年龄不同而有很大差异,而且与牛不同,没有奇痒,成年猪一般为隐性感染;新生仔猪及4周龄以内的仔猪感染本病病情极严重,可发生大批死亡。仔猪突然发病,体温41℃以上,发抖、痉挛、呕吐、腹泻36小时内死亡。

牛皮肤撕裂,皮下水肿严重,肺充血水肿,心外膜出血,心包积水。猪一般缺乏特征性眼观病变,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时,脑膜明显充血,脑脊髓液量过多。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动物试验:将病料制成10%的乳剂,加抗生素处理,经离心沉淀后,取上清液1~2接种于家免、小鼠后,一般于36~48小时注射部位出现奇痒,表现出不安、啃咬、四肢麻痹,几小时至几天后死亡。还可用接种鸡胚绒毛尿囊膜和细胞培养方法分离鉴定病毒。

2.血清学试验:分离出的病毒再用已知血清作病毒中和试验以确诊本病。取自然病例的病料,如脑或扁桃体的压片或冰冻切片,用直接免疫荧光试验,常可于神经节细胞的胞浆及核内见到荧光。还有琼脂扩散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伪狂犬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一旦发现病畜,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伪狂犬病可通过接种致弱的活病毒疫苗或灭活的病毒抗原疫苗来控制。近年来推出了一种重组DNA衍生的基因缺失或自然缺失活苗,更充实了常规疫苗。与常规的全病毒疫苗相比,通过检测抗体,可区分免疫动物和自然感染动物。

伪狂犬病弱毒冻干疫苗系用伪狂犬病弱毒株,接种鸡胚细胞培养、繁殖的毒液加保护剂,经冷冻真空干燥制成。本品于零下20℃保存,有效期为1年半;于0~9℃冷暗干燥处保存,有效期为9个月。预防猪、牛、绵羊等动物的伪狂犬病,接种后第6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每批冻干苗的含毒量为3.5毫升,先加中性磷酸盐缓冲液3.5毫升,恢复原量,再按1:20倍稀释。于动物臀部或股内肌肉接种,具体用量:

猪:妊娠母猪、成年猪每头注射2毫升;仔猪每头第一次注射0.5毫升,断奶后再注射1毫升;3月龄以上的架子猪每项头注射2毫升。

牛:2~4月龄每头第一次注射1毫升,断奶后再注射2毫升;2~4月龄每头注射2毫升;12月龄以上和成年牛每头注射3毫升。

绵羊:4月龄以上每头注射1毫升。

注意事项:

1.本疫苗冷藏保存,避免热和阳光照射。

2.疫苗稀释后限于当日用完。

对本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消灭牧场中的老鼠,对预防本病有重要意义。要严格将牛猪分开饲养,搞好兽医综合性防制措施。

如发生本病,应立即报告,采取隔离、封锁、扑杀、消毒等综合性防疫措施。用2%热烧碱溶液消毒畜舍、周围环境和饲养用具等。

蓝舌病

蓝舌病是经昆虫传播的一种主要侵害绵羊,并可感染其他反刍动物的非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是发热、消瘦、口腔糜烂、跛行等。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蓝舌病病毒属于呼场孤病毒科环状病毒属的一种虫媒病毒。目前为止发现24个血清型。

病畜为本病的主要传染源。隐性感染的牛和羊也为本病的传染源,并可带毒过冬成为病毒越冬的储藏库。本病主要是通过蠓类的叮咬而传播,也可通过胎盘垂直传染,患病公畜可通过精液传染给母畜。

