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有本病传入时,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紧急、强制性的控制和扑灭措施,扑杀所有感染动物。疫区及受威胁区的动物进行紧急预防接种。
流产布鲁菌病(牛)
流产布鲁菌病通常由牛种布鲁氏菌引起,少数由羊种布鲁氏菌引起,偶尔由猪种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牛布鲁氏菌的感染呈全球趋势,仅北欧、中欧的几个国家、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无此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的病原为布鲁菌。本病菌是一种微小、近似球状的杆菌,大小为1.5微米ⅹ0.5微米,形态不规则,不形成芽胞、无荚膜、革兰氏染色阴性,为需氧兼性厌氧菌。本病菌对热抵抗力不强,60℃时30分钟即可杀死,但对干燥抵抗力较强,在干燥土壤中,可生存2个月以上。在毛、皮中可生存3~4个月。但日光照射以及一般消毒剂的抵抗力不强。本病菌有很强的侵袭力,不仅能从损伤的黏膜、皮肤侵入机体,也可从正常的皮肤黏膜侵入体内。
牛对本病的易感性,随着性器官的成熟而增加。病牛是主要的传染源。病菌随病母牛的阴道分泌物,和病公牛的精液排出,特别是流产的胎儿、胎盘和羊水内含有大量的病菌,通过消化道传染,主要是易感牛采食了污染的饲料、饮水所致。另外通过直接接触传染,如接触了污染的用具,或者与病牛交配、皮肤或黏膜的直接接触而感染。本病常呈地方性流行。新发病牛群,流产可发生于不同的胎次;在常发牛群,流产多发生于初次妊娠牛。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母牛除流产外,其他症状常不明显。流产多发生在妊娠后炎、滑液囊炎、淋巴结炎或脓肿。
剖检可见胎盘呈淡黄色胶样浸润,表面附有糠麸样絮状物和浓汁。胎儿胃内有粘液性絮状物,胸腔积液,淋巴结和脾脏肿大,有坏死灶。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特点、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不易确诊,必须通过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所有流产牛都应首先怀疑是布鲁氏菌病并进行调查。当临床症状不具特征性时,诊断应考虑畜群史。布鲁氏菌的分离鉴定可作为布鲁氏菌感染的确诊依据,细菌学检查行不通时,必须依靠血清学方法进行诊断。缓冲布鲁氏菌抗原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为国际贸易指定试验。没有一种方法可以代替布鲁氏菌分离鉴定方法。生长特性、血清学和细菌学方法有时需要联合应用。
此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预防牛布鲁氏菌病使用最广泛的疫苗是由牛种布鲁氏菌19株制备的活菌苗,与其他疫苗相比牛布鲁氏菌19号疫苗是参考疫苗。自1996年始,牛种布鲁氏菌RB51株疫苗就成了许多国家预防牛布鲁氏菌病的正式疫苗。预防牛和绵羊的布鲁氏菌病,只用于母畜。注射后1个月产生免疫力,绵羊免疫期为9~12个月,牛为6年。对牛、绵羊布鲁氏菌病血清学反应或变态反应阴性者进行免疫。
牛:于6~8月龄注射1次;必要时,于18~20月龄再注射1次。每头颈部皮下注射5毫升。
绵羊:成年羊需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注射,每只颈部皮下注射2.5毫升。哺乳期的羔羊和怀孕母羊不能注射。
配种期、怀孕期、泌乳期的畜群及病弱动物禁止注射本疫苗。
应坚持自繁自养,加强饲养卫生管理,搞好杀虫、灭鼠,定期检疫(每年至少1~2次);严禁到疫区买牛。必须买牛时,一定要隔离观察30日以上,并用凝集反应等方法做2次检疫,确认健康后方可合群。免疫预防方面,接种过菌苗的牛,不再进行检疫。发生布鲁菌病后,如牛群头数不多,以全群淘汰为好;如牛群很大,可通过检疫淘汰牛,或者将病母牛严格隔离饲养,暂时利用它们培育健康犊牛,其余牛坚持每年定期预防注射。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阴道分泌物应深埋,被污染的牛舍、用具等3%~5%来苏儿消毒。同时,要确实做好个人的防护,如戴好手套、口罩,工作服经常消毒等。
对一般病牛应淘汰,无治疗价值。但价值较昂贵的种牛可在隔离条件下进行治疗。对流产伴有子宫内膜炎的母牛,可用0.1%高锰酸钾溶液冲洗阴道和子宫,每日早、晚各一次。另外,应用抗生素(如四环素、土霉素、链霉素等)治疗也有一定的效果。
波状热布鲁菌病(羊)
波状热布鲁菌病是羊的一种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生殖系统。羊感染后,以母羊发生流产和公羊发生睾丸炎为特征。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为布氏杆菌属布鲁菌,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不形成芽胞。羊种布鲁菌有3个型。对各种物理和化学因子比较敏感。巴氏消毒法可以杀灭该菌,70℃10分钟也可杀死,高压消毒瞬间即亡。对寒冷的抵抗力较强,低温下可存活1个月左右。该菌对消毒剂较敏感,2%来苏儿3分钟之内即可杀死。该菌在自然界的生存力受气温、温度、酸碱度影响较大,pH7.0及低温下存活时间较长。
