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动物疫病诊断与防治
30344100000011

第11章 牛病(15种)(4)

两株致弱的山羊痘病毒毒株已被作为疫苗毒株,用于结节性皮肤病的控制。一株为肯尼亚绵羊痘和山羊痘病毒,另一株来自南非的山羊痘病毒。肯尼亚毒株疫苗免疫后对野毒的免疫保护作用至少维持2年,南非毒株疫苗免疫后对野毒的免疫保护作用至少维持3年。

新一代山羊痘病毒疫苗正在研制之中,可利用山羊痘病毒基因组作为其它反刍动物病原基因载体,如插入相应的牛瘟和小反刍兽疫病毒基因。插入相应的牛瘟病毒基因后所构建的重组疫苗经一次免疫就可同时抵抗结节性皮肤病和牛瘟的感染。

预防应注意挤奶卫生,发现病牛及时隔离。治疗可用各种软膏(如氧化锌、磺胺、硼酸、青霉素等软膏)涂抹患部,促使愈合和防止继发感染。

当暴发疫情时,应将所有感染牛和接触牛全部扑杀,其余牛注射疫苗,防止疫情扩散。

牛恶性卡他热

牛恶性卡他热亦称牛恶性头卡他或坏疽性鼻卡他等,是牛的一种急性、热性、非接触性病毒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持续发热,口鼻黏膜发炎和眼损害,多伴有严重的神经紊乱,病死率很高。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牛恶性卡他热病毒是疱疹病毒科疱疹病毒亚科成员。本病毒不易通过滤器,在血液中附着于白细胞不易脱落。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不强,不能抵抗冷冻和干燥,在室温下24小时失去活力,冰点以下失去传染性。

恶性卡他热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发生于黄牛和水牛。而绵羊及非洲角马可以感染,但其症状不易察觉,成为病毒携带者。自然传播方式一般认为带毒绵羊是牛群中爆发本病的来源。此病可以通过胎盘传染。

黄牛多在4岁以下时发生,老牛发病者少见。多散发,但有时也出现地方性流行。

常年都可以发生,更多见于冬季和早春。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长短变动很大,一般4~20周或更长。根据发病情况一般可以分为最急性型、消化道型、头眼型及慢性型,头眼型最为典型,在非洲是常见的一型。

最初症状有高热(41~42℃),肌肉震颤,寒战,食欲锐减,瘤胃弛缓,泌乳停止,呼吸和心跳加快,鼻镜发热等。随继出现了口、鼻、眼等部位的黏膜卡他性变化,如发炎、充血、坏死和糜烂。数日后因炎症逐步影响各器官的功能,症状加剧。病至晚期,病牛高度脱水,衰竭,体温下降,常于24小时内死亡。最急性型死亡发生在最初二日内。消化道型常取死亡的结局。头眼型常伴发神经紊乱,预后不良。病程轻微时可以恢复,但常复发,取死亡转归。

病理解剖变化依临诊症状而定。最急性病例没有或只有轻微病理变化,可以见到心肌变性,肝脏、肾脏、脾脏和淋巴结肿大,消化道黏膜特别是真胃黏膜有不同程度发炎。

头眼型以类白喉性坏死变化为主。消化道型以消化道黏膜变化为主。

诊断与疫情报告

根据流行特点如散发为主,无接触传染,临诊症状如持续高热典型眼变化,头部炎症变化,以及其病理变化可以作出诊断。必要时可接种易感牛,观察其发病过程及病理变化。

本病应与牛瘟、黏膜病、口蹄疫等病鉴别。牛瘟常无眼变化、如鉴别有困难时,可用犊牛人工感染,系牛瘟接种后3~9天发病,而恶性卡他热则不一定发病且潜伏期长。黏膜病以幼牛患病较多,无中枢神经症状。口蹄疫则在口腔与蹄部有水疱,而不发生神经症状。此外还要与牛传染性角膜结膜炎、牛传染性鼻气管炎、蓝舌病及巴氏杆菌病鉴别。

牛恶性卡他热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本病尚无特效治疗方法,也无可以进行免疫预防的制品。由于本病多散发,其免疫预防意义有限。