绵羊不分品种、性别和年龄都有易感性,但欧洲的美利努羊更敏感,且多见1岁左右的青年绵羊。牛和山羊多为隐性感染,野生反刍动物中以鹿最为敏感。

本病多发于夏秋两季和水草丰盛的地带。其死亡率变化很大,一般在20%~30%,有时高达100%。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潜伏期一般为3~8天,病程一般为1~2周。病初体温升高达40.5~41.5℃,病畜表现厌食,精神沉郁,流诞,嘴唇和下颌水肿,可蔓延到面部及耳部。口腔黏膜充血,以后发绀呈青紫色。数日后,唇、齿龈、颊、舌黏膜糜烂,致使吞咽困难,由于继发感染引起坏死,因而口腔恶臭,病初鼻流浆液性分泌物,几天后变为黏液脓性分泌物,严重的鼻液中带血。鼻液常干涸于鼻孔周围结成干痂,阻碍空气流通,引起呼吸困难和鼾声。有的病例,鼻黏膜和鼻镜糜烂并有出血。蹄冠上部皮肤有紫色充血带,蹄冠和蹄叶可能发生炎症,呈现不同程度跛行,甚至膝行或卧地不动。病畜逐渐消瘦、衰弱,有的腹泻,便中带血,部分病羊四肢和躯干被毛从毛根部折断而大片脱落。

牛的蓝舌病症状与绵羊的相似,较轻微,一般是良性经过。由于舌上的糜烂和口蹄疫容易混淆,因此也称为伪口蹄疫。

可见口腔黏膜充血、出血、黏膜下水肿和溃疡性口腔炎、口角炎,咽喉水肿、出血,以及瘤胃常有暗红色区,尤以瘤胃黏膜突起更为明显。心肌、心内外膜以及呼吸道、消化道和生殖道黏膜都有不同程度小出血点。颌下、颈部及胸部皮下常有胶样浸润。严重病例,皮肤毛囊周围出血。剪去四肢被毛,常在蹄冠的皮肤上见到发红区,以靠近蹄的部分更为严重。

诊断与疫情报告

依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1.琼脂凝胶免疫扩散试验:被检血清孔与抗原孔之间出现致密的沉淀线,并与标准的阳性血清的沉淀线末端互相连接,则为阳性。

2.免疫荧光试验:直接法和间接法。蓝舌病毒在荧光镜下可见细胞胞浆着染,出现星状绿色颗粒。

3.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用50%抑制为判定值。

样品采集:用于病毒分离鉴定宜采全血(每毫升加2IU肝素抗凝)、动物病毒血症期的肝、脾、肾、淋巴结、精液(置冷藏容器保存,24小时内送到实验检查处理)及捕获库蠓。

此病为我国一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用于预防的疫苗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等。蓝舌病病毒的多型性和在不同血清型之间无交互免疫性的特点,使免疫接种产生一定困难。首先在免疫接种前应确定当地流行的病毒血清型,选用相应血清型的疫苗,才能收到满意的免疫效果;其次,在一个地区不只有一个血清型时,还应选用二价或多价疫苗。否则,只能用几种不同血清型的单价疫苗相继进行多次免疫接种。

鸡胚弱毒疫苗和冻干鸡胚弱毒疫苗,目前应用较广,疫苗毒力稳定,易保存,注射后10天左右产生中和抗体,免疫期1年左右,效果较好;近年来BHK21传代细胞苗在一些国家使用较广泛,接种后约21天产生中和抗体,效果也较好;亚单位苗也表现了良好的免疫效果,有广泛的前途。

目前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病羊应加强营养,精心护理,对症治疗。口腔用清水、食醋或0.1%的高锰酸钾液冲洗;再用1%~3%硫酸铜、1%~2%明矾或碘甘油,涂糜烂面;或用冰硼散外用治疗。蹄部患病时可先用3%来苏儿洗涤,再用木焦油凡士林(1比1)、碘甘油或土霉素软膏涂拭,以绷带包扎。

发生本病的地区,应扑杀病畜清除疫源,消灭昆虫媒介,必要时进行预防免疫。

无本病发生的地区、禁止从疫区引进易感动物。加强海关检疫和运输检疫,严禁从有该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牛羊或冻精。在邻近疫区地带,避免在媒介昆虫活跃的时间内放牧,加强防虫、杀虫措施,防止媒介昆虫对易感动物的侵袭,并避免畜群在低湿地区放牧和留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