母羊较公羊易感性高,性成熟极为易感,消化道是主要感染途径,也可经配种感染。羊群一旦感染此病,首先表现孕羊流产。开始仅为少数,以后逐渐增多,严重时可达半数以上,多数病羊流产一次。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有明显的季节性。羊种布鲁菌病春季开始,夏季达高峰,秋季下降。
临床症状及剖检病变
多数病例为隐性感染。怀孕羊主要症状是发生流产,但不是必有的症状。流产发生在怀孕后的3~4个月。有时患病羊发生关节炎和滑液囊炎而致跛行;公羊发生睾丸炎;少部分病羊发生角膜炎和支气管炎。
特征病变是胎膜水肿、严重充血或出血点。子宫黏膜出现卡他性或化脓性炎症及脓肿病变。常见有输卵管炎、卵巢炎或乳房炎。公畜精囊中常有出血和坏死病灶,睾丸和附睾肿大,出现脓性和坏死病灶。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作实验室诊断。
在国际贸易中,指定诊断方法为所缓冲布鲁氏菌抗原试验、补体结合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替代诊断方法为荧光偏振测定法。
此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凝集反应阴性羊用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或羊型5号弱毒苗进行免疫接种。
布氏杆菌猪型2号弱毒苗,保存于0~8℃冷暗干燥处,有效期为1年。预防山羊、绵羊、猪、牛等布鲁菌病。接种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羊为3年、牛为2年,猪为1年。本疫苗最适于口服接种,口服疫苗不受怀孕的限制,可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也可在怀孕期使用。畜群每年服疫苗一次,持续数年不会造成血清学反应长期不消失的现象。口服剂量为:羊不论年龄大小,每只为100亿活菌;牛每头为500亿活菌;猪口服两次,每次200亿活菌,间隔1个月。
布氏杆菌羊型5号弱毒苗,保存于0~8℃冷暗干燥处,有效期为1年。预防山羊、绵羊、牛和鹿的布鲁菌病。皮下注射用量:牛和鹿每头为250亿活菌,1月龄内仔鹿每头为30~40亿活菌。羊每只为10亿活菌。室内气雾法:羊每只为50亿活菌,牛和鹿每头为400亿活菌。口服法:羊每只饮服或灌服为2.5亿活菌。
怀孕畜、种公畜及检疫呈阳性反应的畜群不能使用本疫苗预防。
无治疗价值,发病后羊群防治措施是用试管凝集反应或平板凝集反应进行羊群检疫,发现呈阳性和可疑反应的羊均应及时隔离,以淘汰屠宰为宜,严禁与假定健康羊接触。必须对污染的用具和场所进行彻底消毒;流产胎儿、胎衣、羊水和产道分泌物应深埋。
消毒通常用10%石灰乳、10%漂白粉或3~5%来苏儿。
猪布鲁菌病
猪布鲁菌病主要是由猪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传染病。母猪患病后,发生流产、子宫炎、跛行和不孕症;公猪患病后,发生睾丸炎和副睾炎。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本病的病原为猪种布鲁菌。病猪及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来源,可通过交配、消化道等途径传播;公猪精液中有病原体,人工授精可引起传染;5月龄以下的猪易感性较低,随着年龄的增长感受性增高;第一胎母猪发病率高,阉割后的公母猪感染率较低。
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母猪的主要症状是流产,多发生在怀孕的第二、三月。有的在妊娠的第二、三周即流产。早期流产的胎儿和胎衣,多被母猪吃掉,常不被发现。流产前的症状也不明显。流产的胎儿多为死胎,胎衣不下的情况较少,少数母猪可发生胎衣不下及引起子宫炎,影响其配种。重复流产的较少见。新感染猪场,流产数多。
公猪主要症状是睾丸发炎和副睾发炎。有的症状较急,局部热痛,并伴有全身症状。有的病猪睾丸发生萎缩、硬化,甚至性欲减退或丧失,失去配种能力。无论病公猪还是病母猪,都可以发生关节炎,多发生在后肢。偶见于脊柱关节,局部肿大、疼痛、关节囊内液体增多,出现关节僵硬、跛行。
胎儿皮下、肌间出血性浆液性浸润;胸腹腔有红色液体及纤维素,胃、肠粘膜有出血点。有死胎及木乃伊胎。胎衣充血、出血和水肿,有的还见坏死灶。母猪子宫粘膜上有多个坏死小结节。公猪睾丸及副睾肿大,切开有小坏死灶。公猪还见关节炎。
诊断与疫情报告
可作细菌检查,病料(胎水、胎衣、胎儿)作成抹片,用柯兹洛夫期基染色法染色、镜检,可见成丛的红色球状小杆菌,即可确诊。有条件时,可作细菌分离培养。
还须与猪繁殖和呼吸综合征、细小病毒病、乙型脑炎、钩端螺旋体病、猪伪狂犬病、猪弓形体等鉴别诊断。