预防本病的措施除增强机体抵抗力外,在流行地区应注意牛、羊隔离。如需要,可对患畜实施对症治疗。比如用外科方法治疗头部炎症等、也可用中药对症治疗、有人报道用氯霉素口服有较好的疗效。

对症治疗,如头部冷敷,1‰的高锰酸钾冲洗口腔,用2%硼酸水溶液洗眼,然后于眼内涂以抗生素眼膏。呼吸困难时,可行蒸汽吸入或其他对症疗法,如静脉注射10%氯化钙溶液200~300毫升。自家血液疗法可试用。

泰勒氏虫病

泰勒氏虫病是一种由残缘璃眼蜱侵袭家畜,泰勒虫寄生于牛的网状内皮细胞和红细胞内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性寄生病。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病原是牛环形泰勒虫,虫体小于红细胞半径,形态多样。寄生于红细胞内的有环形、椭圆形、逗点形、杆形、圆点形和十字形等,以环形和椭圆形虫体占多数。用姬姆萨液染色后,虫体细胞质染成淡蓝色,细胞核常居于虫体一端染成红色。一个红细胞内通常有2~3个虫体,最多的可以达到10个以上。红细胞的感染率一般为10%~20%,高者可达95%。寄生于网状内皮细胞(主要是在单核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的细胞质中)里的虫体,大多数呈不规则的圆形,长度为22~27.5微米,易被查见的常常是一种多核体,形状极像石榴的横切面,故称之为石榴体。姬姆萨液染色后,可以看到在浅蓝色的原生质背景下包含有微红色或暗紫色数目不等的染色质核,故又称为柯赫氏蓝体。石榴体还可能在淋巴液和血浆中发现。

环形泰勒虫在牛体内进行无性繁殖,牛是其中间宿主;而在蜱体内进行有性繁殖,所以,蜱是终末宿主。本病的传播者为璃眼蜱。

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病季节与蜱的活动季节有密切关系,一般在6月下旬到8月中旬,而以7月份为发病高峰期,8月中旬后逐渐平息。耐过本病的牛可保持带虫免疫达2~6年之久。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牛只病初体温升高,呈稽留热型,保持在39.5~41.8℃。体表淋巴结肿大,有痛感。呼吸和心跳加快,结膜潮红,流泪。病牛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此时血液中很少发现虫体。以后当虫体大量侵入红细胞时,病情加剧。体温升高到40~42度。鼻镜干燥,精神萎靡,可视粘膜苍白或呈黄红色,食欲废绝,反刍停止,弓腰缩腹。初便秘,后腹泻,或两者交替,粪中带粘液或血丝。心跳亢进,血液稀薄,不易凝固。红细胞数减少、大小不匀,并出现异形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降低。病牛显著消瘦,常在病后1~2周死亡。?

???尸体消瘦,血凝不良。体表淋巴结肿大、出血。脾脏肿大2~3倍,脾髓软化,肝肿大。第三胃内容物干涸,第四胃粘膜肿胀,有出血点和大小不一的溃疡灶。肠系膜有不同大小的出血点及胶样浸润,重症者小肠、大肠有大小不等的溃疡斑。心内外膜有出血斑点。??

诊断与疫情报告

在流行区,对于临床上出现高热、贫血、黄疸等症状的病牛,可以怀疑为本病。如果血液涂片姬姆萨染色,红细胞中发现虫体即可确诊。此外,淋巴结穿刺涂片检查中找到石榴体、荧光抗体试验也可用于泰勒虫病的诊断。

泰勒氏虫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环形泰勒虫疫苗是用牛体细胞系分离的,在感染裂殖体后体外培养物中致弱后制成。疫苗含有感染裂殖体的细胞,必须冷冻保存,临用前才取出。小泰勒虫的免疫接种是用感染加治疗的方法,对动物皮下接种一个剂量感染蜱的子孢子,同时用长效四环素制剂治疗。这样,动物产生一种轻微的或不明显的东海岸反应后康复。康复动物对同源攻毒有坚强的免疫力,通常是终生免疫。用弱毒免疫时,应使用多种虫株,以便产生广谱保护性免疫力。免疫动物通常成为免疫虫株的携带者。在制备、使用和运送小泰勒虫疫苗时必须采取安全预防措施,以防人的感染。

牛环形泰勒虫病活疫苗系用含环形泰勒虫裂殖体的牛淋巴样细胞接种于适宜培养基培养,收获培养物加明胶制成。免疫期为12个月。2℃~8℃保存,防止冻结,有效期60天。用前将疫苗瓶放在38℃~40℃水中融化5分钟后摇匀,每头肌肉注射1~2毫升(含100万~200万个活细胞)。

根据本病的传播者生活在圈舍墙缝和木桩裂隙中的特点,制定综合性预防措施。?

注重灭蜱和防止蜱叮咬为根本措施。消灭圈舍的幼蜱,以消灭越冬的幼蜱。消灭牛体上的幼蜱和稚蜱,防止外来牛只将蜱带入和本地牛只将蜱带到其它地区。??

治疗药物为磷酸伯喹林,剂量为0.75毫克/千克体重,每天口服1次,连服3次。

毛滴虫病

毛滴虫病是寄生性生殖系统疾病,病原体为胎毛滴虫,主要流行于奶牛群。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虫体呈瓜子形、柳叶形、卵圆形,长9~25微米,宽3~10微米,由毛基体伸出四根鞭毛,向前伸展三根,称前鞭毛。向后伸展一根,称后鞭毛。核位于虫体前半部,略呈圆形,纵行的轴柱位于虫体中央。胸口在体前端呈月状。波动膜有3~6个弯曲,沿体后伸展一根鞭毛。

毛滴虫寄生于公牛的包皮、阴茎黏膜、精液内及母牛的阴道、胎儿、股液和胎膜中。以一分为二的纵分裂方式进行繁殖。

胎毛滴虫的食物为红细胞、微生物、黏液及上皮细胞碎片,经口进人体内,以内渗方式吸收营养,在阴道分泌物中繁殖,并能生存数月至一年以上。

本病的传播多发生在配种季节,传播方式由患畜在交配过程中直接感染给健康家畜。被污染的用具、器械、垫草或人工授精时使用带虫的精液,都能感染。虫体在家蝇的肠道内能活8小时,蝇类也可以成为散布媒介。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母牛感染后阴道红肿,1~2周后开始有絮状的灰白色分泌物自阴道流出,同时在阴道黏膜上出现疹样结节。母牛妊娠后1~3个月内胎儿死亡,流产。当子宫发生化脓炎症时,则由阴道排除脓样分泌物,此时体温往往升高,泌乳量显著下降。公牛包皮肿胀,分泌大量脓性物,同时阴茎黏膜发生红色小结书,不久这些症状消失,虫体侵入输精管、前列腺和睾丸等部位,临床上常不呈现症状。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公牛包皮炎性变化,母牛阴道炎、子宫内膜炎症。

诊断与疫情报告

诊断方法:

1.病原检测:母牛,从阴道刮取黏液;公牛,从阴茎、包皮刮取黏液,用生理盐水2~3倍稀释,作悬滴或压摘标本检查。也可将生理盐水注人母牛阴道或公牛包皮囊内,收集冲洗液,离心后镜检沉渣。

用悬滴或压滴标本是检查活动的虫体,镜检时用暗视野。若观察虫体的结构,须将病料制成徐片,用瑞氏或姬姆萨染色后在油镜下观察。

2.动物试验可接种豚鼠。

毛滴虫病为我国三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对母牛提供保护的全细胞苗已上市,该苗为单价疫苗或含弯曲杆菌和钩端螺旋体的多价疫苗。这些疫苗对母牛有效,而对公牛无效。

已发生本病的牛场,须查出病公牛,严加隔离和治疗。施行人工授精,仔细检查种公牛的精液。

治疗用甲硝唑(灭滴灵)、纳嘎宁等药物。

锥虫病

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牛体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由吸血昆虫传播。本病主要取慢性经过,有的呈带虫现象,但也有取急性经过而致死的病例。