此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在发病猪场,对检疫证明为无病的猪,用猪布鲁氏杆菌2号弱毒冻干菌苗进行预防免疫,最好在配种前1~2个月进行,免疫期为1年。口服剂量为:猪口服两次,每次200亿活菌,间隔1个月。注射法为两次皮下注射,每次每头为2毫升(200亿活菌),间隔1个月。怀孕母猪不能采用注射免疫。
种猪场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凡经查明为病猪或阳性猪时,应立即隔离,一律淘汰,以除后患。加强一般兽医卫生管理,特别要注意产房、用具及环境的彻底消毒。妥善处理流产胎儿、胎衣、胎水及阴道分泌物。
消毒通常用10%石灰乳、10%漂白粉或3~5%来苏儿。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又称中亚出血热,是一种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引起、经蜱媒传播的人兽共患自然疫源性急性病毒传染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属于布尼亚(布尼奥罗)病毒科的内罗病毒属。病毒颗粒呈圆形和椭圆形,直径约85~120纳米,外被包膜。光学镜下在鼠脑的感染组织中可见到姬姆萨染色呈嗜碱性的有如红细胞大小的胞质包涵体,而在电镜下的超薄切片中可辨认包涵体所集聚的核糖体样致密颗粒,这些可能是抗原或病毒亚单位结构。该病毒对温度的变化以及酸和乙醚均甚敏感,56℃30分钟可完全灭活,置于普通冰箱中4℃24小时,可使感染滴度显著下降。但在冰盒内50%中性甘油盐水中,则可保存半年以上,利用冷冻真空干燥法能保存病毒长达数年之久。
带毒动物和病人是本病的传染源。野兔、野鼠、鸟类和家畜(尤其牛、羊、骆驼)等都可以带毒而成为传染源。本病主要经蜱传播。蜱不仅自身携带病毒,病毒在其体内还能经卵传代。因此,蜱既是本病的传播媒介,也是病毒的储存宿主。人、啮齿动物、鸟类和绵羊、山羊、牛、马、骆驼等家畜对本病毒均易感。人可以自然感染发病。动物多为隐性感染,在本病毒的自然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本病多发生于半森林半草原或半沙漠的畜牧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6~8月多发,这3个月中的病例约占全年病例的30%、60%。
临诊症状及病理变化
人类:潜伏期3~7天。起病急,发热(39~40℃)、寒战、严重肌肉痛、头痛、腹泻、呕吐、上腹痛与腰痛。经过一个短时间的无热期后,于第3~5天出现双峰热,发热期可持续12天,发热第3~5天有皮疹出现。常见注射部位、牙龈、胃、消化道、肺、子宫和尿道出血。出现严重失水和休克征候,表明预后不良,常于病后7~9天死亡,病死率30%~50%。近年来病死率有所下降。多为5%~30%。
动物:动物多为隐性感染,不表现明显的症状。潜伏期2~10天或更长。起病急骤,有寒战,高热,头痛,腰痛,全身痛,口渴,呕吐,面与胸部皮肤潮红,球结膜水肿,软腭和颊粘膜淤点,上胸、两腋下、背部淤点淤斑。热程约一周,热退前后出现低血压、休克,消化道出血,血尿及子宫出血等。病程约10~14天。
诊断与疫情报告
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及流行病学史。早期血中可分离病毒。血清学检测有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反向被动血凝试验、免疫荧光试验等,双份血清抗体效价有4倍以上递增者有诊断意义。
此病虽未入我国一、二、三类动物疫病,但是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县级以上兽医主管部门通报同级卫生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在东欧和前苏联已使用鼠脑灭活疫苗对人进行预防注射,但由于潜在需求有限,研制安全有效的疫苗的成本较高,因而使用并不广泛。
治疗主要依靠对症治疗,早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有一定作用,近年来用高效价免疫球蛋白治疗取得较好效果。重症患者应注意防治休克、大出血、肺水肿及心力衰竭等。
出血性病人的传染性很强,应严格隔离治疗,生活用品和食物器械专用,病人的血液和分泌物应严格消毒,医护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在本病疫区内应做好防蜱灭蜱,进人疫区的人员要做好个人防护,防蜱叮咬。主要是灭蜱、防蜱和严密隔离病人。
棘球蚴病
棘球蚴病也称包虫病,是由寄生于狗的细粒棘球绦虫等数种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寄生在牛、羊、人等多种哺乳动物的脏器内而引起的一种危害极大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见于草地放牧的牛、羊等。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