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

为锥虫属的伊氏锥虫。伊氏锥虫为单型锥虫,呈柳叶状,长l8~34微米,宽l~2微米。前端较尖。虫体中部有一呈圆形的主核。靠近后端有一动基体,其稍前方有一生毛体,鞭毛由此长出,并沿虫体边缘向前延伸。鞭毛和虫体之间有波动膜相连。

伊氏锥虫寄生在血液、淋巴液及造血器官中,以纵分裂方式进行繁殖。传播媒介为舌蝇(俗称采采蝇)。吸食病畜或带虫动物的血液后再叮咬其他牛时可造成传播。注射或采血时消毒不严以及带虫的怀孕动物经胎盘均有传播可能。

本病主要流行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发病季节与吸血昆虫活动季节一致。伊氏锥虫的宿主范围很广,能自然感染的动物有马、驴、骡、水牛、黄牛、猪、鹿、骆驼、犬、虎等。牛对伊氏锥虫的易感性没有马类动物高。在自然情况下,传染来源主要是带虫动物,尤其是黄牛、骆驼和水牛。水牛锥虫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周期性,一次大流行后,往往会有数年不等的间歇期。

临床症状及病理变化

本病的潜伏期为4~14天。最急性型多发生于春耕和夏收期间的壮年牛。体温突然升高到40℃以上,呼吸困难,眼球突出,口吐白沫,心律不齐,外周血液内出现大量虫体。可在数小时内死亡。急性经过时,体温升高到39℃以上,持续l~2天或不到24小时,间歇期一般很不规则。大多数病牛取慢性经过,病牛精神沉郁,嗜睡,食欲减少,瘤胃蠕动减弱,粪便秘结,贫血,间歇热,结膜稍黄染,呈进行性消瘦,皮肤干裂,最后干燥坏死。四肢下部、前胸及腹下水肿,起卧困难甚至卧地不起。少数有神经症状。

尸体消瘦,胸前、腹下以及四肢下部水肿,呈胶胨样;血液稀薄、凝固不良。胸腔、腹腔及心包腔积液;心肌变性;胸膜、腹膜有出血点;肝、淋巴结、脾脏明显肿大,肾脏肿大且被膜易剥离;胃肠呈卡他性或出血性炎症变化。

诊断与疫情报告

应根据临诊症状、流行特点、病原以及血清学检查进行综合诊断。牛锥虫病的主要症状类似于衰竭症,即消瘦、贫血、水肿、皮肤皲裂、步态强拘、拱腰、不明原因的跛行等。流行病学诊断应在流行病学调查基础上进行,锥虫病的流行与吸血昆虫的活动季节密切相关。在病理学方面,主要表现恶病质变化,如进行性消瘦,皮下水肿和胶胨样浸润,急性病例可见肝、脾肿大。病原学诊断是确诊的可靠依据,常用的方法有:

1.鲜血压滴法检查:取一滴耳静脉血,置于清洁的载玻片上,加等量生理盐水与之混匀,覆以盖玻片,制成压滴标本,立即于低倍镜下检查。

2.血涂片染色检查:采血一小滴,置于载玻片上,推成血片,干燥后加姬姆萨染液,一分钟后,加5倍的蒸馏水混匀,染色l5分钟,水洗后镜检。

血清学诊断有补体结合反应、间接红细胞凝集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

锥虫病为我国二类动物疫病,发生疫情时,应立即向当地兽医主管部门、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或动物疫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并逐级上报至国务院畜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

疫苗与防治

目前还没有疫苗。

在流行季节,对疫区的易感动物应进行药物预防,可选用苏拉明,每月一次,直至吸血昆虫停息期。定期检疫,查出病畜,尤其是带虫动物,对阳性者及时给予药物治疗或淘汰。经常抓好消灭吸血昆虫的工作。

治疗应抓住三个要点,即治疗要早(后期治疗效果不佳),药物要足(防止产生耐药性),观察时间要长(防止过早使役引起复发)。治疗锥虫病的药物很多,目前常用的有苏拉明、安锥赛(氯化安锥赛、甲基硫酸安锥赛)、贝尼尔(血虫净)等。上述药物都有一定的毒性,要严格按说明书使用,同时要配合对症治疗,方可收到较好的疗效。